310 likes | 1.22k Views
識字教學. 集中識字 先識字,後讀書 基本字帶字 分散識字 識字教學心理 識字過程 注重部件位置的教學 注意漢字筆畫和部件特徵的教學 以形聲字為主體,充分利用形聲字的組合優勢. 背景 類別 漢字教育取決因素 部件識字法 ---- 理論要點 系統整體觀念 層次結構方法 學習次序 成群分級識字與字根識字 形音義類識字法. 背景.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學研究中心和教育實驗研究中心 在「集中識字」、「注音識字」和「分散識字」的基礎上,於 1993 年成立 「小學漢字識字教育科學化」課題組 寫成下列論文:
E N D
識字教學 • 集中識字 • 先識字,後讀書 • 基本字帶字 • 分散識字 • 識字教學心理 • 識字過程 • 注重部件位置的教學 • 注意漢字筆畫和部件特徵的教學 • 以形聲字為主體,充分利用形聲字的組合優勢 背景 類別 漢字教育取決因素 部件識字法 ---- 理論要點 系統整體觀念 層次結構方法 學習次序 成群分級識字與字根識字 形音義類識字法
背景 •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學研究中心和教育實驗研究中心 • 在「集中識字」、「注音識字」和「分散識字」的基礎上,於1993年成立 • 「小學漢字識字教育科學化」課題組 • 寫成下列論文: • 潘仲茗、戴汝潛(1995)。<我國小學識字教育的現狀、分類與科學化問題>《現代小學識字教育科學化研究》。頁202-211。 • 詳見戴汝潛、郝嘉傑(1999)<中國內地兒童識字教育>,見戴汝潛主編(1999)《漢字教與學》。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頁110-232。
漢字教育取決於下列因素 • 漢字自身特徵 • 兒童心理特徵 • 技術運用特徵 • 語言環境特徵
部件識字法 ---- 理論要點 一 • 系統整體觀念 • 建立「序」,才能實現「快速、高效」識字 • 重視對常用漢字組構規律的系統研究 • 重視對兒童心理發展需要的研究 • 重視對兒童認識規律的綜合研究
西 二 票 示 小 几 风 乂 部件識字法 二 • 層次結構方法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符集基本集(GB2312--80)》中的 3755個一級字全系統的分析,確定漢字的層次結構分為「整字、部件、筆劃」三級 飘
先學 立 日 刀 口 再學 音 召 後學 韶 部件識字法 三 • 學習次序 • 先學獨體字,再學簡單合體字,最後學複雜合體字 • (教材設計以兒童認知水平與部件組構漢字理論為根據,防上按成人的「構想」模式要求學生) 研究結果:小學兩年內識字1723個,並兼及讀寫水平的整體提高。 不 足: 1) 明顯帶有「先識字,後讀書」的特點。 2) 部件帶字、組詞、短文之間的配合尚欠純熟。
亡 根字 斤 日 一級派生字 (+1偏旁) 折斬 芒 早旦 二級派生字 (+1偏旁) 茫荒 章但坦 哲逝漸慚暫 依此類推 慌謊 成群分級識字與字根識字
形音義類識字法 • 把漢字形音義三個信息源有機地綜合起來應用,發揮漢字優越性 • 以集中識字、分散識字、韻語識字、字族文識字顯示了優勢 • 強調從學習語言規律入,主張識字不脫離語言環境。注意發展語言。 • 強調從漢字和學習漢字的規律入手,集中力量解決識字問題。突破識字關。
集中識字 一 • 先識字,後讀書 • 1958年遼寧黑山北關實驗學校賈桂芝、李鐸等人所創立。 • 落實低年級以識字為重點 • 採取先識字後讀書的思路 • 先學好拼音、基本字、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再用基本字帶字分批識字;每學一批字、讀幾篇課文,既鞏固字詞、又進入初步閱讀;識字時,採用識字帶詞,進行組詞、擴詞、造句訓練,促進讀寫發展。 • 實驗結果: • 二年級識2500個常用字 • 學會5000個詞匯 • 閱讀大量讀物和一般報刊的短文 • 寫出三百字以上的通順短文
集中識字 二 • 基本字帶字 • 基本字是字形近似的一組字中共同含有的能夠獨立成字的構字部件 • 通過給基本字加偏旁部首的辦法(歸類識字) • 分散識字 • 1958年江蘇斯霞提出 • 以「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 • 強調識字應該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 • 按課文內容順次出現的字詞,依次學習 • 課文中佔主要地位的生字詞先學習 • 結合講讀教學時提出字詞學習 • 在理解課文內容以後提出生字學習 • 多讀課文多識字 • 強調應用(在聽說讀書中) • 識字任務伴隨一生,不能在某個階段全部完成
識字教學心理 • 識字過程(申紀雲,1989) • 準確地讀出字音 • 辨析字形 • 理解字義 • 形成形、音、義之間的聯繫 • 掌握字音的心理學標準 • 精確地感知字音和區別近音字的語音差別 • 讀準字音,語音清晰 • 字形的掌握 • 對客觀事物的大體輪廓的知覺佔優勢 • 兒童的辨別能力較差和知覺的分化性水平不高 • 知覺具有籠統性 • 分化性和精細性較差 • 空間知覺能力較差 • 對事物的空間定位不準確
教學設計原則 一 • 1 注重部件位置的教學 • 《辭海》11834個漢字的切分結果 • 組字功能最強的部件「口」構成了 2409個漢字 頻度為 20.35% (馮麗萍、盧華岩、徐彩華,2005) • 構字功能居前三位的部件「水」「廿」「木」 761 697 690 它們在左、上、左位置的現頻率分別為 760 697 585 • 「木」----- 構字功能強 它在左邊出現 585次 右邊僅4次 在內部僅出現1次 (蘇培成,2001) • 部件的形體特徵及位置在漢字加工中都得以激活 (Fang & Wu, 1989)
教學設計原則 二 • 2 注意漢字筆畫和部件特徵的教學 • 3 以形聲字為主體,充分利用形聲字的組合優勢 (馮麗萍、盧華岩、徐彩華,2005) • 漢字形旁的總體表義度還高達 43.79% • 若從形旁和意義相關的角度來分析,則85.92%的形聲字與意有一定的聯繫 (康加深, 1993) • 在高頻字的識別中,形旁對字義的提取有重要影響,漢字字義的提取可能更多地依賴字形信息的獲得,高頻漢字可直接由字形提取字義 (陳寶國,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