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92 Views
尼罗河的赠礼 —— 古埃及. 组员:顾 城 陈弘琦 祁新宇 姚翔宇 王丹妮 夏逸凡 王琪 范颖丽.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 古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一个王朝: 1 .前王朝时期(金石并用时期,约公元前 4500—3100 年) 2 .早王朝时期( 1—2 王朝,约公元前 3100—2680 年) 古埃及历史分期示意图 3 .古王国时期( 3—6 王朝,约公元前 2686—2181 年) 4 .第一中间期( 7—10 王朝,约公元前 2181—2040 年)
E N D
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 组员:顾城 陈弘琦 祁新宇 姚翔宇 王丹妮 夏逸凡 王琪 范颖丽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 古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一个王朝: 1.前王朝时期(金石并用时期,约公元前4500—3100年) 2.早王朝时期(1—2王朝,约公元前3100—2680年) 古埃及历史分期示意图 3.古王国时期(3—6王朝,约公元前2686—2181年) 4.第一中间期(7—10王朝,约公元前2181—2040年) 5.中王国时期(11—12王朝,约公元前2040—1786年) 6.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约公元前1786—1567年) 7.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约公元前1567—1085年) 8.后王朝时期(21—31王朝,约公元前1085—332年) 9.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640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领,随之开始阿拉伯化。至12世纪,已普遍使用阿拉伯语,皈依伊斯兰教,延绵数千年的古埃及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
一、古埃及农业与尼罗河 埃及位处沙漠地带,而尼罗河每年7月都会泛滥,古埃及人懂得修筑水库储起泛滥的河水,并在曾受河水泛滥的土地上耕种,让水患变成为水利。他们又懂得挖掘水渠引水灌溉农作物,并发明了用牛拉动的犁耙,破土和翻松泥土来种植农作物。此外,他们还发明了抽河水灌溉农田的汲水器(shaduf)。 劳作时的场景
农业与军事的结合模式: 为了发展农业经济和增强军事实力,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23—前30年)在埃及当时比较适于农业的法尤姆地区进行了系统的农业开发,不仅完善了灌溉系统和开垦土地,而且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物种的引进,并将土地开垦和军事殖民结合起来。这是托勒密王朝实施的一项长期工程,贯穿于王朝的始终。
缓解尼罗河谷的人口压力 • 促进经济发展 • 增强军队战斗力 • 使托勒密王朝一度成为地中海世界的强国 • 使埃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地中海世界粮仓的优势 •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法尤姆地区的自然环境。
二、古埃及科技 1、造船 部份古埃及人是商人。虽然埃及大部份的地区都是沙漠,但尼罗河沿岸却盛产一种称为芦苇的植物。芦苇浮力大且能防水,所以是造船的好材料。古埃及人就以芦苇作材料造船,并乘坐这些芦苇船在尼罗河、地中海及红海一带航行,与当地居民进行以物换物的贸易。 (太阳船,多次出现在壁画上)
2、数学 古埃及人是最先懂得用手掌和前臂来量度距离的人群之一。 古埃及的书吏所使用的数学风格和方法,主要从稀有的古代纸草的发现而推断出来:特别是,兰德纸草书,大约作于第二中间期,以及莫斯科纸草书,二者都似乎是数学教科书。 最初,他们利用手指来计算数目,其后又创造了一种数字。
3、天文 通过观测太阳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称“索卜乌德”,意思是水上之星)的运行制定历法,即科普特历。 古埃及太阳历 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古埃及使用太阳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 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3个季节,每季4个月。
发明了水钟及日晷(即以太阳的倒影来计时)这两种计时器,把每天分为24小时。发明了水钟及日晷(即以太阳的倒影来计时)这两种计时器,把每天分为24小时。 • 日晷 • 古埃及人了解许多星座,如天鹅座、牧夫座、仙后座等。在历法中加入旬星,一旬为10天,这与中国农历的旬的概念类似。旬星概念至少是在埃及第三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
古埃及人绘制的天文测量图: 公元前10500年太阳从春分点升起的景象。太阳从狮身人面像注目的正东方的地平线升起,而猎户带的三颗星穿越子午线的格局刚好是三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格局。
4、纸 古埃及人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芦苇制成的纸。古埃及人制纸的过程非常简单,他们首先会在尼罗河边割下芦苇,跟着把切成一片片的芦苇放进水里,然后将湿透的芦苇片横直重叠压平成一块块,风干后便成纸。 古埃及人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芦苇的茎来造写字的笔和用水混合黑烟灰及胶浆来制成墨水的民族。 (收割芦苇,造纸的原料)
古埃及人酿造啤酒时的情形 重要发现和技术年表 前33世纪 铜器 前31世纪 莎草纸 前27世纪 花岗岩的切割 前23世纪 酿造啤酒 前1500年 制造玻璃 古埃及科学家 • 阿默士(Ahmes,约公元前1700 • 前—1100年期间),古埃及僧侣、数学家.其著作《知暗黑物》为世界最古老的算学书之一(通常称为莱因德纸草书,原本藏于伦敦博物馆). • 伊姆霍特普,建筑师,医生,更是第三王朝 的宰相。
三、古埃及法律 古埃及法是指适用于埃及奴隶制国家整个历史时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既包括埃及历史上31个王朝的法律,也包括希腊、罗马统治时期的法律。研究古代埃及法律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埃及考古学资料、古代埃及文献和保存在古典作家著作里的有关记述。后期埃及长期处在异族统治之下,其法律格局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但与其固有法律仍有必然的 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仍保持了传统。在历史演变中,古埃及法体现出几个特点:典型的 神权法、浓厚的专制色彩、发达的财产与契约法律,并调和了本土法与外来法的关系。
典型的神权法: 浓厚的专制色彩: 发达的财产与契约法律: 调和了本土法与外来法的关系: • 埃及王权从它一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就与君权神授论密不可分。马涅托的埃及诸王朝是继承了传说的神、神人和亡灵之后而出现的。都灵王名册的神王朝以荷洛斯神而结束,它把前王朝统治者称为“荷洛斯的追随者之亡灵”和“荷洛斯的追随者”。上述记载表明了埃及王权来源于神权。 • 古代埃及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奴隶制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其相应的法律也体现出浓厚的专制色彩。全国的行政、司法、经济、军事和宗教大权集于国王一人之身。 • 随着古埃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契约,广泛适用于土地买卖、借贷、租赁和合伙等经济活动。从已被发现的铭文和纸草中可以清晰地辨认出诸如法老的敕令、判决记录、契约、遗嘱、继承、账目和证明等法律文献,内容涉及到公法和私法,实体法和程序法 • 在埃及法的发展历程中,埃及本土法律与波斯、希腊以及罗马法等外来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有机的调和。在希腊罗马统治时期,古埃及法的某些方面也慢慢与希腊和罗马帝国法相结合。
婚姻契约 用象形文字书写的法律文书 公元前2500年的法院审判记录
四、古埃及政治 全国的行政、司法、经济、军事和宗教大权集于法老一人之身。他对全国的土地拥有最高支配权,并随意把土地赏赐给他的亲属、官吏和神庙。法老的王权还被神化,称为神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法老 维西尔对各个政府部门都进行监督和管理,如立法、建筑、国防、国家资源调查和分配、征兵、祭祀等等。维西尔职位重要,古王国时期一般由王子担任,老国王去世后则可以由王子继位。 中央政府 最高官员维西尔 地方政府 财务部设有财务大臣,负责国家财务相关事务,如税收、国库、土地丈量、外国贡品等,但后来在新王国时期财务大臣的权利逐渐转移给内宫总管,使王宫的权力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地方诺姆的财务权则由市长(诺姆长)担任,他们负责收集运送谷物和税收,并直接向维西尔负责。 古埃及的军事部门也是不断演变的,但在埃及统一的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国家军事是中央集权的,使法老可以有效的统全国之力进行军事行动。 其它部门 司法部 财务部 军事部 高等法院设一名院长,受维西尔领导,并由一些将领和祭司组成,主要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的重要案件,例如叛国、盗墓、政变等。埃及地方40个诺姆各设有地方法院,对本诺姆的案件进行审理,国家的法律在地方是适用的。 高等法院 (院长、将领、祭司组成) 地方法院
五、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哈夫拉金字塔
伊姆霍特普画像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霍特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 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胡夫金字塔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高136.5米,在1889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度的建筑技巧而得名。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 胡夫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拉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相信有来世,期待能死而复生)的具体体现。
木乃伊,即“人工干尸”。此词译自英语mummy,木乃伊原来的意思是沥青,源自阿拉伯语mummiya,指一种干枯不腐烂的尸体。木乃伊,即“人工干尸”。此词译自英语mummy,木乃伊原来的意思是沥青,源自阿拉伯语mummiya,指一种干枯不腐烂的尸体。 • 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缅怀。制作木乃伊反映了埃及人灵魂不灭、来世信仰的观念。 制造木乃伊: 首先从死尸的鼻孔中用铁钩掏出一部分的脑髓并把一些药料注到脑子里去进行清洗。 然后,用锋利的石刀,在侧腹上切一个口子,把内脏完全取出来,把腹部弄干净,用椰子酒和捣碎的香料填到里面去,再照原来的样子缝好。 然后,把这个尸体在泡碱粉里放置40天,再把尸体洗干净,从头到脚用细麻布做绷带把它包裹起来,外面再涂上通常在埃及代替普通胶水使用的树胶,然后把尸体送给亲属,亲属将它放到特制的人形木盒里,保管在墓室中,靠墙直放着。
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呢? 恐惧死亡,相信来世存在。 法老时代,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级制度逐渐森严,人们对美好来世的向往更加迫切,进而形成了对死者尸体的崇拜。 古埃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助长了古埃及人对来世的希望。尼罗河每年有规律的泛滥与消退,植物与之相应或茂盛或枯萎,太阳每日的升起和落下,这些自然现象的周而复始给古埃及人这样一种感念:世界是循环往复的,自然万物可以生死轮回,人也应当如此。为了准备来世的复活,也必须好好保存尸体。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约公元前1503——前1482年在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约公元前1503——前1482年在位)。 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
拉美西斯大帝木乃伊 古埃及拉美西斯大帝的木乃伊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木乃伊。 拉美西斯在96岁时去世,防腐工匠的职责就是保住他的身体,以便他在死后使用。拉美西斯二世的尸体被精心修饰,它的奢侈程度超乎任何人的想象,尸体所穿的服饰也异常华美。然而多年来,考古学家一直找不到拉美西斯的尸体。由于盗墓者的光顾,一些法老的木乃伊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消失。但是还好,拉美西斯的尸体只是在一座秘密陵墓中躲藏了3000年,并没有消失。当时的祭司把他和其他一些法老的木乃伊秘密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相关传说 在古埃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地神塞布的儿子奥西里斯很有本事,曾一度为埃及国王(法老)。他教会了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如种地、做面包、酿酒、开矿,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因此,人们很崇拜他,把他视作尼罗河神,相信人们的生命就是奥西里斯给予的。他有一个弟弟叫塞特,存心不善,阴谋杀害哥哥,夺取王位。 有一天,塞特请哥哥共进晚餐,还找了许多人作陪。进餐时,塞特指着一只美丽的大箱子对大家说:“谁能躺进这个箱子,就把它送给谁。”奥西里斯在众人的怂恿下,当着大家的面试了一试。但他一躺进去,塞特就关闭了箱子,上了锁,把他扔到尼罗河里去了。 奥西里斯被害以后,他的妻子女神伊西斯到处寻找,终于找回了尸体。不料,这件事被塞特知道了。他半夜里又偷走了尸体,把它剖成48块,扔在不同的地方。伊西斯又从各个不同的地方找到奥西里斯尸体的碎块,就地埋葬了。 后来,奥西里斯的遗腹子荷拉斯出生了,他从小就很勇敢。长大成人后,打败了塞特,替父亲报了仇,并继承了人间的王位。他把父亲尸体的碎块从各地挖出来,拼凑在一起,做成了干尸“木乃伊”。又在神的帮助下,使他的父亲复活了。 奥西里斯的复活不是在人世间的复活,而是在阴间的复活。在另一个世界,他做了主宰,专门负责对死人的审判,并保护人间的法老。 这个神话故事开始在民间流传。后来,埃及法老听到了,便利用它来欺骗人民,说法老有神的帮助,因此活着是统治者,死后还是统治者。谁要是反对法老,那么,他活着时会受到惩罚,死后也不能顺利通过奥西里斯的阴间审判。 此后,每一个埃及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的神话表演一番。第一步是举行寻尸仪式。第二点是举行洁身仪式,即把尸体解剖,取出内脏和骨髓,制成干尸“木乃伊”。第三步是诵念咒法,为“木乃伊”开眼、开鼻、开耳、开口,把食物塞进它的嘴里。据说,这样就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吃饭了。最后是埋葬仪式,把“木乃伊”装入石棺,送进他们生前为自己经营的“永恒住所”——坟墓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