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59 Views
排球课程介绍之一.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1 、学生 “ 实践能力培养 ” 的研究与应用. 课程负责人张萍教授于 2001 年开始潜心准备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取得的效果如下: 前期理论研究阶段 取得效果: 撰写并发表论文 《 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业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3 期) 实验研究阶段 取得效果: 已立项课题 《 辽宁省体育院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辽宁省“十一五”立项课题) 实际应用阶段
E N D
排球课程介绍之一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1、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应用 • 课程负责人张萍教授于2001年开始潜心准备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取得的效果如下: • 前期理论研究阶段 取得效果: 撰写并发表论文《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业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 实验研究阶段 取得效果: 已立项课题《辽宁省体育院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辽宁省“十一五”立项课题) • 实际应用阶段 取得效果: 撰写论文《辽宁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进一步应用阶段及所应该考虑的问题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的意义
2、国家“十五”体育卫生科研规划课题----《辽宁省学校体育深化改革实验研究》2、国家“十五”体育卫生科研规划课题----《辽宁省学校体育深化改革实验研究》 • 主讲教师张麟寰副教授为课题完成人之一 • 课题总体情况 该课题以辽宁省(大、中、小)学校体育卫 生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在深化改革学校体育 卫生工作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 施,提供对策。 • 课题主要内容 该课题包括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大部分, 其中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学生体质与健康。 课题取得的成果 一是关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方面二是关于学校体育教学研究方面三是关于学生体质与健康方面四是关于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方面
3、教学课程内容改革成果之一---《排球运动教学技、战术分类体系的研究与实施》3、教学课程内容改革成果之一---《排球运动教学技、战术分类体系的研究与实施》 • 总体情况 吕品副教授总结多年教学、训练实际经验,在国内 率先提出、研究并实施了针对排球教学内容改革的 关于“排球运动技、战术分类方法” • 研究具体内容 探索排球技、战术分类理论,对现有的分类体系进 行必要的改革,是学习排球技、战术理论和教学内 容改革的突破口,对排球教学与训练工作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 研究成果 撰写并发表论文《关于改革我国排球教材技、战术教学体系的研究》(国家核心期刊《中国体育科技》2005年第三期)。 立项课题《我国应用型足、篮、排三大球教材分类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07年辽宁省教育厅课题) 编写院内教材一部《运动训练系排球教程》 • 具体应用 运动训练系必修课应用的课程内容主要采用新的分类体系进行教学,目前尚处于 实验阶段
4、组织编写教材 更新教材内容 • 编写院内教材《运动训练专业排球教程》主编为主讲教师吕品副教授 • 教材编写特点:重视实战 • 教材编写意义:探索排球技、战术分类理论,对现有的分类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是学习排球技、战术理论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突破口,对排球教学与训练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编写院内教材《排球运动实用双语教程》主编为主讲教师付哲敏副教授 • 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在美国原版教材翻译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聘请资深专家把关,以保证内容的权威性;通篇采用中英文同步对照,并配图说明的形式,突出方便性 • 教材使用情况:本教材填补国内排球双语教材空白,已作为运动训练系排球裁判员培训教材,排球双语选修课教材
5、改革教学方法 强调个性化发展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总体情况运用 • 《个别化教学系统》这一现代化教学方法,对体育教育系排球专项班37名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个别化教学系统组织理论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向个性化、个别化方向发展提供了空间 • 研究成果 • 《个别化教学系统》获中国第一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优秀论文奖。《个别化指导与阶段性考试相结合的实验研究》,获沈阳体育学院第十一届教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6、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使用 • 课上,排球场内安装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方便教师随时根据需要使用 • 课下,由课程负责人张萍教授研究的“录像”成像技术,应用到了教学中。应用此项录像、图片计算机处理技术,可以轻松的完成适合教学需要各种图像或图片 • 研究成果,撰写并投稿论文《术科教学训练中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技战术图像多种效果的制作》
7、建立四年跟踪档案 构建评价体系 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 增加学生互评,专项教师与辅导员双评的办法,体现公平、公正性,考评成绩作为学院推荐人材,学生干部选材以及用人单位拔材的参考 • 考试方法: (1)理论成绩:课程结束统一组织理论考试,采取试题库随即抽题,闭卷考试,阅卷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 (2)实践成绩:实践能力采用口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技术考试采用抽签的方法考两项技术。技术考核采用考教分离、量化考核的方式,全年级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标准进行 (3)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及课外作业5分;平时表现5分;技术运用能力及裁判能力10分
8、重视对学生教学、训练能力的指导 增加实习次数 统一安排实习点校 • 必修课教学中采用每堂课设计实习教案、轮流带准备活动 • 专修课中根据教学大纲安排,轮流讲授理论或实践课,要求学生上课必须具备理论讲稿、理论课件、术科电子版教案,课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 所有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两次实习,分别是大三的上学期以及大四的下学期,便于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学有方向,赶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