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likes | 1.07k Views
大麦的浸渍. 大麦颗粒生长水分需求变化. 12 - 14 %. 呼吸开始水分. 30 %. 萌发开始水分. 38 %. 萌发最迅速、最均匀水分. 42 - 48 %. 胚乳溶解、酶积累最佳水分. 浸麦的目的 达到发芽工艺所需的起始麦粒水分(浸麦度) 使麦粒提前萌发,达到露点率 洗去麦粒上的灰尘 洗去麦皮上的不利物质(多酚、硅酸) 杀死麦粒上寄生的微生物. 大麦的浸渍. 麦粒的吸水 正常温度下( 12-15 ℃ ) 进行湿浸 第一阶段:浸麦 6 - 10h ,吸水迅速, 发芽 水分总量的 60 %此时吸收。
E N D
大麦的浸渍 大麦颗粒生长水分需求变化 12-14% 呼吸开始水分 30% 萌发开始水分 38% 萌发最迅速、最均匀水分 42-48% 胚乳溶解、酶积累最佳水分
浸麦的目的 达到发芽工艺所需的起始麦粒水分(浸麦度) 使麦粒提前萌发,达到露点率 洗去麦粒上的灰尘 洗去麦皮上的不利物质(多酚、硅酸) 杀死麦粒上寄生的微生物 大麦的浸渍
麦粒的吸水 正常温度下(12-15℃)进行湿浸 第一阶段:浸麦6-10h,吸水迅速,发芽水分总量的60%此时吸收。 第二阶段:浸麦10h以后,吸水缓慢、均匀上升。 大麦的浸渍:供水
麦粒的吸水 麦粒内部水分分布情况 大麦浸渍时,麦粒下半部吸水快,上半部吸水慢。 浸渍完毕的麦粒,胚部含水分65-70%,胚乳含水分41%。 结论:浸麦过程中、浸麦结束时,每个麦粒的各部位的水分是非均匀分布的。下部多于上部、背部多于腹部。 大麦的浸渍:供水
大麦的浸渍:供水 完全湿浸时麦粒吸水进程曲线
大麦的吸水速度 影响麦粒吸水速度的因素: 浸麦的水温 大麦的性质 浸麦工艺 大麦的浸渍:供水
浸麦水温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水温越高,吸水就越快。 达到同样的浸麦度,水温越高,所需浸麦时间就越短。 大麦的浸渍:供水
大麦的浸渍:供水 浸麦温度与浸渍时间对数值的关系 对同种大麦来说,水温与浸麦时间的对数值成反比例直线关系。
浸麦的水温: 从维护大麦生理来说:最好10-12℃ 生产实践:14-18℃(考虑浸麦周期和大麦生理维护的平衡) 不能超过25℃ 增加浸麦损失 导致杂菌生长污染 导致麦粒的外观色泽变深 损伤胚 降低水中溶解氧 大麦的浸渍:供水
大麦的性质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颗粒大小 麦粒含氮量 麦粒胚乳状况 麦皮情况 浸麦水压 生长年度和地域 麦粒生理特性 大麦的浸渍:供水
颗粒大小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颗粒大、饱满的麦粒:吸水速度慢 颗粒小、瘪的麦粒:吸水速度快 大麦的浸渍:供水
大麦的浸渍:供水 完全湿浸工艺中不同大小麦粒和吸水 速度的关系
大麦的浸渍:供水 长断水工艺中不同大小麦粒和吸水速度的关系
麦粒含氮量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蛋白质丰富的大麦,吸水慢。 麦粒胚乳状况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玻璃质含量高的大麦,吸水慢。 麦皮情况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谷皮厚的大麦,吸水慢。 大麦的浸渍:供水
浸麦水压(位)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浸麦水位越深,吸水越快。 生长年度和地域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干燥年度生长的大麦,吸水慢。 内陆地区生长的大麦比沿海地区吸水快。 大麦的浸渍:供水
麦粒生理特性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A.根芽生长快、发芽强度高的大麦品种: 吸水速度快,吸水量高 但麦粒各部位水分分布很不均匀。 大麦的浸渍:供水
大麦的浸渍:供水 根芽生长快,发芽强度高的大麦品种
麦粒生理特性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B.根芽生长慢、发芽强度低的大麦品种: 吸水很慢,吸水量较少 但麦粒各部位水分分布较均匀。 大麦的浸渍:供水
大麦的浸渍:供水 根芽生长慢,发芽强度低的大麦品种
对应处理措施: 对发芽活力强、发芽强烈的大麦 浸断法而强烈吸水(如:浸4断4等工艺) 浸麦结束时水分低、然后在发芽过程中进行喷淋补水。 对发芽强度小的大麦 在浸麦时要充分供氧 宜采用长断水浸麦工艺 大麦的浸渍:供水
大麦的浸渍:供水 浸麦工艺与吸水速度的关系: • 完全湿浸工艺:吸水速度很慢 • 浸断法工艺:吸水速度较快 • 长断水法工艺:吸水速度很快
浸麦度的定义和计算: 定义:浸麦结束时的麦粒含水量。 大麦的浸渍:供水
浸麦度的影响 浸麦度的高低对发芽、麦芽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 影响酶的形成和积累 根、叶芽的生长 胚乳的溶解、物质的转化过程。 大麦的浸渍:供水
浸麦度的影响 低浸麦度 发芽迟缓、溶解差 酶活力低 麦芽质量缺陷:蛋白溶解不足,胚乳溶解差,糖化力低、糖化时间长 大麦的浸渍:供水
浸麦度的影响 高浸麦度 发芽过猛,品温上升,耗冷大 发芽难以控制,制麦损失增加,染菌机会增高 麦芽质量缺陷:蛋白溶解过度,浸出率低,色度高 大麦的浸渍:供水
浸麦度的要求 浅色麦芽:38-44% 深色麦芽:45-48% 大麦的浸渍:供水
决定浸麦度高低的因素 生产麦芽类型 大麦品种 大麦生长年度、种植地区 大麦的颗粒大小和本身含水 胚乳状态、麦皮厚度和蛋白质含量 大麦的浸渍:供水
决定浸麦度高低的因素 浸麦水温、室温 浸麦时间、浸麦工艺 供氧状况 大麦水敏性状况 浸麦设备 麦芽质量反馈 大麦的浸渍:供水
大麦的供氧 水分上升,呼吸强度激增,耗氧量也在上升。 水中溶解的氧远不能满足麦粒正常呼吸的需要。 麦粒长时间缺氧易导致破坏胚的生命力。 大麦的浸渍:供氧
大麦的供氧 供氧的措施 供氧的作用 供氧的效果 大麦的浸渍:供氧
供氧的作用 增加麦粒的呼吸和代谢作用,使麦粒提前萌发。 吸水快,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浸麦度。 加速了发芽进程。 对发芽力低,发芽迟缓,有休眠期和水敏性的大麦,加强供氧尤其重要。 大麦的浸渍:供氧
浸麦水中的添加剂 达到清洗和杀菌的目的 有效浸出麦皮中不利物质 杀死麦粒表面的微生物 促进或抑制大麦的生长速度 大麦的浸渍
大麦的浸渍 浸麦水中常用的添加剂
大麦的浸渍 浸麦水中常用的添加剂
大麦的浸渍 浸麦水中常用的添加剂
浸麦设备 浸麦槽的结构是否合理,对制成的麦芽质量影响很大。 传统锥形浸麦槽 带中心循环管的锥形浸麦槽 新型的平底浸麦槽 大麦的浸渍
大麦的浸渍 传统锥形浸麦槽
大麦的浸渍 二氧化碳吸风系统
浸麦设备 传统锥形浸麦槽 缺点: 通风不均匀,影响麦粒吸氧萌发。 CO2排出困难。 大麦的浸渍
大麦的浸渍 带中心循环管的锥形浸麦槽
浸麦设备 带中心循环管的锥形浸麦槽 优点: 通风均匀,有利于麦粒吸氧萌发。 缺点: 设备结构复杂 能源消耗增加 大麦的浸渍
浸麦设备 新型的圆柱平底浸麦槽 优点: 平底通风均匀 麦层厚度均匀 生产能力大 下料彻底无剩余 缺点: 耗水量大 大麦的浸渍
大麦的浸渍 锥底槽与平底槽的比较
浸麦工艺 目的 使麦粒尽快开始生长萌发,尽可能达到高的露点率 在最短浸麦时间内达到工艺规定的浸麦度 大麦的浸渍
浸麦技术 传统浸麦工艺 无通风完全湿浸法工艺 浸断通风法工艺 压缩空气通入和CO2抽吸浸断法工艺 压缩空气通入、CO2抽吸和喷淋浸断法工艺 现代浸麦工艺 长断水浸麦法工艺 大麦的浸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