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02 Views
东莞市东城工商业集聚区及周边区域热电冷联产规划.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2010 年 8 月 26 日. 前言. 7. 6. 4. 5. 8. 2. 1. 3. 机组选型. 电力发展预测. 供热范围热负荷预测. 热源及热网规划布局. 环境影响 与 社会效益分析. 存在问题. 总则. 结论与建议. 主要内容. 一、 总则. 东莞 : —— 地区位置显要 东莞 是 珠三角 重要 城市, 经济实力 雄厚,工商业发达,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基础扎实。 ——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E N D
东莞市东城工商业集聚区及周边区域热电冷联产规划东莞市东城工商业集聚区及周边区域热电冷联产规划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2010年8月26日
7 6 4 5 8 2 1 3 机组选型 电力发展预测 供热范围热负荷预测 热源及热网规划布局 环境影响与社会效益分析 存在问题 总则 结论与建议 主要内容
一、总则 东莞: —— 地区位置显要 东莞是珠三角重要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工商业发达,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基础扎实。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0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0.3:52.8:46.9。 —— 工业发展平稳增长 2008年,全年工业总产值7222.38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372.28 亿元,增长6.2 %。
一、总则 东莞市发展总体规划: • 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5.88万元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52:47 ; • 大力推进“商贸东莞”工程,实施现代化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两轮驱动,形成以高技术为先导、制造业为支撑、服务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 根据《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深入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战略思路,推进科技东莞、商贸东莞、平安东莞、创业东莞“四项工程”,建设经济强市、文化新城、法治社会、和谐东莞,实现人民生活富裕安康,确保东莞的现代化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
一、总则 ——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供热范围(现在) 东莞中电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东城区同沙管理区同欣路,主要向同沙工业区供热。电厂现有2*180MW燃用LNG供热联合循环机组,与国产余热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组成两套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现在的蒸汽余热全部供给华润啤酒厂。
二、供热范围热负荷预测 采取的测方法主要是根据集中供热片区用热(冷)需求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预测:一是对已供热用户用热(冷)负荷的分析和预测;二是对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热用户用热(冷)的分析与预测;三是对于区内潜在的用热(冷)用户分析与预测。
二、供热范围热负荷预测 东城工商业集聚区及周边区域用热(冷)负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区内企业的生产工艺用热;二是区内商业、企业办公区和学校教学区及生活区冷负荷需求;三是商业和企业生活区热水负荷需求。在这三部分用热(冷)需求中,以生产工艺用热和空调制冷为主。
三、存在问题---东莞经济发展 • 金融危机引发的强大市场倒逼推力,极大利好于广东产业升级的进程。2009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39081.59亿元,同比增长9.5%。 • 东莞市经济运行良好,增长潜力巨大。2009年东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63.26亿元,比上年增长5.3%。
三、存在问题---区域环保、小锅炉 1.区域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片区内除雪花啤酒外,其余热用户均为自备锅炉解决用热需要,由于自备小锅炉多以燃煤或燃油为燃料,且其脱硫、脱硝等相关减排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从而对区域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2.分散锅炉作业隐患大 东城片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热用户分别处于几个区域,分布较为凌乱,有的处于比较密集的工业,有的临近居住区,这不但加大了相关部门的管理难度,也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电力发展预测 近几年来,广东出现阶段性电力供应不足,出现了阶段性电量缺额的情况。
四、电力发展预测 东莞市电力平衡分析 东莞市电力平衡结果显示,由于东莞市电力需求较大,而规划新增电源较少,220kV 及以下电网难以实现供需平衡,东莞500kV 电网供电压力较大。若不考虑备用容量,2012 年本热电联产项目投产前,东莞220kV 及以下电网电力缺额达到9229MW,2015 年计及东兴热电厂本期扩建2×9F 级机组后,电力缺额为10312 MW,且“十三五”期间逐年增大,至2020 年电力缺额达13512 MW。即使考虑备用后,东莞电力缺口仍将增长。 从东莞市电力平衡结果可知,东莞220kV 及以下电网具备消纳本热电联产机组机组电力的空间。
四、电力发展预测 • 满足东莞市东城区对热源的需要 • 满足电力供应需要及低碳社会发展 • 满足东莞市电力需求发展需要 • 减少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的需要 • 对区域环境改善作用巨大 多联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规划背景与编制的必要性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