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88 Views
金融機構管理讀書摘要 伊斯蘭金融大商機 第二章 P.86~P.107. 作者:門倉貴史 (Kadokura Takashi) 譯者:林慧如 Presented by 碩財一甲 M9880207 郭歡緒. 阿爾拉吉喜銀行 (Al Rajhi Bank, ARB). 沙烏地阿拉伯境內最大的伊斯蘭銀行,其資產規模約 330 億美元,佔沙國「伊斯蘭銀行」總資產的三分之一 。 拉吉喜 (Rajhi) 家族的核心事業。 早期是中東最大的外幣兌換商, 1988 年起轉型為伊斯蘭銀行,並成為股票公開發行公司。
E N D
金融機構管理讀書摘要伊斯蘭金融大商機 第二章 P.86~P.107 作者:門倉貴史(Kadokura Takashi) 譯者:林慧如 Presented by 碩財一甲 M9880207 郭歡緒
阿爾拉吉喜銀行(Al Rajhi Bank, ARB) • 沙烏地阿拉伯境內最大的伊斯蘭銀行,其資產規模約330億美元,佔沙國「伊斯蘭銀行」總資產的三分之一 。 • 拉吉喜(Rajhi)家族的核心事業。 • 早期是中東最大的外幣兌換商,1988年起轉型為伊斯蘭銀行,並成為股票公開發行公司。 • 過去的營業活動局限在國內,例如大規模石化工廠投資案; 近年順應發展潮流,也展現拓展海外的強烈企圖心,例如自2007年正式進軍馬來西亞。 • 計畫在2010年以前,將馬來西亞境內的分行數提高到50家。
無法放手讓本國貨幣對美元升值的苦衷 • 通貨膨脹問題 • 海灣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由波斯灣沿岸六國組成(沙烏地阿拉伯、巴林、阿曼、科威特、 卡達),計畫在2010年實現區域內的貨幣統一。 • 在第一階段採行了讓本國貨幣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卻因2007年美國次級房貸的壞帳問題惡化,引發美國經濟的信用危機,導致市場拋售美元,使GCC各國連帶其害。 • 在美元對其他貨幣貶值時,迪拉姆(AED)和里雅(Riyal)貨幣價值也大幅走低;造成(美元以外的)進口貨物價格上揚,導致國內通膨率大漲。
無法放手讓本國貨幣對美元升值的苦衷 • 為何不停止釘住美元? • 過去GCC各國靠出口原油累積大量的外匯存底,而這些外匯存底絕大多數是以美元的方式持有。 • 若放手讓本國貨幣升值,貨幣當局將會買進本國貨幣並賣出美元,則美元會面臨貶值壓力,而GCC各國那些以美元計價的巨額外匯存底將會大幅縮水,於是GCC各國不遺餘力地出手搭救美國經濟。 • 截至2008年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的貨幣主管當局採取了調高金融機構法定準備率的措施,希望藉由抑制國內貨幣供給量的方式,來阻止通膨繼續惡化。
次貸風暴後,MEDUSA股價照樣上漲 • 1. 由於MEDUSA四國皆信奉伊斯蘭教,並未採取節育政策,因此人口快速成長。根據聯合國預測人口規模將由2006年的約1.3億上升至2050年的2.1億,換句話說,此四國長期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勞動人口的增加不成問題。 • 2.MEDUSA國家之間藉由「伊斯蘭金融」這特有的金融體系互相聯繫,在巨額油元資金的加持下互通資金,將可發揮截長補短之效,持續蓬勃發展。 • 3. 次貸風暴愈演愈烈,使得許多先進國家陷入經濟衰退;反觀強力推動「伊斯蘭金融」的MEDUSA國家,完全未涉入高風險抵押貸款相關證券的投資,因此不易受次級房貸問題波及。
BRICs和VISTAV.S. MEDUSA • 金磚四國BRICs是指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以及中國(China)。而VISTA是指越南(Vietnam)、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 Africa)、土耳其(Turkey)以及阿根廷(Argentina)共五個新興國家。 • BRICs和VISTA的成員,本身的規模經濟備受外界期待,假以時日將有機會成為和先進國家等量齊觀的巨大經濟體。 • MEDUSA國家原本的人口規模並不龐大,無論從經濟規模或消費市場潛力都無法與BRICs和VISTA相提並論。但此四國皆大力推動伊斯蘭金融,就中長期來說,可望隨著全世界「伊斯蘭金融」規模的擴大,帶動經濟的高度發展。 • 就這個觀點來看,「MEDUSA 」可堪稱為後BRICs的潛力國家。
第 3 章 全球眼光聚焦在此
主 權 財 富 基 金 • 主權財富基金是指政府以外匯準備為原始資金,而進行各種直接、間接投資的基金。據美國財政部估計,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的資產總計約1.9兆至2.9兆美元之間,許多中東國家都設有主權財富基金以掌管巨額外匯準備的投資。 • 過去中東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標的都集中在美國債券,近期因油元累積的資產愈發龐大,於是開始傾向分散投資,未來也計畫對BRICs和VISTA等發展潛力大的新興國家加強投資。 • 由於設立主權財富基金的大多是中東國家,而中東各國皆大力推動伊斯蘭金融,只要是同樣積極發展伊斯蘭金融,即便是中東以外的國家,也會被認為相對容易投資,例如:英國、新加坡、香港等地。
汶 萊--和平之國(Negrara Brunei Darussalam) • 位於東南亞的婆羅洲,首都是斯里貝加灣市(Bandar Seri Begawan)。國土面積約5,762平方公里,人口僅有38.5萬人,而原油和天然氣是國家重要經濟來源,但自2002年起,汶萊開始進行各項計畫來降低對原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 在2006年汶萊平均每人GDP竟高達30,625美元,同年日本平均每人GDP為34,264美元,因此生活水準與日本相當。 • 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為了因應眾多教徒的需求,伊斯蘭金融發展歷史悠久,汶萊政府未來也將朝兼具「伊斯蘭金融」與「一般金融」的國際境外金融中心的目標努力。
汶 萊--和平之國(Negrara Brunei Darussalam) • 不存在類似中央銀行的機構,於1967年與新加坡簽訂了「貨幣對等互換協定」(Currency Interchangeability Agreement),自此汶萊幣(BND)與新加坡幣維持同步變動,因為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代為掌管貨幣管理的工作,因此不需要中央銀行。 • 「汶萊伊斯蘭和平銀行」(Bank Islam Brunei Darussalam, BIBD),由蘇丹直接管轄的汶萊伊斯蘭銀行(Islamic Bank of Brunei )與政府出資設立的汶萊伊斯蘭開發銀行(Islamic Development Bank,IDB)合併而成。 • 目前汶萊的伊斯蘭金融資產規模約30億美元,連馬來西亞的外資伊斯蘭金融機構「科威特金融公司」(Kuwait Finance House, KFH)也將進軍汶萊市場。
巴 林 (Bahrain) • 海灣合作理事會(GCC)成員之一,已脫離高度依賴原油的經濟型態,扮演著中東各國金融中心的角色。 • 由於杜拜酋長國以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各項開放政策措施的配合下,在伊斯蘭金融領域中異軍突起,導致巴林意識危機高漲。因此,巴林政府與中央銀行合作下,逐次推動為「伊斯蘭金融」量身打造的政策。 • 過去伊斯蘭法律對「伊斯蘭金融」所形成的規範,各國皆有不同的解釋,這一直是伊斯蘭金融的發展難以跨越國境的致命障礙。因此,巴林振興「伊斯蘭金融」的重點方向之一,是試圖為各國建立一套伊斯蘭法的國際標準,一旦此工作完成,「伊斯蘭金融」全球化將會有突破性發展。
巴 林 (Bahrain) • 除此之外,巴林和其他伊斯蘭國家皆積極促進伊斯蘭銀行的金控集團化。 • 全世界最大的伊斯蘭銀行艾爾瑪斯拉夫銀行(Al Masraf)是由伊斯蘭開發銀行(IDB)與阿爾巴拉卡銀行集團(Albaraka Banking Group,ABG)出資設立,其資本額高達200億美元,在資金的整合運用下,金控集團的經營效率可大幅提升。 • 巴林的伊斯蘭銀行除了中東地區外,也積極向東南亞拓展據點,例如,獨角獸投資銀行(Unicorn Investment Bank)於2008年在馬來西亞取得了「伊斯蘭金融」的營業執照。
新加坡 • 為了吸引中東國家的油元資金,新加坡自2004年起正式加入搶灘「伊斯蘭金融」的行列。 • 2006年的伊斯蘭教徒佔新加坡總人口的15%,約65萬人,然而過去新加坡的銀行法基本上並無「伊斯蘭金融」的發展空間,所以穆斯林無法取得服務。 • 但在2005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核准了伊斯蘭金融體系中的「成本加利潤銷售型」金融交易,國內外金融機構紛紛搶搭設立伊斯蘭銀行的列車,例如,亞洲伊斯蘭銀行。
新加坡 • 新加坡政府除了有效運用國內的伊斯蘭金融資產以外,更企圖發展新加坡成為中東與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在此同時,中東油元也不斷加速流入星國,例如近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不動產市場的投資。 • 而新加坡企業到中東各國的投資也相當積極,例如新加坡發展銀行已取得中東杜拜對新加坡銀行所發出的首張銀行執照,而此銀行的目標是爭取杜拜的富豪階級和新富族群。在2006年,勝科也受託在阿聯設立並經營大型發電廠和海水淡化的業務。 • 新加坡推動「伊斯蘭金融」也促成了新加坡與中東國家之間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香 港 • 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香港也表態發展「伊斯蘭金融」,與有眾多穆斯林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相比,香港的穆斯林人口幾近於零,外界認為香港並無發展「伊斯蘭金融」的優勢。 • 而堅持搶進「伊斯蘭金融」的動機是為了緊咬住競爭對手新加坡,避免被拉開差距; 若任由中東資金跳過香港流入新加坡手中,則亞洲金融中心的位子將會不保。 • 過去中國本土企業紛紛在香港掛牌上市,使香港金融發展突飛猛進; 近幾年上海和深圳證交所發展快速,更有中國企業在新加坡證券市場掛牌,皆顯示香港對中國資金的吸引力消退,為了降低現階段金融體系對中國的過度依賴,香港努力發展「伊斯蘭金融」。
香港 • 為了發展「伊斯蘭金融」,香港政府從政策面檢討現行的傳統金融體系,並從租稅層面著手,祭出各種優惠措施。 • 在2007年,香港的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批准了首宗「恆生伊斯蘭中國指數基金」的設立案,此外,香港政府也開始思考由中國本土企業發行「伊斯蘭金融債」的可能性。 • 在亞洲的投資機會中,最受中東國家青睞的就是中國,因此香港計畫要扮演對外窗口的角色,為有意投資中國的中東投資人提供服務。隨著中東各國在中國投資金額的增加,香港的「伊斯蘭金融」交易量也會隨之擴增。
英國 • 由於境內有較多的穆斯林人口(約151萬人),是歐洲地區開發「伊斯蘭金融」較為積極的國家之一。 • 2001年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導致英國與境內伊斯蘭族群的關係惡化,推動伊斯蘭金融亦含有族群融合的意義。 • 近幾年穆斯林的經濟能力逐漸提升,使「伊斯蘭金融」的需求增加,因此金融機構開始提供相關服務。例如,英國伊斯蘭銀行(IBB)和駿懋銀行(Lloyds TSB)。駿懋銀行不但在房貸領域經營出色,更著手開發獨特的新商品,例如在2006年開辦學生專屬的支票存款業務。
英國 • 匯豐銀行(HSBC)自2003年提供以房貸為主的「伊斯蘭金融」服務,這是由金融機構代替客戶取得房產,再租給客戶。而客戶將相當於本金和利息的房租按期支付給金融機構,約定期間屆滿後即可取得房產。但英國規定在取得不動產時須支付印花稅,造成金融機構和客戶被課雙重印花稅,因此在2003年廢除此規定。 • 將「伊斯蘭金融」交易納入本國金融市場已有很長時間,今後為進一步發展,將會持續進行各項稅制優惠及政策開放的措施,即使有許多國家開始發展「伊斯蘭金融」,但與中東的地緣關係較近,英國爭取油元資金應較具優勢。 • 此外,英國政府還計畫要將倫敦的國際金融街培植為「伊斯蘭金融」的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