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385 Views
☆ 舒活保健 ☆ 給 我 一 夜 好 眠. 現代人工作忙碌、情緒壓力大,有失眠困擾的人不在少數,好好睡一覺似乎成為奢侈的幸福!本文將介紹導致失眠的成因與改善方法,讓您一夜好眠。.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 315 期. ☆ 投資理財 ☆ 請保守看待投資型壽險商品. 近年來投資理財活動非常熱門,壽險公司搶搭這波熱潮,推出投資型壽險商品,試圖結合投資與保險的雙重利益來吸引消費者,殊不知背後潛藏著高手續費與背離保險制度安定力量的隱憂!.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 315 期. ☆ 時尚話題 ☆ 海外遊學先修班──消費權益 Q & A.
E N D
☆ 舒活保健 ☆ 給 我 一 夜 好 眠 現代人工作忙碌、情緒壓力大,有失眠困擾的人不在少數,好好睡一覺似乎成為奢侈的幸福!本文將介紹導致失眠的成因與改善方法,讓您一夜好眠。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 投資理財 ☆ 請保守看待投資型壽險商品 近年來投資理財活動非常熱門,壽險公司搶搭這波熱潮,推出投資型壽險商品,試圖結合投資與保險的雙重利益來吸引消費者,殊不知背後潛藏著高手續費與背離保險制度安定力量的隱憂!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 時尚話題 ☆ 海外遊學先修班──消費權益Q & A 漫長的暑假來臨,許多莘莘學子都想利用假期到國外遊學,如何玩得盡興、學得愉快?本文將告訴您相關的權益與注意事項。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一人吃兩人補──孕婦保健之道 近年來受到「少子化」趨勢的影響,讓想增添 新成員的家庭,比以往更注重孕婦健康;漫長的懷 孕期,有些長輩會以傳統經驗來打理孕婦生產前後 的飲食,然而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今天,這些經 驗仍然適用嗎? 一般認為,中醫擅於利用食補及天然藥材調養 身體,與西醫的用藥處方及飲食建議大不相同,其 中或有抵觸,準媽媽們該如何遵循呢?
注意飲食是否造成過敏問題 消基會衛生保健委員會委員暨耕莘醫院產科主任鄧森文 認為,懷孕期間重要的是定期產檢,透過超音波或觸診,讓 醫師定期追蹤胎兒的發育情形。一般來說,懷孕前4個月 時,約增重2至3公斤,在17週後,每週增加0.4至0.5公斤, 因此一般體重的母親在懷孕過程中平均會增加12.5公斤(多 胞胎媽媽例外)。 鄧森文強調,孕婦在妊娠時期多少會產生胃口上的轉變 與特殊偏好,或出現食慾不振等情況,由於母親的飲食對胎 兒器官的發育成長有重大影響,準備懷孕的前1個月到開始 懷孕的前3個月,每天應攝取400毫克的葉酸,以減少胎兒神 經系統發展缺陷的機率;懷孕最後3個月如缺乏蛋白質與熱 量,則較易影響到胎兒的腦部發育。
而為了避免母體貧血,在懷孕的前、後都必須攝取鐵而為了避免母體貧血,在懷孕的前、後都必須攝取鐵 劑,鈣質則在懷孕第二期以後開始補充。另外吃全素的人則 必須注意維他命B12的攝取。 此外,鄧森文不建議孕婦食用魚油,因為魚油是大型魚 的脂肪提煉製成,環境毒素會透過食物鏈的歷程累積在大魚 體內,因此也應避免食用大型的深海魚,如鮭魚、鮪魚等。 若孕婦要攝取魚類,可以選擇中小型的魚,亦要盡量避免食 用生魚片。 鄧森文進一步表示,孕婦除了要避免冰冷飲品與熱量高 的甜食外,過多的咖啡因(超過300毫克/日)會刺激胃酸 的產生,造成腸胃的不舒服;亦有可能會造成胎兒生長遲 緩。
另外,為了減低新生寶寶有過敏體質(過敏性鼻炎、氣另外,為了減低新生寶寶有過敏體質(過敏性鼻炎、氣 喘、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孕婦可以服用含有益生菌的優 酪乳,例如LP-33 (Lactobacillus paracasei),LGG等, 也可以攝取小型深海魚類(含有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水解蛋白奶粉(低過敏配方),減少攝取草莓、蕃茄、芒 果、橘子、核果類、巧克力,一般牛奶,豆奶及帶殼海鮮。 通常女性懷孕前半期因黃體素的增加,後期再加上逐漸 變大的子宮壓迫腸道,較易有便秘的情形。若要減少懷孕期 間的便秘,應多吃含纖維質的蔬果,加上多運動,促進腸道 蠕動;烹調食物時不要太油、太鹹,對母親和胎兒都有好 處。
至於中醫忌諱孕婦飲用冰冷飲品,認為對小兒氣管發育至於中醫忌諱孕婦飲用冰冷飲品,認為對小兒氣管發育 有礙,西醫則認為冰冷食物具刺激性,容易造成母親的子宮 痙攣,長期飲用會使胎兒處在亢奮不穩定的成長環境。 同時服用中西藥 應間隔一小時 懷孕期間,準媽媽難免身體不適,但許多人擔心西藥影 響腹中寶貝的健康,因而選擇較溫和的中藥。事實上,台北 市中醫師公會理事田安然強調,孕婦服用中藥還是有可能影 響胎兒,因此一定要經過合格的中醫師診斷、開藥,千萬不 要自行抓藥或聽信坊間的偏方,也不建議懷孕中大量服用中 藥補品。
目前中藥並未像西藥一樣,依藥品特性進行分級(西藥目前中藥並未像西藥一樣,依藥品特性進行分級(西藥 將藥物依安全到危險,分成A、B、C、D、X五個等級),因 此中藥在安全規範上較缺乏。雖然中藥的副作用可能較低, 但因部分中藥被檢出含西藥、過量重金屬的情形的確存在, 因此準媽媽們使用時應格外謹慎,最好請教專業合格的中醫 師。 懷孕第2、3個月,小寶寶的中樞神經、心血管系統、四 肢及五官正在快速發育,若服藥不慎,易生出畸形兒,故最 好避免服用中、西藥,若不得不服用,一定要遵照醫師囑 付。同時向中、西醫求診時,必須在醫師開立處方時詳實告 知;到懷孕8、9個月的階段,胎盤較能屏障毒素進入,此時 藥品對胎兒的影響會減低。
鄧森文則不建議在未取得中醫處方的情況下自行使用中鄧森文則不建議在未取得中醫處方的情況下自行使用中 藥。目前台灣有許多大陸藥材流入市面,大陸中藥材的品質 可能含有西藥或過量重金屬,食用後可能造成胎兒畸形。因 此服用中藥須透過中醫把脈、觸診、對症診治、開方再使 用,若同時服用中、西藥,應該錯開時間,間隔一個小時以 上。 坐月子 中西醫異中有同 西醫比較沒有為母親坐月子或調養、使用藥品補身的醫 療觀念;中醫則認為因應媽媽的不同體質,有不同的調養方 法,婦女懷孕耗體力及氣血,所以必須坐月子。坐月子的週 期大約30至40天,希望藉此補充母親的元氣、改變體質。
鄧森文表示,從西醫的觀點來看,飲食均衡最重要,勿鄧森文表示,從西醫的觀點來看,飲食均衡最重要,勿 大量攝取或排除特定食物,也毋需過量或特定「進補」,因 為補品反而可能造成不良的結果,如有些維他命食用太多, 可能會導致中毒,因此適量即可。蛋白質是對母體很重要的 營養,而碳水化合物則不宜攝取太多;甜度高的水果含較多 果糖,亦容易發胖。 田安然則表示,的確有經過悉心調養、坐月子的女性, 身體變得較健康、身材及皮膚都不遜於產前的例子。中醫的 觀點強調,不論母親的體質如何,在懷孕及坐月子期間應盡 量少吃寒涼性的食物,例如冰品、西瓜、水梨、柚子、葡萄 柚、椰子汁、橘子、柿子、奇異果、火龍果、香蕉、苦瓜 等。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吳明珠認為,孕婦若想攝取未懷孕 前即服用的綜合維他命,適量無妨;但若使用特殊成藥(包 括中藥)配方補身,應經合格醫師開立,較為適當。
過去禁忌的現代建議 1. 甘蔗水補充葡萄糖:無須刻意 老一輩有讓孕婦飲用甘蔗水的觀念,田安然認為,其實 這是因為早期物資較貧乏,容易營養不足,因此喝甘蔗水可 以補充葡萄糖。但現代人營養充足,不需要藉由喝甘蔗水來 攝取;同樣的,高糖分的水果也會讓媽媽們身材走樣。 2. 忌吃黑色食物:沒有科學根據 傳統的禁忌認為,懷孕期間食用黑色食物,會造成小孩 皮膚黝黑,西醫認為這沒有科學根據,也沒有特定的食物可 使嬰兒皮膚變白。
3. 產後不可以洗頭、吹風:衛生起見、不必遵守 古老時代流傳著孕婦生產後一個月內不能吹風、不能洗 頭的習俗,過去之所以會成為禁忌的原因是,以前老一輩多 居住在茅草房屋、四合院、木屋、厝等,這類建築的門窗無 法密閉,氣候突然轉涼時,由於沒有吹風機、暖氣和足夠的 設備禦寒,洗頭、洗澡之後保暖不易、容易著涼感冒;而產 婦在產後,身體較虛弱、抵抗力不足,才會限制坐月子期間 不能吹風及洗頭。 田安然認為,現在的建築物室內大都可以調節溫度,保 暖設備也比較充足,因此為了衛生起見,無須恪守這項老一 輩的禁忌。
4. 珍珠粉補鈣:過多易造成排便不順 也有人認為母親懷胎時服用、或餵食小寶寶吃珍珠粉, 會讓寶貝從小就有光滑細緻的皮膚。吳明珠認為,事實上, 站在補充鈣質的角度,給懷胎五個月以後的媽媽「適量」補 充珍珠粉,注意食用的頻率、次數、份量,並配合其他食 物,的確能增加母體營養來源。但若是為了讓小寶寶膚色白 皙而使用,則實在不需要;特別是如果幼兒體質寒虛,攝食 過多的珍珠粉,反而會造成肝腎負荷、消化不佳、排便不順。 鄧森文也提醒,「珍珠粉雖然可以補充鈣質,但若胃 腸不好,根本不易吸收,家長應注意。」
5. 麻油雞湯調理身體:食用過多會引發早產或子宮出血 田安然強調,懷孕期間及生產結束的一週內,完全不能 食用麻油雞,從前認為麻油雞非常滋補,是提供營養的食 品,但其實麻油雞容易上火,食用過多會促進子宮收縮,引 發孕婦早產或子宮大量出血。吳明珠也表示,活血化瘀的藥 物(如當歸、人參、紅花等)容易影響子宮收縮,千萬不可 「單獨」、未經中醫師指示服用。鄧森文亦認為,有的孕婦 在待產時會含人蔘片來增強體力,易造成產程延長及產後大 出血的可能,千萬不可嘗試。 在生產結束的一週內,可以喝生化湯或豬肝湯(較溫 和、可補充元氣但不會上火),第二週開始,可由合格的中 醫師依據個人體質來調理身體,而不是吃標準的「坐月子餐」。田安然認為,每個人體質不相同,由醫師「因人制 宜」,調理婦女孕後的氣血元氣比較妥當。
6.黃連退胎毒:黃疸形成原因多、未必都奏效 過去有吃黃連退胎毒的傳統說法,吳明珠與田安然都表 示,胎毒其實要看是「什麼毒」:胎毒並非每位新生兒都 有,也並非都要服用黃連解毒。小兒長瘡或皮膚問題(如水 痘、天花、班點等),在古代被認為是嚴重的病徵,才會有 此「退毒」的說法流傳。其實皮膚問題毋須特別以藥物或食 物調理,多數小寶寶都會逐漸康復。鄧森文也認為,在西醫 的概念上,黃疸形成的原因很多,未必都可經由黃連來解 除, 亦有因服用黃蓮造成胎兒畸形的報導,因此不建議使 用。
適量運動、保持心情愉快 在準備懷孕前,要保持心情愉快、減低心理的壓力,讓 自己的身體保持在氣血通暢的狀態,以迎接新生命的來臨。 吳明珠認為,運動(如散步、走路、爬樓梯)可以增強母親 的體力,只要不過度,運動還能讓媽媽身心平靜、抒解壓 力,使氣血循環良好。 田安然表示,孕期中如果工作壓力大,勿以「飲食進 補」來抒解壓力;生產前要小心避免感冒、太疲累;另外, 孕期中許多長輩常會燉補品給孕婦補身,但田安然看過不少 的負面例子,例如過度滋補的飲食會使火氣大、口乾舌燥、 心煩,或調養不成反而出現了皮膚問題。
此外,孕婦飲食上火,容易生出過敏體質的寶寶,事實此外,孕婦飲食上火,容易生出過敏體質的寶寶,事實 上現代人只要營養攝取平衡,已經不需要強調「安胎」;食 物不求多,貴在節制適當。 高齡產婦不必過度焦慮 超過三十五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往往很容易擔心寶寶的 健康,其實在飲食與作息方面與一般孕婦相同即可,包括均 衡、正常,定期、適量運動和保持心情愉快,經常注意胎 動,定期做仔細的產前檢查(包括血壓監測和血液檢查)及 羊膜腔穿刺術,注意是否有遺傳性疾病等。吳明珠認為,攝 取營養且好消化的食物,最重要的是,休息充足、勿過勞, 可幫助高齡產婦順利生產。 而懷孕期間,休息時間要充足,並與醫護人員建立好的 關係,以降低分娩時的壓力。
☆ 舒活保健 ☆ 燕窩的營養價值與品質 「燕窩」被視為美容養顏的聖品,物以稀為貴,造就了燕窩不凡的身價。不過燕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自蛋類與豆類食品中亦可以補充;而白木耳的營養價值及口感與燕窩相近,也是不錯的選擇!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 檢測保安 ☆ 南台灣冰品大追擊──48%衛生有問題 檢測21件購自高雄及 屏東市的冰品發現,共有 10件樣品的「生菌數」或 「大腸桿菌群」檢測不符 合衛生標準,不合格率約為48%。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 廣角鏡 ☆ 特價商品背後的真實 留心單位訂價 大罐裝比較划算?攜 帶包容量小所以比較便 宜?很多消費者對商品價 格有以上的認知,但當您 實際計算單位訂價後,這 個觀念可能會徹底瓦解! 歐盟已強制規定販售商必 須公布商品的單位訂價供 消費者參考,值得國內借 鏡。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 廣角鏡 ☆ 淺談食物「過敏症」與「不耐症」 很多人因對特定食物 過敏而對該食物產生排 斥,但某些不適的現象, 可能導因於「食物不耐 症」而非過敏所引起;然 而過敏問題確實困擾著許 多消費者,因此建議業者 應清楚標示食品中含有的 過敏物質。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 時尚話題 ☆認識財產保險安定基金 財團法人財產保險安定 基金」的籌設是為了在保險 公司失去清償能力時,能有 一筆款項保障被保險人的權 益,並維護金融的安定,本 文將介紹該基金的墊付對象 與申請條件。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 時尚話題 ☆南投天梯車禍的殷鑑~投保王險的必要性 由於任意汽車責任險的保 障範圍為車外第三人及其財務 損失,並不包括乘客及駕駛 人,因此若駕駛人有加保其他 附加險種,對自身與他人都將 多一層保障。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 糾紛在台北 ☆ 當心提款夾帶不明紙張 消費者到銀行領取五萬元現金,隨即至他行存款機存入款項,不料機器竟退出一張不明簽帳單,消費者懷疑提款銀行點鈔不確實,經消基會居中協調後,提款銀行同意支付消費者一千元作為補償。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 糾紛在中區 ☆高鐵退票風波 消費者前往高鐵櫃台辦理車票退費,不料高鐵服務人員卻出爾反爾,推翻原先承諾退費的說法,消費者乃向消基會申訴,經協調後高鐵始同意退費。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糾紛在南區☆拒絕瑕疵新車過戶 消費者訂購進口車一輛,於交車前發現該車有底盤鏽蝕等瑕疵,故要求業者更換其他同款新車,但業者以該等瑕疵可以排除、車子已掛牌為由拒絕,然依據《民法》的相關規定,業者雖可不更換同款新車,但仍應負瑕疵擔保責任。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糾紛在花東☆維修費暴增糾紛 消費者於旅途中發生 車禍,拖車公司將車輛拖 至維修廠維修,雙方原議 價2至3萬元,不料當消費 者欲取回車輛時,業者竟 改口索價5萬元!本案經消 基會協調未果後,雙方目 前擬進入司法訴訟程序。 本文摘自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本文摘自 消費者報導雜誌第315期 每期定價100元 歡迎訂閱 訂閱相關疑問請洽 消費者報導雜誌社 發行部 02-2700-1234#221 消基會網址: www.consumers.org.tw 本檔案由消費者報導雜誌社製作 歡迎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