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52 Views
英语课例研究. 活动目的 课例研究 要讨论的问题. 活动目的. 在现有校本研修的基础上,引入“课例研究”的做法,通过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推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英语组的整体团队建设。 以课例研究为平台,尝试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在合作中促进彼此的发展。. 什么是课例研究.
E N D
活动目的 • 课例研究 • 要讨论的问题
活动目的 • 在现有校本研修的基础上,引入“课例研究”的做法,通过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推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英语组的整体团队建设。 • 以课例研究为平台,尝试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在合作中促进彼此的发展。
什么是课例研究 • 课例研究(“授业研究”、Lessson Study),一般认为源自日本; 是中小学教师针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而展开的集体研究活动,包括集体备课、授课和观课、课后的讨论与分析;修订教案后的再次授课等。近年来课例研究成为国际上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课例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一种形式,与其他形式的校本研究一样,它基于实践、指向实践,旨在促进教与学的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课例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一种形式,与其他形式的校本研究一样,它基于实践、指向实践,旨在促进教与学的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 • 源自日本的课例研究与我国中小学长期实行的教研制度是“近亲”,有若干相似之处: - 集体备课 - 课堂观摩 - 课例研讨 • 课例研究在上述各方面又有其不同之处:
集体备课方面的不同之处: • 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带着研究目的进行集体备课; • 备课中突出对学生现有认知状态的研究(对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个体差异等的考量)和对核心教学内容的精确认定; • 从一开始即进行集体的设计研讨和教案准备,而不是某个人“主备”,然后与大家“分享”。
课堂观察方面的不同之处: • 与我们的研修活动相同,进行公开授课、集体观察。但课例研究强调带着目的和侧重点去观课,而不是漫无目或面面俱到的看课; • 围绕观察重点采用更为系统的观课工具——如,各种评量表格、核查表、座位图等。 • 观察时更多的是看学生的反应和表现,而不是单看教师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 • 常进行课堂录音/录像供课后分析用。
评课后的跟进: • 在评课、议课的基础上再次修改教案; • 一般有从初次的课例设计、授课/观课、评课/再设计、再授课的多次循环。 • 写出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的基本操作 1.选题与确定要上的课; 2.诊断学生的现有认知;。 3.教学设计、备课; 4.授课与观课; 5. 课后讨论、分析;修订教案(再次授课)。 5.课后反思、课例研究报告 (见图)
确定研究主题 初拟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前测 (知识能力水准、情感态度 教学设计1 (先于其他班级一个时间段) 授课/ 观课 (录音/相) 评课 (围绕影响教学有效性 的几个方面) 后测1 形成结论 写出报告 再评课 (围绕影响教学有效性 的几个方面) 后测2 再授课 再观课 (录音/相) 教学再设计
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 希望研究解决(答)什么教学问题/困惑/关注? • 怎样安排合理、可行的工作程序、时间、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