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56 Views
人环奖十五周年回顾. “ 人 环 奖 ”. 全称: 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 简称 “ 人环奖 ” 由全国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持 由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捐赠并主办 是 “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学科专业 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 1992 年创立,历时 15 届,获奖人数达 630 人. 解读历史 — 设立. 社会背景 —— 实施 “ 科教兴国 ” 战略
E N D
“人 环 奖” • 全称: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 简称“人环奖” • 由全国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持 由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捐赠并主办 • 是“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 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 • 1992年创立,历时15届,获奖人数达630人
解读历史—设立 • 社会背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随后,国家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 经过改革开放至1992年设有暖通专业本科的院校,从原来的老8校一下子迅猛发展到33所院校,1978年以来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发展到上十所院校,形成了一个培养暖通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完整的体系。 • 但是没有一个与学科、行业发展相匹配的全国性奖学金。
解读历史—设立 • 企业背景 ——“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实践 • 北京清华人工环境工程公司:1989年成立,注册资金50万元,由清华大学空调专业的教师们创立,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科技服务社会和行业人才培养为己任 • 经营理念:为国节能 为民节资
解读历史—设立 • “人环奖”——学科专业奖学金宗旨 • 鼓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奋发成才 • 促进校际专业交流,提升学科教育水平 • 企业实践人才开发与培养,吸纳业内学子精英,共同为科技服务社会贡献才智
解读历史—设立 • “人环奖”——奖励对象与要求 • 奖励对象为全国各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前称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在校三年级的本科学生 • 各院校必须要已有一届本科毕业生才有推荐资格 • 有关院校每年推荐一名最优秀的学生 • 经统一考试评选后,确定名次、颁发奖学金和获奖证书
解读历史—人物 彦启森:清华大学暖通空调与制冷专业的创始人之一 时任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 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清华大学热能系空调教研组组长 清华人工环境公司首席顾问
解读历史—人物 江 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时任清华人工环境公司总工程师 陆致成 现任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同方人工环境公司董事长 时任清华人工环境公司总经理 清华大学热能系教授
十五年发展 • 多方支持 促进发展 • 国家建设部/国家教育部 • 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 • 各大院校 • 清华同方——持续承办
十五年发展 • 全国各校推荐,统一考试评选,确定获奖学生并颁奖 • 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与交流:拓宽学生知识面和社会实践能力 • 500名获奖者学有所成,活跃在节约能耗行业前沿,成为节能技术应用的中坚力量。——设计师、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教师等
解读数字—15年发展 • “人环奖”历届获奖情况
解读数字—15年发展 • 路遥知马力 • 学校/学生: • 奖励金额: • 企业直接投入:
解读数字—15年发展 • 路遥知马力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建设不断发展壮大 • 建筑环境领域人才队伍中持续注入新生力量 • “人环奖”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一致认同,蓬勃开展 • 同方人环拳拳之心一如初始 • 同方人环不断增加对“人环奖”的投入力度 • 同方人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解读数字—15年发展 • 同方人环承办 事业进步 • 1992-1996年 清华人工环境工程公司 • 1997-2000年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2001-2007年 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型企业 高科技上市公司 大型产业公司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齿轮:工科院校的象征 • 绿色:节能、环保的代表 • 圆环:团结与行动 • 环间文字:具体描述 “人环奖”标志:倡导人工环境领域的学子们,像齿轮一样高效协同运转,推动建筑节能事业不断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创造优良的室内空气品质的目的! • “人环奖”新起点
让我们共同为中国节能事业努力奋斗 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