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现代汉语语音学

现代汉语语音学. 主讲:孙玉卿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第七章 语流音变. A :我们今天去哪儿玩儿? B :你不是想去北京路吗? 思考:读这两个句子和读其中的一个一 个的字有什么区别?. 语流音变. 指一个一个音节在连续说出来的时候,形成语流,这时音节与音节之间、音素与音素之间就会相互发生影响,发生某些变化。 它属于 共时音变 现象。 主要包括:轻声、儿化、连读变调以及语气词 “ 啊 ” 的音变. 第一节 轻声. 在词或句子里,某些音节读得特别短特别轻,这就是轻声。 表现形式: 1. 有本调,只是在某些地方读轻声。

or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现代汉语语音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现代汉语语音学 主讲:孙玉卿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2. 第七章 语流音变 • A:我们今天去哪儿玩儿? • B:你不是想去北京路吗? • 思考:读这两个句子和读其中的一个一 • 个的字有什么区别?

  3. 语流音变 • 指一个一个音节在连续说出来的时候,形成语流,这时音节与音节之间、音素与音素之间就会相互发生影响,发生某些变化。 • 它属于共时音变现象。 • 主要包括:轻声、儿化、连读变调以及语气词 “啊” 的音变

  4. 第一节 轻声 • 在词或句子里,某些音节读得特别短特别轻,这就是轻声。 • 表现形式: • 1.有本调,只是在某些地方读轻声。 • 2.无所谓本调,永远读轻声。如: 了、的

  5. 轻声的调值 • 阴平+轻声[2] • 阳平+轻声[3] • 上声+轻声[4] • 去声+轻声[1] • 思考:“意思”、“豆腐”、“东西”这三个词 • 中的轻声音节的实际读音。

  6. 轻声词 • 轻声词有两类: • 1. 有较强的规律性,叫语法轻声词。如: • 语气词 助词 名词的后缀 • 名词、代词后的方位词,(来、去) • 动词、形容词后的趋向动词(起来) • 动词重叠、叠音名词的后一个音节 • 量词“个”,数词“一”,否定词“不”

  7. 轻声词 • 2.口语中常用的词汇轻声词,要求后一个音节读轻声。这只是习惯上的要求,书面中也可以不读轻声。如: • 比方 别扭 长处 凑合 • 麻烦 队伍 黄瓜 大夫 • 思考:这两类轻声词是否必须十分严格 • 地按要求读成轻声。

  8. 轻声的作用 • 1.部分词用非轻声与轻声的对立来区分词义。如: • 地下——地下 莲子——帘子 老子——老子 蛇头——舌头 • 2.部分词用非轻声与轻声的对立来区分词性。如: • 自然(名词)——自然(形容词) • 实在(形容词)——实在(副词) • 思考:对头——对头, 大意——大意

  9. 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10. 第二节 儿化 • “儿”音节与前面的音节相连,使前面音节的韵母带上了一个卷舌动作,并改变了韵母原有的音色,这种语音变化叫“儿化”。 • “儿化”了的音节叫““儿化音节”。 • 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叫“儿化韵” • 思考:“儿化韵” 与 “儿韵” 之间的关系

  11. “儿化”音变现象的作用 • 1.区别词性 • 盖——盖儿 画——画儿 • 错——错儿 亮——亮儿 • 2.区别词义 • 信——信儿 眼——眼儿 • 头——头儿 面——面儿 • 3.表示“小”或喜爱的感谢色彩 • 小刀儿 小兔儿 头发丝儿

  12. 儿化韵的语音规律 • 比较:hua —— huar • bei —— beir • ban —— banr • ben —— benr • fang —— fangr • deng —— dengr • ji —— jir

  13. 第三节 连读变调 • 声调的基本调值在音节连读时发生的变化叫连读变调。 • 一般由后一个音节声调影响了前一个音节的声调,关键是后一个音节的声调。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上声的变调 • “一”和“不”的变调 • 思考:有没有前一个音节的声调影响后一个音 • 节的声调,关键是前一个音节的声调。

  14. 上声的变调 • 1.上声+上声 • 35+214, 理想 美好 友好 水井 处理 • 35+35+214,展览馆 洗脸水 管理法 • 211+35+214,很美满 小老虎 好领导 • 思考:写演讲稿你也许懂 • 我想找你给我买五两好米酒

  15. 上声与非上声 • 211+阴平, 导师 主张 演出 曙光 • 211+阳平, 演员 语言 起航 理由 • 211+去声, 讲课 稳重 老练 鼓动 • 211+轻声, 奶奶 姐姐 姥姥 婶婶 • 椅子 本子 老实 尾巴 • 35+轻声, 走走 想想 洗洗 打手

  16. “一” 的变调 • 本调 55,一 第一 一组 三七二十一 • 变调 35+去声,一致 一样 一唱一和 • 变调51+非去声,一天 一般 一朝一夕 • 一来 一直 一言一行 • 一起 一早 一板一眼 • 变调为“轻声”,想一想 看一看 说一说

  17. “不” 的变调 • 本调51, 不 我绝不 要不…… • 变调35+去声,不去 不变 不上不下 • 本调51+非去声,不多 不吃 不高不低 • 不来 不和 不明不白 • 不冷 不久 不早不晚 • 变调为“轻声”,好不好 巴不得 来不及

  18. “啊”的变调 • 语气词“啊”一般用在句末或句中稍作停顿之处,受到前面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的影响,需要变读。 • 1.在 a o e i ü后,读“ya”——呀 • 2.在u(包括 ao iao)后,读“wa”——哇 • 3.在n 后,读“na”——哪 • 4.在 ng –i[] -i[]后,读 nga、za、ra, • 在儿韵和儿化韵之后也念“ra”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