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590 Views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良种繁育. 园林系 花卉园艺教研室 沈楠 Tel:13504900371 Qq:176903542 E-mail:shennan965@163.com. 绪论. 一、研究对象 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的种及品种 园林植物的观赏性状 园林植物的变异现象 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 方法. 园林植物的种类. 木本和草本 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 水生植物、陆地湿生植物、旱生植物 露地观赏植物、室内观赏植物 栽培观赏、鲜切花装饰观赏. 园林植物的种及品种. 种(分类学的基本单位)
E N D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良种繁育 园林系 花卉园艺教研室 沈楠 Tel:13504900371 Qq:176903542 E-mail:shennan965@163.com
绪论 一、研究对象 • 园林植物 • 园林植物的种及品种 • 园林植物的观赏性状 • 园林植物的变异现象 • 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 方法
园林植物的种类 木本和草本 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 水生植物、陆地湿生植物、旱生植物 露地观赏植物、室内观赏植物 栽培观赏、鲜切花装饰观赏
种(分类学的基本单位) • 品种(经济学单位) • 良种(繁育和应用材料)
二 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任务 1、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迅速扩大良种数量; 2、保持并不断提高良种种性,恢复已退化的优良品种; 3、保持并不断提高良种的生活力。
良种繁育是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与技术,在保持并不断提高良种种性、良种纯度与生活力的前提下迅速扩大良种数量的一套完整的种苗生产技术。良种繁育是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与技术,在保持并不断提高良种种性、良种纯度与生活力的前提下迅速扩大良种数量的一套完整的种苗生产技术。 良种繁育实际是育种的继续和扩大,是优良品种能够继续存在和不断提高质量的保证。所以它基本上属于育种学的范畴,同时它也是育种和生产之间的桥梁。
观赏性状 • 树形 • 枝干 • 叶(叶形、叶色) • 花(花型、花色、花径) • 果
生物学性状 • 展叶期、绿色持久期 • 开花期、开花期持久性 • 抗逆性(寒、旱、盐碱、病虫) • 耐修剪
生态习性 • 水生、湿生、旱生 • 抗旱、抗寒、耐高温 • 喜光、耐阴 • 盐碱地植物、酸性土植物
现代观赏植物育种的目标 • 花大色艳 花型丰满 • 抗逆性强 • 以栽培管理 适宜周年生产 • 便于应用
育种工作者的育种目标 • 现代社会文化主流和流行趋势 • 花文化内涵 • 引导消费 创出新意
三 育种程序 • 育种目标的制定 • 种质资源的掌握 • 育种技术的使用和优新品种选育 • 优良品种的繁殖栽培技术 • 优新品种的包装和推广
4. 现代花卉企业中的育种技术 育种目标的确定 种质资源的研究 花卉市场 育种技术的研究 产业化生产 品种试验 品种登录和品种保护 良种繁育
育种学—改良植物性状的技术 • 基本途径 • 引种 • 选种 • 育种
引种技术 选择技术 杂交技术 3.育种技术 常规技术: 非常规技术: 诱变育种技术 细胞及组织培养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4、良种繁育学—扩大优良品种数量的技术 • 常规技术 • 非常规技术
四、观赏植物育种工作发展概况 (一)我国现状 (二)我国花卉生产现状 (三)国际花卉育种现状 (四)国际花卉生产现状
(一)我国现状 1、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品种培育技术 3、品种选育和鉴定技术 4、综合育种措施
(二)我国花卉生产现状 1. 种质资源丰富,没有充分利用; 2. 育种技术全面,技术不配套; 3. 品种培育不足, 栽培技术跟不上; 4. 缺少品种保护制度; 5. 品种应用和推广。
重点花卉的育种系统 • 育种系统 育种系统是培育优良品种的技术体系,是品种培育的基础。其中包括: 种质资源特性的完整资料; 引种驯化过程中性状表现的详细记录; 杂交过程中亲本选配及子代表现的技术资料; 各种近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栽培养护及繁育推广的技术措施。
要想改变我国这种落后现状,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要想改变我国这种落后现状,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 结合引进优良品种,建立重点花卉的育种系统; • 引进高新技术,开展基因资源及转基因技术研究。
(三)国外观赏植物育种选育工作发展近况 • 突出以抗病性为中心的育种目标 • 重视品种资源的研究 • 重视育种新途径、新技术的研究 • 实行多学科协同作战的综合育种 • 采用现代化的研究分析手段 • 重视从文化上推销产品
我们的育种策略 • 改革名花走新路 • 改造洋花为中华 • 选拔野花进花园 • 花卉王国靠共建
四、学习和应用 • 基础知识 • 应用知识 •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