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539 Views
第十章. 华文教学的评定. 第一节 语言测试的原则. 一、 效 度. 效度就是看一种测验要测量什么和测量得是否准确。它有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内容效度和编制效度。 内容效度,就是说它包含了旨在测量的语言结构和技能的适量的样品。 编制效度,是说它只测量其旨在测量的内容,不测其他内容。. 二、信 度. 信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题信度,一是阅卷人信度。 试题信度是指一种测验的得分是否前后一致。例如,如果一种测验有两套平行试卷,同一个人连续两天做这两套试卷,而得分几乎相同,这种测试就具有试题信度。
E N D
第十章 华文教学的评定
第一节 语言测试的原则
一、效 度 • 效度就是看一种测验要测量什么和测量得是否准确。它有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内容效度和编制效度。 • 内容效度,就是说它包含了旨在测量的语言结构和技能的适量的样品。 • 编制效度,是说它只测量其旨在测量的内容,不测其他内容。
二、信 度 • 信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题信度,一是阅卷人信度。 • 试题信度是指一种测验的得分是否前后一致。例如,如果一种测验有两套平行试卷,同一个人连续两天做这两套试卷,而得分几乎相同,这种测试就具有试题信度。 • 阅卷人信度是指评阅同一试卷的不同评阅人的意见非常相近。阅卷人信度对任何一种测验都很重要。
三、实用性 • 教师应首先考虑所处的第二语言具体环境,然后再开始设计有效的、可靠的语言测验。 • 第一,设计这种新测验是否容易,低廉? • 第二,新的测验实施起来是否经济? • 第三,设计者还要考虑试题评分是否容易、经济。教师可能需要培训新的评阅技术,做这种评阅工作可能需要增加工资。 • 第四,如果测试结果难以解释,这种新的测试不会有多大用途。
多项选择测验和技能直接测验 客观评分法 主观评分法 容易设计 × √ 容易实施 √ × 容易评分 √ × 容易理解 × √ 效度高 × √ 信度高 √ ×
第二节 华文测试的内容
一、测验语言结构 • 完成句子/完形测验变体 这类问题要求学习者在语段中的空格处填上正确的语法结构。 • 释义和转换项目 这两种类型的题目可以覆盖很大范围的语法结构。为了限制可能的回答,需要提供释义的第一部分。
二、测验词汇 • 大规模匹配项目 这类题目给应试者许多词汇项目和相同数目的句子,每句中有一个词被去掉了,让他们选择合适的词填入空格。 • 词汇项目的语段替换 选一段没有用过的阅读材料,以此为基础设计词汇题目。在阅读材料之前,给学习者提供一串词或短语,让他们从阅读材料中找出与词或短语意义完全相同的部分。
三、测验阅读和听力 • 匹配和标记任务 阅读理解和听力测验都可使用这类题。 • 重排顺序题目 如果文章中的顺序十分重要,用这类题目最为合适。 • 完成句子 这类题目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类型的文章。 • 判断正误或无信息项目 正误判断题目使用很广泛,这里只讲如何用于不同类型的文章。 • 按指示完成任务 这类题目特别适合测验听力,可在语言实验室进行,也可以用来测验应试者的按照书面指示行事的能力。
四、写作测验 应该测验什么? 研究学习者用第二语言写作的好坏,与判断人们如何用母语写作一样,所关心的技能基本相同。主要有三大方面: 1.机械的写作技能:词句,标点符号,布局(分段,引语的使用等)。 2.内容:作者是否对要写的东西进行过思考?组织是否合乎逻辑?所用的语言形式和词汇对文章的功能是否合适(叙述,描写,议论等)? 3.判断:写作风格对写作目的或读者来说是否得体?其正式程度或非正式程度是否判断得正确?
写作测验的评分 如何才能提高写作测验中的阅卷人信度呢?在评阅之前都要把阅卷人召集在一起,研究写作题目,对每一个项目都要考虑以下几点: 1.题目属于哪种类型?是描写?还是议论?还是叙述? 2.根据第一项的情况,哪些评议特征和组织结构特征应该出现?文章应该如何组织? 3.阅卷人将期望读到什么内容?最基本的内容应是什么? 4.这种类型的写作应该具备哪些文体特征?不应该出现哪些文体特征?
五、口语测验 为什么要测验口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许多地区采用的语言教学法都以口头语言而不是文字语言为华语言的教学基础。 尽管测验口语能力比较困难,但大部分语言测验应该包含测验口语能力,因为这种测验能起到好的影响。如果语言测验中仍然不包含口语考试,人们就不会重视在课堂上培养口语能力。
测验口语的方法 1.朗读 朗读可以测验学习者的发音、语调、重读,设计和实施都比较容易,但也有缺点。 2.会话片断 这类问题适合于在语言实验室进行。目的是测验学习者用得体的第二语言在各种情景中主动讲话或回答别人的话。 3.视觉刺激材料 与听力测验一样,图画、地图、图表都可以用作口语测验的输入。 4.口语作文 给学习者一个题目,让他就题目讲几分钟(一个具体时间)。 5.面试 要求每一个学习者至少有10-15分钟与主考人谈话。可以用来测验学习者能否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语言。
口语能力测验应包括什么? 如果把以上五种测验口语的方法加以比较,我们发现: 语言 评分 信度 单独效度 可否在实验室进行 朗读 客观 √ × 可以 会话片断 客观 √ × 可以 视觉刺激材料 带主观性 ? × 可以 口语作文 主观 × × 可以 面试 主观 × √ 不可以
口语测验的评分 为减少口语测验评分中的主观性,评分人应事先做些准备工作,共同决定准确性和流利性各应占多大比重。如果用的是视觉刺激法或口语作文法,需要讨论决定学习者应该提供哪些信息,应该使用怎样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整个口语表达应该是如何组织的。 在此基础上,评分人还应设计出每个题目的评分标准。
第三节 主要的华文测试方法
一、成绩测试 • 成绩测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情况,成绩测验以某种语言教学大纲或大纲的一部分,或学习者学过的教科书中的某几章为基础。这种测验测量学习者对所教授课程学习得如何。 • 还有一种进步测试,跟成绩测试类似,只不过范围窄一些,内容更集中一些。
二、学能测试 • 这种测试在于了解学生学习华文的潜在能力,包括辨音能力、解释语法现象的能力、听觉能力、归纳学习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智商等。
三、诊断性测试 • 这种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某一具体内容或语言知识中的弱点和困难,以便在教学中采取补救措施。这种测试不受教学进度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这样可以尽早发现学生的问题。诊断性测试常以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为基础,例如: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有困难,那么就可以通过诊断性测试找出哪些学生在哪几个声调上有困难以及有什么困难,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四、分班测试 • 目的在于妥善的将学生按语言能力编班、分组。这种测试的目的只有一个,但测试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听写、面试、语法测验等。
五、能力测试 • 即测验华文学习者的“语言运用”也就是语言交际能力。 • 能力测试是通过特定的语言项目的测验来推测学生华语能力的方法。它不以学生的学历和教科书为依据。 • 水平测验不以任何教学大纲或教科书为基础。这种测验的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在某个时期内的综合语言水平。 • 针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就属于能力测试。
一、常模参照测试 • 目的在于显示学生语言能力的差异,因此,学生的考分是拉开的,分为优、良、中、差等级别。每个人均考试成绩跟其他人比较,分数最高的人就是优胜者,托福考试就是常模参照测试。
二、标准参照测试 • 参加标准参照测试的学生,其成绩不跟其他学生比较,而只跟所规定的标准比较。只要达到了标准,就可以得满分。如果都达到了标准,都可以得满分,这说明所学内容都掌握了,但在常模参照测试中,如果每个学生都得了满分,他们之间没有区别,那就是一次失败的测试。成绩测试和诊断性测试一般属于标准参照测试。
一、分立式测试 • 使用不同的语言项目分别检查学生的不同的技能或知识,如某个单词或某句子结构,汉语考试中的填空、完成句子等项目就是分立式试题。 • 理论基础是:语言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主要是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包含听、说、读、写等不同技能;这些要素可以分别测试。 • 含有多种选择项目的测试都是分立式测试。
二、综合性测试 • 全面地检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 理论基础是: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语言技能。例如:在会话中,同时使用听和说两种技能;在课堂上听课,同时使用听和写(记笔记)两种技能。 • 完形测试、阅读理解、作文、口试、听力理解和听写都是综合性测试,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的综合。
口 试 步 骤 准备活动 级别检查 细 察 结 束
思 考 题 效度与信度有什么关系? 好的语言测试一般有那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