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58 Views
在与时俱进中坚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 党的性质与指导思想 欧晓明 2009.09.22. 党的性质就是指一个政党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它的 阶级属性 、 世界观 和所代表的 阶级利益 的统一,也就是他区别于其他政党、政治团体的本质的特征。. 一、经典作家对党的性质的论述. 一方面,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E N D
在与时俱进中坚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统一——党的性质与指导思想 欧晓明 2009.09.22
党的性质就是指一个政党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它的阶级属性、世界观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统一,也就是他区别于其他政党、政治团体的本质的特征。党的性质就是指一个政党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它的阶级属性、世界观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统一,也就是他区别于其他政党、政治团体的本质的特征。
一、经典作家对党的性质的论述 • 一方面,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一个先锋队 两个先锋队 中国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终目标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一个代表 “三个代表” 十七大党章对党的性质的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 1、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来看,他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
(2)、我党成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指导思想。(2)、我党成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指导思想。 毛泽东 李大钊 陈公博 周佛海 张国焘
(3)党成立后领导了多次工人运动,工人运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党成立后领导了多次工人运动,工人运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
1921年7月23日—8月初中共“一大” • 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 1922年1月-3月香港海员工人大罢工 • 1922年9月14-18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 1922年10月23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25天) • 1923年2月4-9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1925年5月五卅运动 • 1925年6月省港工人大罢工(持续时间最长,16个月) • 1926年——1927年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2、从建国后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以后,仍然坚持的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2、从建国后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以后,仍然坚持的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 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区别 • 经济学角度: • 越穷越好小康之家越多越好 • 法学角度: • 法律体系之外法律体系之内 • 政治学角度: • 颠覆反颠覆 • 党的建设角度: • 非法、秘密结社等公开、合法
3、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面临更多新情况的形势下,仍然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3、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面临更多新情况的形势下,仍然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小结:“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三、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1、首先这是由我们党代表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决定的 • 2、其次,是由我们党的党员组成状况决定的。 • 驳斥:“全民党”的说法
四、把“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性质明确表述出来,极大的丰富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也为党的性质做出了新的诠释。四、把“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性质明确表述出来,极大的丰富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也为党的性质做出了新的诠释。 • 1、“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 和谐社会的三个维度: • 人与人的和谐(调整阶层矛盾、建立诚信机制) • 人与国家的和谐(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 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2、工人阶级的内涵发生变化,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知识分子地位、城市化、对农民工的关注)2、工人阶级的内涵发生变化,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知识分子地位、城市化、对农民工的关注) • 3、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 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和人民的选择 •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 六、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要求 • 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党的指导思想 • 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 • 防止三种态度:过时论、学派论、教条主义 • 两个毫不含糊: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解决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 2、“革命”——“改革”——“创新”——”发展”
A • 一、选择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相结合的产物。 • A、中国工人运动 B、中国革命运动 C、中国农民起义 D、中国改良运动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7月,地点是。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党的 大上写入党章的。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 4、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是 • A、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C、香港海员工人大罢工 D、省港工人大罢工 B C D
B •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A、中国各族人民的先锋队 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C、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先锋队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先锋队 • 6、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之一的是。 •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C、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经济发展的要求 • 7、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标准,下列不属于判断标准的是。 • A、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B、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C、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党员的组成是不是绝大部分来自工人阶级 D D
B • 8、中国共产党不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唯心主义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9、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 A、党的领导 B、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 • A、社会主义 B、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共同富裕 A C
二、是非题 • 1、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立场没有变。 • 2、吸收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 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4、吸收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更好的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5、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5、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 6、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 7、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并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党”。 • 8、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和人民的选择。 • 9、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10、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的,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征
三、简答 • 1、十七大党章对党的性质是如何表述的? • 四、论述 • 试论述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