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158 Views
土石流的成因與預防. 忠三組 羅美仙 蔡于萱. 目錄. ● 概述 ●發生前徵兆 ●需具備要素 ●成因 ●預防 ●資料來源. 概述. ( 一 ). 定義 土石流系指 泥、沙、礫 及 巨石 等物質 與水之混合物 ,受重力作用所產生之流動體。 ( 二 ). 型態 ● 泥流型 : 泥沙 為主,流速約為 2~20m/s ( 公尺 / 秒 ) ● 礫石型 : 礫石 為主,流速約為 3~10m/s ( 三 ). 特徵 ● 流速快、泥沙濃度高、沖蝕力強、衝擊力大. 發生前徵兆.
E N D
土石流的成因與預防 忠三組 羅美仙 蔡于萱
目錄 ●概述 ●發生前徵兆 ●需具備要素 ●成因 ●預防 ●資料來源
概述 (一).定義 土石流系指泥、沙、礫及巨石等物質與水之混合物,受重力作用所產生之流動體。 (二).型態 ● 泥流型: 泥沙為主,流速約為2~20m/s(公尺/秒) ● 礫石型: 礫石為主,流速約為3~10m/s (三).特徵 ● 流速快、泥沙濃度高、沖蝕力強、衝擊力大
發生前徵兆 ● 構成「三多」,雨量多、土石多、坡度多 例: ○ 附近有山崩或土石流發生 ○ 野溪流量突然增加 ○ 泉水停止
需具備要素 ● 坡度夠大: 提供流動的能量 ● 土砂夠多: 提供土石流的原料 ● 雨水夠多: 土石“流”當然需要有水來混合
成因 發生基本條件: ● 豐富的堆積物: 鬆散土沙提供形成土石流所需固態物質 ● 充足之水份: 降低土石流內固態物質的摩擦力,促使固 態物質易於流動 ● 足夠的坡度: 供給土石流流動之動力,使土石流克服摩擦力後繼續向低處流動
預防 ● 山高水急的台灣要預防土石流的發生是不容易的事,但卻有一些方法可以減少土石流的危害 ● 當發生時,因主要的移動力是泥土的下滑力造成,所以 力很大,常會把房屋或其他建築物沖倒,造成居民傷亡,所 以房屋最好不要蓋在山坡邊緣土石堆積很厚的地區 ●破解迷思~ 土石流不能完全歸咎於檳榔等植物的淺根 性,而是要注意,當初為了要種植物,砍伐原植物,已經破壞坡面穩定,但如果能配合水土保持,還是可以降低崩塌的機率。
資料來源 書本: 土石流防災歷年成果專輯 發行人: 吳龍輝 網址: http://tw.wrs.yahoo.com/_ylt=A3eg86zMJjdLBTABRFhr 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debris_flow/page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