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11 Views
第二讲 精神病常见症状. 早期发现. 防止意外. 评估预后. 了解症状 的意义. 确定诊断. 判断疗效. 如何获取症状. 诊断精神疾病尚缺乏有效的生物学指标 观其言行,了解内心感受 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 —— 原发与继发 动态观察. 精神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 认知: 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智力、自知力、定向力等 情感: 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 意志行为: 低级意志和高级意志. 知. 意. 情. 错觉与幻觉. 错觉:歪曲的知觉 幻觉:虚幻的知觉 —— 无中生有. 幻觉. * 幻听. 幻视. 幻嗅. 幻味. 幻触.
E N D
早期发现 防止意外 评估预后 了解症状 的意义 确定诊断 判断疗效
如何获取症状 • 诊断精神疾病尚缺乏有效的生物学指标 • 观其言行,了解内心感受 • 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原发与继发 • 动态观察
精神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 • 认知: 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智力、自知力、定向力等 • 情感: 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 • 意志行为: 低级意志和高级意志 知 意 情
错觉与幻觉 • 错觉:歪曲的知觉 • 幻觉:虚幻的知觉——无中生有 幻觉 *幻听 幻视 幻嗅 幻味 幻触
幻听 机械性幻听 言语性幻听 评论性 命令性 思维鸣响 (思维化声) 检查言语性幻听时,应询问:幻听的来源(体内还是体外)、说话者的性别、人数、与患者的关系,声音的内容,出现的频率,以及患者的内心感受等信息。
命令性幻听的特点 • 突然出现 • 常带有威胁性 • 病人对其指令绝对服从 建议:最好送病人住院治疗
妄想 • 一种病理的信念,病与非病的分水岭 • 妄想的三大特点: • 歪曲事实,甚至荒谬离奇 • 坚信不移,无法说服 • 个人独有,连最亲近的人也无法理解
关系妄想 被害妄想 夸大妄想 影响妄想 罪恶妄想 嫉妒妄想 钟情妄想 疑病妄想 内心被揭露感 被窃妄想 常见的妄想类型
自知力——对自己疾病的判断能力 包括三个层次: • 认识到自己的症状不是客观事实 • 是由于精神疾病所至 • 需要治疗
自知力的临床意义 • 自知力不是用来判断患者言行的“对”与“错” • 自知力是病情变化的晴雨表 • 一般精神症状消失在前,自知力恢复在后 红色曲线代表症状的严重程度 白色曲线代表自知力丧失的程度
“临床痊愈”的标准—— • 精神病症状全部消失 • 自知力完全恢复
自知力要横向评定,要让病人对所有症状都能客观认识自知力要横向评定,要让病人对所有症状都能客观认识 自知力要纵向评定,要对现在和以往的病情都能认识 如何促进自知力恢复? 症状 幻觉 妄想 思维障碍 行为紊乱 …… 病程 时间1 时间2 时间3
识别“假批判” • 谎称自己“有病”,以达到减药或出院的目的 • 对策: • 深入了解内心感受 • 观察其对治疗的态度 • 反复追问
对精神病性症状的理解 • 猜疑与妄想 • 自知力缺乏与心理抵触 • 必须要尊重专业医生的判断 • 多方听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