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油封接著技術分享 加工技術部/薄膜產業技術組 報告者:林志諺 98 年 7 月 28 日

油封接著技術分享 加工技術部/薄膜產業技術組 報告者:林志諺 98 年 7 月 28 日. 被著物A. 接著劑. 被著物B. 何謂「接著劑」. ASTM 定義:能利用對各種材料表面的附著力量而使「相同」或「不相同」的材料結合在一起的物質,稱為「接著劑」。 CNS5345 定義:可使「兩界面」互相黏著之物質稱為「接著劑」。 註: 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CNS: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 接著力.

ora-ramirez
Download Presentation

油封接著技術分享 加工技術部/薄膜產業技術組 報告者:林志諺 98 年 7 月 28 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油封接著技術分享 加工技術部/薄膜產業技術組 報告者:林志諺 98年7月28日

  2. 被著物A 接著劑 被著物B 何謂「接著劑」 • ASTM定義:能利用對各種材料表面的附著力量而使「相同」或「不相同」的材料結合在一起的物質,稱為「接著劑」。 • CNS5345定義:可使「兩界面」互相黏著之物質稱為「接著劑」。 註: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CNS: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

  3. 接著力 • 接著作用(adhesion界面結合狀態):兩被著物其界面藉由與接著劑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結合現象。 • 內聚作用(cohesion物質內部結合狀態):被著物或接著劑本身其分子結構向內凝集的現象。 Adhesion Cohesion 被著物A 接著劑 被著物B

  4. 接著過程 • 接潤溼(wetting) • 著接著力產生 1.化學鍵 2.分子間的作用力 3.界面靜電引力及機械作用力

  5. 接著過程-著 • 化學鍵結力(主價鍵)→鍵能最強

  6. 接著過程-著 註:配向力,誘發力及分散力三者合稱為凡得瓦爾力(VAN DER WAALS),屬於二次結合力。 • 分子間的作用力(次價鍵力)→接著力最主要來源

  7. 接著過程-著 • 分子間的作用力(次價鍵力)→接著力最主要來源 • 結合力的距離與強度 • 環氧樹脂和金屬之間的氫鍵示意圖

  8. 接著過程-著 • 界面靜電引力 1.金屬與非金屬材料(包括高分子接著劑)密切接觸時,界面兩側產生接觸電勢,並形成雙電層產生靜電引力。 2.除金屬、非金屬外,一切具有電子供給體和電子接受。 • 機械作用力 1.並非產生接著力主要的因素,而是增加接著效果的一種方法。 2.本質是摩擦力。

  9. 矽利康 膠系 標準壓克力膠系 改良壓克力膠系 較硬 較軟 較硬 較軟 使用於矽利康表 面 使用於多種表面 使用於高能量表 面 使用於多種表面 高達260度C以上 < 90度C 高達230度C 150度C 較差的抗化學性抗UV 抗老化性 相當好的 抗化學性 抗UV 抗老化性 相當好的 抗化學性 抗UV 抗老化性 好的抗化學性 抗UV 老化性 接著劑種類 橡膠系

  10. 接著劑種類 • 單液型、二液型、水分散型 • 熱烤硬化型、濕氣硬化型 • 水溶性接著劑: • 尿素甲醛樹脂(UF Resin) • 酚-甲醛樹脂(PF- Resin) • 三聚氰胺-甲醛樹脂(MF- Resin) • 溶劑型接著劑: • 聚氨酯樹脂(PU) • 氯丁二烯橡膠(CR) • 壓克力樹脂(Acrylics) • 乳膠型接著劑: • 聚醋酸乙烯樹脂(PVAC) • 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EVA) • 壓克力樹脂(Acrylics) • 聚氨酯水性分散液(PUD) • 無溶劑型接著劑: • 瞬間接著劑(Cyanoacrylate Adhesives) • 環氧樹脂接著劑(Epoxy Resin) • 熱熔膠接著劑(Hot Melt Adhesives) • 感壓性接著劑(PSA)

  11. 硬化關鍵條件 • 硬化溫度:黏接強度隨著固化溫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溫度過高會導致過硬化而膠層變脆,導致黏接強度大幅降低。 • 硬化壓力:在硬化過程中增加壓力,可以確保黏著劑與被黏著材緊密的接觸,有利於擴散、滲透、排除揮發物。一定範圍內黏著強度隨壓力增加而提高,但壓力增加至一定值後剪切強度開始下降,導致溢膠過多而造成缺膠所引起的。 • 硬化時間:足夠的硬化時間才可使黏著劑的硬化反應完全,若硬化不完全,則黏著強度會降低。 • 後硬化:後硬化對於提高膠接質量有重要作用,經後硬化處理將可減小內應力,增加黏接強度與耐久性。

  12. 矽烷類接著劑

  13. 單液熱固型接著劑 • A-stage (A-階段):是屬於單體類小分子的結構。 • B-stage (B-階段):當其逐漸硬化(curing)後,小分子便互相結合形成線型及部份分枝之結構,但此時材料仍未達到其凝膠點(Gel Point)。 • C-stage (C-階段):當溫度超過凝膠點,聚合反應將會繼續發生,線性及分枝狀的分子便互相結合形成網狀的結構,直至完全硬化為止,它是一種高密度的組織,已無法再繼續反應了。

  14. 氟素橡膠 接著 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