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技術與政治性

技術與政治性. 第三組 9922135 翁唯軒 9841027 王岑如. 何為技術?. ─── 人類面對生活問題而發展出來的技能、知識、器物、系統、價值觀 …… 等綜合呈現。. 汽車旅遊. 公路系統. 只有“一種”生活方式. 汽車. 賽車 比賽. 停車場. 交通安全法規. 安全座椅. 技術深入人類精神與物質社會. 對外:支配環境條件配置 對 內:內化形成生活方式 展現控制權力. 技術有內在政治性嗎 ?. 技術與某種權威、政治有某種程度之 契合 核能 發電:威權、集權 太陽能發電:民主、自由. 技術、政治、社會. 技術的社會決定論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技術與政治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技術與政治性 第三組 9922135 翁唯軒 9841027 王岑如

  2. 何為技術? ─── 人類面對生活問題而發展出來的技能、知識、器物、系統、價值觀……等綜合呈現。

  3. 汽車旅遊 公路系統 只有“一種”生活方式 汽車 賽車比賽 停車場 交通安全法規 安全座椅

  4. 技術深入人類精神與物質社會 • 對外:支配環境條件配置 • 對內:內化形成生活方式 展現控制權力

  5. 技術有內在政治性嗎? • 技術與某種權威、政治有某種程度之契合 • 核能發電:威權、集權 太陽能發電:民主、自由

  6. 技術、政治、社會 • 技術的社會決定論 • 技術決定論 • 技術政治論

  7. 技術的社會決定論 • 強調各種社會因素與權力模式的交互作用 • 忽略技術本身的多樣與異同

  8. 技術決定論 • 技術本身即有內在動力,無需透過任何力量作用 • 技術主導社會發展軸向

  9. 技術政治論 • 技術的社會決定論之補充 • 統觀各社會權力、技術系統運作、技術規範與人們的對應方式……等 正視技術本質

  10. 技術的安排存在社會秩序 • 1920年代~1970年代紐約重量級建築師 ── 摩西斯 • 公園大道、低架橋 種族歧視

  11. 技術變革真只是為了進步?自由? • 建築史、都市計畫史、公共建築史 • 存在某種政治目的 • 支配他人 強化權威、特權

  12. 技術「進步」的導向 利益某種特定政治、經濟權力 • 番茄採收機:新品種番茄、電眼、機械化、大量採收 • 大農經濟、資本主義

  13. 人類與技術的政治性 • 選擇權:Yes or No • 如何設計、配置、發展技術 • 例如:大眾運輸系統、工業自動化、水利計畫

  14. 天生的政治技術物 • 某些技術內存某種政治性格 • 恩格斯《論權威》 ── 現代工業 威權主義 ── 蒸汽機的權威控制(專橫的權威) • 權威與服從關係形成 • 威權得不可避免來自人們對技術之追求

  15. 錢德勒《看得見的手》 • 技術系統之建設與日常運作,需特定的社會形式發展以支持 • 專業管理、大規模、中央集權式、階層嚴明之組織 • 技術系統「需求」這樣的人群關係

  16. 技術運行形成某種特定政治傾向的生活模式 • 看不到其他道德與政治方面的思考 • 技術與政治性格形成固定的社會結構 對外:支配環境條件配置 對內:內化形成生活方式

  17. 台灣鹽業的機械化過程

  18. 台灣的傳統曬鹽模式 • 集中西部 • 淺滷薄曬 • 勞力密集

  19. 機械化起源 • 50年代白傑爾博士的構想 收鹽機將鹽掃成長龍 人工產鹽裝進輸送帶 換行重複 漏斗機接入車廂 符合台灣環境

  20. 法國機械化的移植與排斥 • 移植---引進機械,改變鹽田結構 • 排斥---位外國環境設計的機械無法適應台灣 環境 • 折衷---發明允定號 • 成效---比人工還不如

  21. 鹽業機械化的政治性 • 真實影響---機械取代人力,減少工作機會 • 陰謀論---節省財主人事支出,削弱勞工權利, 加速鹽村人口老化 • 反思---機械化是否「適合」台灣

  22. 台灣4G網路 LTE,WiMAX之爭

  23. 4G行動寬頻規格戰 • 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 LTE--- (Long Term Evolution)=Super 3G

  24. WiMax • 1.理論值: 能在 112.6 公里的範圍內,以 70 Mbps 的速率傳輸。 • 2.可做為寬頻存取提供電纜或數位用戶迴路(DSL)的無線替代方案。 • 4.WiMAX是來自IP的技術

  25. LTE 1.理論值: LTE估計最高下載速率100Mbps與上傳50Mbps以上 2.LTE的移動能力比WiMAX先進 3.LTE是從移動無線通信技術衍生而來

  26. 後台的推手 WiMAX intel Google Time Warner Cable Cisco 都不是電信營運商 LTE 美國 Verizon 日本 KDDI 歐洲Vodafone 電信運營商

  27. 兩大強權相爭 LTE 雖然起步比WiMAX慢,但挾著升級方便及「眾多電信大佬支持」的優勢快速崛起,於2010年逼使intel放棄自己制定的4G規格 WiMAX 原本由intel在2002年大力推動,可視為固網向行動通訊進軍的一支尖兵,卻在2010年隨著intel解散其實驗室而失去競爭力

  28. 發展4G,政府力推選錯邊 • 台灣代工廠與intel緊密的關係使政府與企業全力發展WiMAX,加上台灣動員官方與學界的力量,在2008年達到最高峰。 • 但隨著技術不夠成熟以及金融海嘯後,LTE快速獲得全球電信營運商的支持。LTE只需透過現有的3G線路升級至4G即可;相對於WiMAX只要佈署不全,就完全沒用的窘境,可說是佔盡便宜,也使台灣WiMAX產業在intel宣布解散後面臨尷尬的處境

  29. 技術上的失敗原因 • 技術本質上LTE適用於影音傳送、網路電話等即時的串流服務;WiMAX專擅的是連網使用 • 成本問題上佈建WiMAX成本來自於基地台與光纖網路,並非剛踏進無線電信領域的營運商所負擔得起

  30. 情勢上的失敗原因 • 強龍不壓地頭蛇---intel想跨足移動通訊領域分一杯羹,卻慘遭既得利益者的聯合抵制 • 隔行如隔山 WiMAX─政府力量推動 VS LET市場壟斷者

  31. 其它產業機械化成功的例子,該如何解釋? 小疑惑 台灣鹽業環境不適合威權式、資本主義? • 台灣鹽業機械化的失敗與「技術有無政治性格」有何關聯? ─── 作者想表達的立場是? • 這是一個適當的本土例子嗎? WTO開放 大量進口便宜的鹽 台灣人工的鹽業停止生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