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71 Views
中药调剂学. 宁波经贸 药学组 姜辉.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苦参 白鲜皮 秦皮 鸦胆子. 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芩. 性状: 呈圆锥形,扭曲,长 8 ~ 25cm ,直径 1 ~ 3cm 。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气微,味苦。. 功效: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 咳嗽 ,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疗疮。 用量: 6~15g.
E N D
中药调剂学 宁波经贸 药学组 姜辉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苦参 白鲜皮 秦皮 鸦胆子 清热燥湿药
性状: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气微,味苦。性状: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气微,味苦。 功效: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疗疮。 用量:6~15g 黄芩:别名 腐肠、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元芩、土金茶根
性状:根茎多集聚成簇,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有的节间表面光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面多残留褐色鳞叶、茎和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性状:根茎多集聚成簇,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有的节间表面光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面多残留褐色鳞叶、茎和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牙痛、痈肿疔疮。 用量:1.5~6g 黄连:别名 川连 云连
性状:关黄柏树皮呈板片状,栓皮已大部刨去,厚1.5~4mm。外表面绿黄色,有不规则纵脊和沟纹;内表面灰黄色。质坚韧,折断面呈刺片状,鲜黄色,纤维层可成片剥离。微有香气,味极苦,有粘性。性状:关黄柏树皮呈板片状,栓皮已大部刨去,厚1.5~4mm。外表面绿黄色,有不规则纵脊和沟纹;内表面灰黄色。质坚韧,折断面呈刺片状,鲜黄色,纤维层可成片剥离。微有香气,味极苦,有粘性。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 用量:3~12g 黄柏:别名 川柏 黄檗
龙胆草:别名 胆草 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有多数细长的根。根细长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略扭曲;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用量:3~9g
性状:性状根圆柱形,下部常分叉,长10~20cm,直径1~2.5cm。表面棕黄色至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线形皮孔。栓皮薄,常破裂外卷,脱落处显黄色。质坚韧,断面粗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极苦性状:性状根圆柱形,下部常分叉,长10~20cm,直径1~2.5cm。表面棕黄色至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线形皮孔。栓皮薄,常破裂外卷,脱落处显黄色。质坚韧,断面粗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极苦 功效: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用量:3~15g 苦参:别名 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
白鲜皮:别名 白先皮、北鲜皮、山牡丹 性状:本品呈卷筒状,长5~15cm,直径1~2cm,厚0.2~0.5cm。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棱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瘌,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用量:3~9g
秦皮:别名 北秦皮 性状:性状 树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厚1.5~3mm。外表面灰褐色,散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骱表面淡棕色或红棕色。质坚韧,断面纤维状,易层状剥离。无臭,味苦。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用量:3~15g
鸦胆子:别名 老鸦胆、鸭蛋子、雅旦子 性状:呈椭圆形而两端略尖,长6~10mm,宽4~7mm.表面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的网状皱纹,网眼呈不规则的多角形,两侧有明显的棱线,底端有凹陷的果柄痕。果皮坚而脆,种子卵形类白色,表面具突起的网纹,较尖的一端呈鸟嘴形,富油性 功效: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用量:内服每次10~15粒(小儿每岁1粒),用桂圆肉包裹或入胶囊服。外用去壳,捣烂涂患处。有刺激性,注意正常皮肤与黏膜。
作业 1.掌握清热燥湿药的适用范围。 2.掌握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性状 3.熟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的功效 4.了解其余清热燥湿药的性状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