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广东药学院护理学院 临床护理学教研室. 学习目标. 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护理措施。 掌握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护理措施 。 熟悉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要点。 熟悉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治疗要点。 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了解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了解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一般检查 颅神经检查 运动检查 反射检查. 婴幼儿做腰椎穿刺以第 4 、 5 腰椎间隙为宜. 出生时已存在、终身不消失的反射 角膜发射 瞳孔发射

oll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广东药学院护理学院 临床护理学教研室

  2. 学习目标 • 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护理措施。 • 掌握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护理措施。 • 熟悉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要点。 • 熟悉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治疗要点。 • 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 了解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 了解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3. 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4. 一般检查 • 颅神经检查 • 运动检查 • 反射检查 婴幼儿做腰椎穿刺以第4、5腰椎间隙为宜

  5. 出生时已存在、终身不消失的反射 • 角膜发射 • 瞳孔发射 • 结膜反射 • 吞咽反射

  6. 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 觅食反射 • 拥抱反射 • 握持反射 • 吸吮反射

  7. 出生时不存在、以后出现并终身不消失的反射 • 腹壁反射 • 提睾反射

  8. 病理反射 戈登征 奥本海姆征 巴彬斯基征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克匿格征 布鲁津斯基征 2岁以内巴彬斯基征阳性可为生理现象。 3~4个月以内的婴儿,脑膜刺激征阳性一般无临床意义。

  9. 化脓性脑膜炎

  10. 概述 •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可以出现在任何季节,特别是冬季。 • 本病的病死率为5%~15%,存活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11. 病因 • 新生儿----大肠杆菌、金葡菌 • 3月~3岁----流感嗜血杆菌 • 年长儿----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12. 入侵途径 • 上呼吸道 • 皮肤 • 胃肠粘膜 • 脐部 • 颅骨骨折 • 皮肤窦道

  13. 1.典型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 颅内压增高症 脑膜刺激征 临床表现

  14. 临床表现 2.非典型表现:3月以下患儿起病隐匿 • 体温可升高或降低 • 前囟饱满、头围增大、颅骨缝裂开 • 不典型惊厥发作 • 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15. 并发症 • 硬脑膜下积液 • 脑室管膜炎 • 脑积水 • 脑实质或颅神经损伤如肢体瘫痪、眼球运动障碍、耳聋、失明

  16. 硬脑膜下积液 • 最常见的并发症 • 主要发生于婴儿,4~6月多见,1岁后很少见 • 临床特点:经治疗临床表现不见好转,甚至逐渐加重 • 诊断方法 • 诊断性穿刺 • 颅骨透照试验

  17. 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18. 治疗要点 1、抗生素治疗 • 治疗原则:尽早、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 • 选药原则:致病菌敏感,CSF内浓度高,副作用小 • 常见病原菌选药: • 首选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 • 病原菌明确者应参照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 疗程: • 流感杆菌脑膜炎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10~14 天 • 脑膜炎双球菌者7天 • 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应达21天或更长

  19. 治疗要点 2、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地塞米松0.6mg/(kg·d),连用2~3天 3、并发症的治疗 • 硬膜下积液----穿刺放液 • 脑室管膜炎----侧脑室穿刺引流并注药 • 脑积水----脑脊液分流手术

  20.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 •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 有受伤的危险 与惊厥发作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机体消耗增多有关。

  21. 护理措施 • 维持正常体温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防止外伤、意外 • 保证足够营养供应 • 健康教育

  22. 安全保障 • 协助其将患儿头偏向向一侧 • 口腔保护以免舌咬伤 • 拉好床挡,避免躁动及惊厥时受伤或坠床 •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 必要时应给予镇静剂

  23. 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24. 概述 •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炎症,可由多种病毒引起。 • 根据累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 • 本病的病程多具有自限性。

  25. 病因 • 80%以上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轮状病毒等),其次为虫媒病毒(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蜱传播脑炎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 不同病毒所致脑炎有不同的发病季节、地域、动物接触史等 。

  26. 临床表现 多呈急性起病,病情的轻重与病变部位有关 1. 病毒性脑膜炎 常有烦躁不安,易激惹 较少发生严重意识障碍、惊厥

  27. 临床表现 2.病毒性脑炎 • 前驱症状:急性全身感染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惊厥 • 意识障碍 • 颅内压增高 • 运动功能障碍 • 精神障碍 • 病程:一般2~3周

  28. 脑脊液检查 病毒学检查 脑电图 脑脊液检查结果 压力正常或增高 外观清亮 白细胞总数增多,早期以多核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轻度升高 糖及氯化物正常 辅助检查

  29. 治疗要点 • 支持治疗与对症治疗 • 抗病毒治疗

  30.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 • 急性意识障碍 与脑实质炎症有关。 • 躯体移动障碍 与昏迷、瘫痪有关。 • 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31. 护理措施 • 及时给予降温处理 • 积极促进功能恢复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健康教育

  32. 发热护理 • 监测体温 • 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 • 降温处理 • 保持病室的安静,避免光线过强的刺激 • 采取舒适的体位

  33. 积极促进功能恢复 1.细心的生活护理 2.按医瞩给予促进脑功能药物 3.恢复肢体功能

  34.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