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16 Views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壳聚糖包被磁性 - 荧光复合 粒子的研究. 学生姓名:刘少君 指导教师:张黎明教授 2007 年 6 月 16 日. 一、选题意义. 磁性纳米粒子 — 靶向 具有超顺磁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能迅速进行靶向迁移,利用它们可快速有效地进行靶向载药分析、免疫分析或将细胞分离,具有特异性高、分离快、重现性好等特点。. 量子点 –– 荧光标记 量子点可以经反复多次激发,不容易发生荧光猝灭。 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分布 ,而发射光谱峰窄且对称分布。在同一波长光激发下,可发射绿色→黄色→橙色→橙红色的荧光。.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E N D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壳聚糖包被磁性-荧光复合 粒子的研究 学生姓名:刘少君 指导教师:张黎明教授 2007年6月16日
一、选题意义 • 磁性纳米粒子—靶向 具有超顺磁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能迅速进行靶向迁移,利用它们可快速有效地进行靶向载药分析、免疫分析或将细胞分离,具有特异性高、分离快、重现性好等特点。 • 量子点 ––荧光标记 量子点可以经反复多次激发,不容易发生荧光猝灭。 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分布 ,而发射光谱峰窄且对称分布。在同一波长光激发下,可发射绿色→黄色→橙色→橙红色的荧光。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 磁性-荧光多功能复合微球: • 将量子点与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利用高分子包埋,制成具有荧光标记性能的磁性纳米微球。 • 用途: • 1.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能迅速迁移,具有靶向磁性效应。 • 2.可克服外界环境对发光试剂的影响(如猝灭作用等),增加发光试剂的稳定性;减少荧光分子的泄漏。 • 3.标记了荧光分子,可以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的不同组织中微球的分布,以考察微球的靶向性等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XiaHong等已将CdTe量子点与聚合物以layer-by-layer的自组装形式与Fe3O4磁性纳米粒子合成磁性荧光纳米复合粒子—Fe3O4对CdTe有猝灭作用。 • Jia Guo等合成聚异丙烯酰胺包被磁性荧光纳米复合粒子Fe3O4@ SiO2 @ CdTe --直接用SiO2 包覆CdTe,需在PH=7下加入Cd2+ 使量子点带正电,吸引至带负电的Fe3O4@ SiO2上,后还需除去多余的Cd2+ ,步骤繁琐且溶解性差。
三、研究方案及创新之处 • 在Fe3O4外层包覆SiO2,可以减少Fe3O4对CdTe的猝灭作用。 • 用具有生物相容性 、生物可降解性以及无毒副作用的羧甲基壳聚糖包被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粒子,能更好地与药物分子结合,提高药效。
实验目的:制备具有磁性和荧光的多功能复合微球实验目的:制备具有磁性和荧光的多功能复合微球 实验设计 图1 实验原理图
实验主要内容 1、Fe3O4、量子点CdTe的制备 2、Fe3O4@SiO2复合粒子的制备 3、羧甲基壳聚糖的酸化(CMCH) 4、Fe3O4@ SiO2 @ CMCH粒子的制备 5、Fe3O4@ SiO2 @ CMCH/ CdTe复合微球的 制备
四、结果与讨论 1、Fe3O4磁性纳米粒子 磁性纳米Fe3O4粒子呈球状,平均粒径大约为10nm 图2 Fe3O4纳米粒子 的TEM图
图3 磁性纳米Fe3O4的红外光谱图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Fe3O4特征峰 573cm-1 -OH伸缩振动峰 3404cm-1 -FeOO-伸缩振动峰 1632cm-1
图4 Fe3O4 @ SiO2复合粒子的TEM图 2、Fe3O4 @ SiO2复合粒子 Fe3O4 @ SiO2复合粒子呈球状,平均粒径为12nm
图5 Fe3O4 @ SiO2的红外光谱图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Si-O伸缩振动峰 1093cm-1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图6 Fe3O4及其复合粒子实物 • Fe3O4溶液 b.Fe3O4@SiO2 溶液 c.Fe3O4@SiO2@SiO2溶液
3、Fe3O4 @ SiO2@ CMCH复合粒子 图7 羧甲基壳聚糖与其钠盐的红外光谱图 -COOH伸缩振动峰 1737cm-1 A:羧甲基壳聚糖钠盐 B:酸化羧甲基壳聚糖
图8 各产物的红外光谱图对比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A:Fe3O4 B:Fe3O4@SiO2 C:CMCH D:Fe3O4@SiO2@CMCH
4、CdTe量子点 B 紫外光下 A 日光下 图9 不同粒径的量子点 随着反应回流时间的增长,得到的量子点CdTe的粒径增大,在同一波长的光源激发下发出的荧光也不同,出现从绿色→橙色变化的荧光。
图10 量子点荧光光谱图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a:CdTe 呈绿光 b:CdTe 呈橙光 随着回流时间变长,从519nm红移至572nm,其荧光颜色从绿色到橙红色过渡,样品的荧光光谱的半峰宽变大,说明CdTe分子之间的聚合程度变大,使其粒径增大,分布变宽。
5、Fe3O4 @ SiO2@ CMCH/CdTe复合粒子 B 紫外光下 A 日光下 图11 磁性复合粒子包埋量子点前后荧光变化
图12 CdTe(绿)与其磁性单、双层SiO2复合粒子荧光效应对比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a:CdTe(绿) b:Fe3O4 @ SiO2@ CMCH/CdTe c:Fe3O4 @ SiO2 @ SiO2@ CMCH/CdTe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图13 各产物动态光散射(DLS)粒径分布图
图14 各粒子粒径变化图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A、B、C 、D、E的粒径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五、总结 1、红外光谱、TEM表明成功制备了 Fe3O4、 Fe3O4@SiO2、Fe3O4@SiO2@CMCH粒子 。 2、荧光光谱表明量子点CdTe成功包埋在Fe3O4@SiO2 @CMCH微球中。 3、动态光散射测定表明各粒子呈现有规律分布。
致谢 创新基金论文答辩 感谢张黎明老师、聂立波老师的悉心指导与亲切关怀! 感谢宋飞师兄、梁媛媛师姐、扈蓉师姐等的热心建议与不厌其烦的帮助 ! 2007 年 6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