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高科技產業 中國大陸石化產業

高科技產業 中國大陸石化產業. 指導老師:陳永璋 組員: 92114202 黃璿儒 92114207 蕭伊桓 92114273 劉昌明. 一、石化摘要. 石油化學工業為化學工業的基幹,除了是塑膠、人造纖維、橡膠等工業的上游工業,更是支援電子、資訊、航太、汽車等高科技產業發展所需之基本原料工業。由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石化工業的發展與其經濟成長關係極為密切,甚至可以是一國 GDP 的代表性指標。因此通常由每人的 GDP 值大約可推估出該國人民對石化產品的購買力,而其經濟成長率的趨勢則可預測出該國石化產品的需求。 Ps.GDP= 國內生產毛額. 二、石化簡介.

olga-marsh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科技產業 中國大陸石化產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科技產業中國大陸石化產業 指導老師:陳永璋 組員:92114202 黃璿儒 92114207 蕭伊桓 92114273 劉昌明

  2. 一、石化摘要 • 石油化學工業為化學工業的基幹,除了是塑膠、人造纖維、橡膠等工業的上游工業,更是支援電子、資訊、航太、汽車等高科技產業發展所需之基本原料工業。由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石化工業的發展與其經濟成長關係極為密切,甚至可以是一國GDP的代表性指標。因此通常由每人的GDP值大約可推估出該國人民對石化產品的購買力,而其經濟成長率的趨勢則可預測出該國石化產品的需求。Ps.GDP=國內生產毛額

  3. 二、石化簡介 • 石油可以分為天然和人造兩種。從油田裏開採的,例如大慶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等,都是天然的石油。人造石油是從煤或油頁岩乾餾出來的,例如中國撫順和茂名等地利用油頁岩乾餾得到的石油。石油在提煉以前稱為原油,從原油之中可以提煉出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石油產品。

  4. 中國當地由石油提煉潤滑油而販賣的店家

  5. 中國海上採石油工人 • 石油生產設備

  6. 中國海上開採石油現場

  7. 石油燃燒時冒出黑煙,這也是它的重要特性。石油比其他一般燃料的燃燒性能更好,放熱量最高,比起煤要高出將近一倍。石油燃燒時很少灰燼的特點,正合內燃機的要求。所以在工業和交通運輸方面,石油成為極之重要的動力燃料。

  8. 石油組成 • 石油是由碳、氫和少量的氧、硫、氮等元素構成,但其中兩種元素(碳、氫)所合成的“烴類”(由氫字中的「巠」部分加上由碳字中的「火」部分)佔石油成分的99%以上,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相比之下,含氧的化合物、含硫的化合物以及含氮的化合物只佔1%至2%。在自然界中含碳的化合物,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鹽以外,都是有機化合物。所以石油是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的大家族。烴類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這種特性是石油和天然氣成為極其重要的燃料的本質。

  9. 石油的形成 • 石油一般認為是由地層中的有機物質「油母質」,經地溫長時間的熬煉,一點一滴地生成而浮游於地層中。由於浮力的關係,石油在水中每年緩慢地沿著地層或斷層向上移動,直到受不透油的封閉地層阻擋而停留下來。當此封閉內的石油越聚越多,便形成了所謂的「油藏」。所謂「油氣深勘」就是尋找具有經濟價值的油藏。

  10. 石油的利用 • 1.形成原因:古代動植物死亡後,由於細菌的分解作用,及數百萬年來溫度及壓力的影響,促使有機物進行複雜而緩慢的分解過程,而形成石油及天然氣。 • 2.主要成分:多種碳氫化合物、及少量氧、氮、硫。 • 3.剛開採出來的石油稱為原油,是一種深色黏稠的液體。 • 4.將石油分離,可得以下的產物 • (1)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家庭燃料。 • (2)汽油:為多種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作為汽機車的燃料或有機溶劑。 • (3)柴油:重型車輛的燃料。 • (4)潤滑油:減少機械摩擦。 • (5)蠟:製造蠟燭。 • (6)瀝青:為分離石油最後殘餘的產物,可用來鋪路。 • 5.將石油分離的原理,是利用各成分沸點不同的性質,稱為分餾。分餾得到的上述物質皆為混合物。 • 6.家中常用之氣體燃料:天然氣、液化石油氣

  11. 三、油氣勘探開發領域 • 外資陸上專案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西北地區,海上專案主要集中在渤海灣、東海和南海地區,另外還參與了西氣東輸工程及其配套專案。雖然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外資投資規模相對較小,但已有一定進展。例如,由菲利普斯與中海油合資開發的中國大陸最大的海上油田 (蓬萊19-3)已於2002年底投產;由中海油、中石化、殼牌、優尼科合資勘探開發東海西湖凹陷油氣資源的5個合約已於2003年8月簽訂,預計2005年可向上海、浙江供氣;中石油、中石化與殼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埃克森美孚公司合資合作的西氣東輸工程於2002年7月開工以來,進展亦相當順利。

  12. 中國勝利油田失火

  13. 煉油領域 • 加入WTO前,該領域只有道達爾公司投資大連西太平洋煉油廠。但加入WTO後,煉油為外資所關注之領域。目前,由埃克森美孚、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與中石化合資的福建煉化一體化專案已獲批准,殼牌參與的廣東惠州石化專案中也建大型煉廠專案的規劃,埃克森美孚與中石化合作的廣州石化煉油專案亦正在商討中。

  14. 大連北良石化廠

  15. 油品營銷領域 • 埃克森美孚、BP、殼牌與中石化、中石油在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合資經營總數2,900座加油站的計畫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結束了以往外資採用"打擦邊球"和"滲透"法零星進入中國大陸加油站業務的歷史。另在90年代埃克森美孚、殼牌、BP、道達爾、加德士已開始經營中國大陸潤滑油調合和銷售領域,2002年以來,韓國LG集團、日本石油公司、臺灣中油等也開始介入該領域,目前在中國大陸合資潤滑油年產量已達約100萬公噸,占中國大陸市場的22%,且已在車用高級潤滑油和油品添加劑市場居主導地位。

  16. 石化領域 • 該領域是目前開放程度最高、外商最活躍、投資專案最多、投資規模最大、發展最迅速的領域。迄今為止,外資投資專案主要集中在大型乙烯裂解廠,其下游產品集中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樹脂、PTA、聚酯纖維與薄膜,聚氨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不飽和聚酯、環氧樹脂等工程塑料及其相關原料與單體、醋酸、己內先胺、尼龍、聚四氫喃及其單體、丁苯橡膠與丁苯膠乳、烷基苯、高碳醇、複合材料等。

  17. 四、石化行業 • 1. 石油和化學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提供國民經濟各部門能源和基礎原材料及配套產品,在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以農業為例,石油和化學工業提供了化肥、農藥、農膜、柴油等重要農用物資,有利農業的發展。據專家推算,僅化肥對農業增產的貢獻率就達四○%以上。

  18. 2. 石化的經濟數據: • 大陸石油和化學工業經過五十年的建設,特別是經過「七五」、「八五」、「九五」三個五年計劃的快速發展,已經形成門類齊全、品項大體配套、具有相當規模和基礎的工業體系。目前,全行業規模以上的企業(編按:年營業額五百萬人民幣以上)有一萬五千多家,可生產產品四萬多種。去年大陸石油和化學工業的銷貨收入為一‧三二八四兆人民幣,佔製造業的一四‧四%;工業增加值為四、三七八億,佔製造業的一六‧三%;實現利潤為一、○九八億,佔製造業的二三‧六%。在大陸工業部門中均居前列,在國民經濟中更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 3. 行業別: • 從行業範圍來看,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眾多,主要涵蓋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業、原油加工業、化學礦採選業(包括硫鐵礦、磷礦、硼礦和天然鉀鹽等)、基本化學原料(三酸二鹼、無機鹽等)、化學肥料(氮肥、磷肥、鉀肥、複合肥等)、化學農藥(原藥與製劑)、有機化學品、塗料、染料、顏料、油墨、合成材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纖單體及聚合物等)、專用化學品和橡膠製品以及石油與化工設備製造業(包括石油加工、化工生產和橡塑加工的專用設備)等。

  20. 4. 產量: • 就規模而言,大陸主要石油和化工產品的生產規模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已經成為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生產大國。去年原油產量為一‧六五億噸,加工量為二‧一億噸、天然氣產量為三○三‧四億立方米、四大類成品油產量為一‧二六七二億噸、乙烯產量為四七八萬噸、化肥產量為三、三九七萬噸(折純),其中氮肥產量二、五二七萬噸,磷肥產量七三九萬噸,鉀肥產量一三○萬噸。其他如化纖、純鹼、燒鹼、塗料、染料、農藥、輪胎、膠鞋和部分精細化學品的生產規模也都居世界前列。

  21. 5. 供給: • 在石油和化工產品中,原油、乙烯、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纖單體和工程塑料等原料和產品生產尚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每年都需大量進口,進口量約佔消費量的三○%到七○%,其他產品基本上是供需平衡。而農藥、染料、顏料、膠鞋、輪胎、無機鹽和一些精細化學品,除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外,部分產品還能供應國際市場。

  22. 五、石化的國際競爭力 • 1. 基本上,大陸石油和化工業已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從去年的經營情況看,石油部門的表現較好,儘管受到國際油價走低、油品價格劇烈震盪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年仍實現銷貨收入三、三六五億人民幣,其中利潤總額五百卅億人民幣。化工部門情況則較不理想,低於大陸平均水平。從個別行業看,原油加工和化學原料的營運能力較強。去年大陸石油和化工業的銷售收入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佔一九‧九%,石油加工業佔三四‧二%,化學工業佔四五‧三%,其他則僅佔○‧六%。按部門劃分,石油集團佔二五‧三%,石化集團佔二五‧九%,海洋石油總公司佔二‧一%,化工系統佔四五‧四%。

  23. 中國石化廠

  24. 2. 數據 • 在對外貿易上,去年大陸石油和化工產品的進出口額為七百卅五億美元,佔進出口總額的一四‧四%,其中進口額為五百一十億美元,佔進口總額的二○‧九%;出口額為二百廿五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八‧五%。這些資料顯示,大陸石油和化工產品貿易逆差極大,主要原因一是石化產品需求增長快,供不應求;二是有相當部分的產品,大陸資源短缺,主要是三大合成材料及有機中間體需要進口;三是大陸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較差。

  25. 去年大宗進口的石化產品主要有:原油、合成樹脂、有機化工原料、化肥;上述四類產品的進口額約占石化產品總進口額的六七‧三%。其中,原油、合成樹脂和部分有機原料屬資源短缺產品,而部分有機化工原料和化肥屬競爭力較差的產品,進口對生產企業衝擊較大。去年大宗進口的石化產品主要有:原油、合成樹脂、有機化工原料、化肥;上述四類產品的進口額約占石化產品總進口額的六七‧三%。其中,原油、合成樹脂和部分有機原料屬資源短缺產品,而部分有機化工原料和化肥屬競爭力較差的產品,進口對生產企業衝擊較大。 • 去年,出口量較大的產品主要有:膠鞋、有機化學品、無機化學品、塗料、染料、顏料和農藥。以上產品出口額約占石化產品總出口額的五六‧七%,主要集中在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價值也低。

  26. 六、石化未來展望 • 從大陸本土經濟情勢來看,多年的石油石化大幅發展,重複建設嚴重、生產能力過剩;金融體系的潛藏危機,資金風險大增;出口增長幅度減緩甚至下降,人民收入增長放緩,消費需求不旺;國際的石油石化市場可能仍處於供過於求,成品油的走私、逃稅及週邊國家地區的傾銷難以澈底根除。整體而言,風險與危機仍未解除,經濟情勢並不樂觀。 • 綜觀全局,1998年應是大陸石油石化業景氣最低迷的時候,經過政策一系列的有效調整實施後,過去在石油石化產業所留下的弊病,在1998年的經營危機與「國」企改革中進行補強,對於1999年大陸石油石化全行業的發展,或有可能奠定良好的契機。

  27. 面對1999年,大陸的石油、石化、化工產業在元月中旬的「全國化工廳局長會議」中確定全行業全年發展的三大目標:

  28. 一、實現利潤要超過200億元的目標,占「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總利潤目標500億元的40%,比例較98年為高,其中CNPC為78億元,SINOPEC為82億元、CNOOC為10億元、化工系統為30億元,。一、實現利潤要超過200億元的目標,占「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總利潤目標500億元的40%,比例較98年為高,其中CNPC為78億元,SINOPEC為82億元、CNOOC為10億元、化工系統為30億元,。 • 二、發展增長速度為5%,工業產值增長8%。 • 三、「國」企改革三年脫困要取得突破,石油石化兩大集團企業實現減少虧損50%,化工企業減少虧損為35%,全行業「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虧損面降到18%以下。

  29. 一、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而言 • 1999年CNPC的工作目標是達成銷售收入2,050億元,實現利潤58億元,爭取達到國家要求的78億元。在產油上,一方面貫徹減產抬價政策以維繫經營,計畫生產原油1.06億噸與1998年相比減少58萬噸,未來,各油田合計將減產達100萬噸;生產天然氣155億立方米,較1998年增加6億立方米,爭取達到160億立方米,原油加工量為6,820萬噸。另一方面則是降低生產成本,要求原油生產、加工成本分別要較1998年下降5%。 •   在勘探上,主要是以提高有商業經濟儲量為主,預期新增探明石油儲量3.87億噸(可採儲量8,157萬噸),控制石油地質儲量5.25億噸,新增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90億立方米(可採儲量260億立方米),控制天然氣地質儲量2,452億立方米。在人員方面,到公元2000年,每年將下崗分流5萬人。 •   在減少企業虧損上,直屬企業虧損戶數要由11戶減為6戶,虧損總額由61.7億元減少到36.9億元,其中油氣田除玉門外,全部實現盈利;直屬煉化企業除5戶特困企業要減少虧損額度1/3外,其他不許出現虧損。

  30. 中國石油化學新廠落成現場

  31. 二、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而言 • 對於1999年,SINOPEC提出兩大主要工作目標: • (一)整體效益目標:在消化當年的潛虧基礎下,實現利潤大幅提高。 • (二)扭虧脫困目標:虧損企業總數要減半,經營性虧損企業絕大部份扭虧為盈,其中銷售系統虧損企業全部扭虧為盈;因資本金嚴重不足造成虧損,落實扭虧脫困方案和措施實現減虧。 •   為能達成兩大工作目標的預期,SINOPEC擬定了八項重要工作項目,這些項目總括而言,不外是降本、增效、加強科技、增加競爭力,強化內部監控、清理資產等,都是過往已積極推動的措施,只是在此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執行將會更為澈底。

  32. 中國吉林廠爆炸事件

  33. 從市區看吉林工廠爆炸

  34. 七、結論 • 從1998年大陸的石油石化產業的演變,可試提出下列幾點心得:一、大陸的石油石化產業經過「國」企改革之後,競爭的體質將會增強,但調和連貫仍需相當的時間;面對外來相關產業的投資,僅能視為對本土產業的輔助成長。 • 二、未來,大陸石油石化產業將會形成CNPC及SINOPEC兩大集團主控的局面,CNOOC或者外來石油石化投資企業,經營的空間相較於以前更為狹窄。 • 三、在國際油價疲軟之際,各集團企業的經營狀況是相當辛苦,未來減員增效、擴大業務經營範圍、技術勞務輸出是不可避免的。

  35. 四、大陸的油氣開發已瀕臨瓶頸,未來走到國外參與海外開發投資已是必然的趨勢;另一方面,基於環保、能源的需求,在本土天然氣的勘探、開發、使用的比重將會逐步增加,管線的建設將會加速。 • 五、CNPC由於地處內地遠離消費市場,相較於SINOPEC擁有大陸沿岸、沿江等高消費精華區,明顯處於劣勢,未來「西氣東輸」、「北油南運」將是重要的業務項目。 • 六、金融風暴仍是大陸經濟外在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環,金融風暴持續的多少,對於大陸的經濟的傷害有輕重差別。在金融風暴對全球的影響下,必然對大陸的經濟產生互動的作用,留意金融風暴的後勢與發展,方能掌握大陸經濟的脈動。

  36. 七、經過此次兩大集團重組後,由於勢力範圍的劃分與統合,將使得「國」營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CNOOC)未來的業務拓展產生更大的阻力,同時,對於大陸第一大石油石化進出口企業-「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簡稱SINOCHEM;年營業額180億美金)將會帶來嚴重衝擊。 • 八、油價的穩定對於兩大集團公司的獲利生存才是最重要的關鍵,由於目前世界原油與成品油價格仍處於低檔盤跌階段,與本土油價仍有相當價差,因此,打擊走私與維持油價穩定的政策,短期內仍會持續實施。 • 九、大陸成立的第四家「國」有石油公司-「中國新星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由於在1997年初成立後,即面臨金融風暴的洗禮,經營的大環境處於低迷的狀況,業務方面在陸上遭遇CNPC與SINOPEC的強大競爭,海上則面臨CNOOC的勘探開發高資金高風險的障礙,以年產60萬噸的原油,根本不夠養活轄下的員工,經營狀況將更為艱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