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父母關係與子女成長

父母關係與子女成長. 親職教育講座. 任兆璋修女 著.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TEL: 02-2778-0703 http://www.jenlinst.org.tw/. 本書作者. 任兆璋 修女. 親職教育講座. 新世紀親子關係 ( 89.10.21. ) 父母如何聽孩子說話 ( 89.09.16. ) 父母性心理與人格發展 ( 89.07.13. ) 父母如何給孩子規範 ( 89.04.08. ) 父母關係與子女成長( 89.11.04. )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尊( 86.05.24. ) 父母如何與孩子說話

olga-cur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父母關係與子女成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父母關係與子女成長 親職教育講座 任兆璋修女 著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TEL: 02-2778-0703 http://www.jenlinst.org.tw/

  2. 本書作者 任兆璋修女

  3. 親職教育講座 • 新世紀親子關係(89.10.21.) • 父母如何聽孩子說話(89.09.16.) • 父母性心理與人格發展(89.07.13.) • 父母如何給孩子規範(89.04.08.) • 父母關係與子女成長(89.11.04.) •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尊(86.05.24.) • 父母如何與孩子說話 • (88.04.27./p1~p15)(89.09.30./P15~P31)

  4. 父母的婚姻關係跟子女的成長 專業研究 如果小孩子要長的好,母親一定要是個成熟的人, 小孩子才能夠學會和母親的情緒一起成熟 1950年 覺得父親也需要是個成熟的個性,父親也需要參 與進來管教孩子,小孩才能成熟 1960年 專家們又發現父母的婚姻關係,就是父母兩個人 是不是很協調,這個也會影響小孩子的成長 70年代

  5. 父母關係和孩子發展(孩子會平衡父母的婚姻關係)父母關係和孩子發展(孩子會平衡父母的婚姻關係) • 假定父母兩個人經常吵吵鬧鬧,那小孩的成長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 家庭是個個體,裡面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都會影響全家。特別是爸爸媽媽,兩個人是不是在冷戰,是不是經常吵架,小孩都會去想辦法去平衡。 平衡 假定小孩發現父母在那裡吵架的時候,他會有意無意的去做一些 事情,讓爸爸媽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讓他們兩個人可以 不吵架,這個是小孩用來平衡父母當中關係不好的方法。

  6. 父母關係和孩子發展(孩子會平衡父母的婚姻關係)父母關係和孩子發展(孩子會平衡父母的婚姻關係) • 有時候甚至犧牲自己的成長來平衡。 • 比如說假定小孩子發現要是自己生病了,爸爸媽媽很緊張,就什麼問題也不追究了,所以小孩就會經常用生病渡日。 小孩生病,其實是犧牲自己的健康成長 • 有時候生病可能是發神經,因為發神經爸爸媽媽一定很緊張,就 • 不再去相互吵架,這個就是小孩是父母關係當中的所作的協調, • 好像是一隻船,這個船不穩了,他就會來平衡一下。 • 孩子的成長必須要有父母的穩定他才能安安心心的成長。

  7. 父母關係和孩子發展(孩子想要照顧父母,阻礙自我發展)父母關係和孩子發展(孩子想要照顧父母,阻礙自我發展) • 雖然小孩很小,他也會想要去解決媽媽的問題,也就是平衡媽媽的心情. • 媽媽爸爸要吵架,他們一定是心情不好,我要去照顧他們。 母子連心 小孩已經很清楚的,事實上小孩在母胎裡面的時候,媽媽和爸爸 要吵架的時候,他已經感覺到不安了.他會跟著需要來照顧父母. 這個小孩就很清楚,媽媽哭他會跟著不安,他會跟著需要來照顧,這個照顧就會消耗他的精力,他就沒辦法用在成長上,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8. 父母關係和孩子發展(父母沒有長大,忽略孩子的發展)父母關係和孩子發展(父母沒有長大,忽略孩子的發展) • 假定父母自己也沒有長大 父母沒有長大 • 兩個人都希望對方像父母那樣照顧自己,都在忙著要求對方 • 做父母,所以這個父母沒辦法做小孩的父母,這時小孩一定會受傷. • 因為小孩生下來,需要媽媽、爸爸全部的心擺在他身上,在小baby很小的時候,他用哭來表達他的需要,他潮了、他餓了他就哭. • 一般健康的媽媽、正常沒有婚姻困擾的媽媽,聽到孩子哭就會去照顧,健康的媽媽需要對孩子的哭聲,她都能分辨,孩子是在痛或肚子餓哭的聲音是不同的.這個時候的小孩,就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人懂的他,懂的他,他就不消耗精力,他的全部精力就用在成長上面.

  9. 父母關係和孩子發展(孩子只有感受沒有理智) • 孩子一生下來只有感受沒有能力 • 這個時候為小孩他的需要,每一分鐘都要被我們照顧到,可是假定我們跟本停留在自己的問題中,沒辦法照顧到小孩,那麼小孩的成長一定會受到影響。 • 同樣的就是說,小孩因為沒有成長,他們沒有理智,所以他很極端。 小孩的極端 只要父母有一次吵架,一次沒有關心到他,他就會感覺到父母親跟本 就沒有愛他,因為他是沒有理智的,他只有感受,所以很多的時候父 母親可能只有一次吵架。可是小孩就很緊張,所以就在學校裡面、生 活裡面都無法化解這個心情。

  10. 由孩子的需求談起(生理的需求 ) • 孩子他要成長成一個能夠實現自我的人,他的需要要得到滿足,而基本的需要是生理上的需要。 • 小孩基本生理上的需要,就是你沒有給穿衣服,你沒有給空氣,你沒有給飯,他都會面臨很嚴重很嚴重的問題。 在很小的時候,小孩基本上的需要都是生和死的問題。假定奶瓶不來,就是生和死的問題 。小孩有些時候長大了以後,上小學回家,飯沒有在桌子上,就會說媽媽我餓死了,這個餓死了是一個感覺,這個感覺就是在小時候,可能奶瓶不來就會要死。

  11. 由孩子的需求談起(安全的需求) • 只有一次的吵架,對小孩就是很可怕的一個經驗,這 個經驗,他很小也沒辦法化解,沒辦法疏導。 • 這個感受一直都存在他的身體裡面,經常在那裡讓他不安。 • 因為小孩需要安全感。 • 不單是颱風不來,或者下大雨房子不淹水這樣子的安全,還需要 父母關係的協調。 父母關係不協調,對小孩就是可能會面臨不安全的感覺

  12. 由孩子的需求談起(被愛、被接納的需求) • 這個被愛的需要、被接納,就是小孩要感覺到被愛。 • 假定兩夫婦經常吵架,一直在兩個人的困擾當中,想不到要去關 心一下孩子,孩子就在那裡很落寞。 這個落寞會影響到他們的發展,可能上課就要分心,因為他感覺不到 有人的關係,還要害怕是不是要離婚了?我一個人要怎麼辦? 所以我們要去看一看我們有沒有照顧孩子。

  13. 由孩子的需求談起(自尊與自我實現的需求 ) • 自尊的需要。 • 很多時候我們有沒有尊重我們的孩子。 • 如果他還是不懂事的小孩,怕他有危險,是有需要打手心或是打屁股,可是等到他懂事以後就不可以打,再打的話就是表示不尊重這個孩子。 • 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在情緒中,小孩沒有行為的差錯,就隨便的亂打亂罵,或者大聲的吼,這對小孩講就是很不被尊重。 這個不被尊重會影響他的成長,他會覺得他不是一個被珍惜的人。他不被父 母珍惜,那他也不會珍惜自己,他會感覺到自己沒有價值。感覺自己沒價值, 輕視自己的人,常常會消耗很多的精力,這個精力消耗了就很難實現自我。 • 我們就是要看看孩子的需要,我們有沒有花時間去關照,父母親如果有關係上的問題,容易讓孩子無所適從。

  14. 孩子需要有人的關係 • 沒有人的關係 • 當一個人沒有人的關係的時候,就是沒有人去打理他。 小孩從小到大就是看漫畫、打電動,沒有人去問問,或者是回到家,沒有人去問一問 他今天的臉色好像不太對勁,有沒有在學校受了什麼委屈?然後就說:對,吃飯的時候 有給他吃飯,上學的時候有送到學校去,好像是養一隻狗也是這樣,可以送到學校去訓練, 可是沒有和他有互動的關係. • 沒有人的關係,沒有推力。 • 有些孩子他也是很願意學好,可是沒有推力推動他內在的力量,去改變他自己去做他該做的事情,主要就是他裡面是一團空. • 我們要看看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有沒有把全部的心都擺在物質上面, • 在那裡賺錢,而沒有打理小孩子和他人的關係。

  15. 父母婚姻如何影響孩子成長 • 父母的婚姻怎麼樣子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 因為父母吵架時,孩子常常是盡一切可能去平衡父母的關係。 盡一切可能,包括常常做一些不對的事,讓父母注意,情願被罵, 也不希望父母吵架。或者拼命的去做好,然後來得到父母親關係 上面的平衡。

  16. 孩子會盡一切去平衡父母關係(生理反應 ) • 使用生理反應。 • 也許有些比較大的小孩就會做壞事,或者把書念好來平衡,可是有些很小的小小孩,他也會來平衡父母. • 有些小孩很愛哭,因為小孩不知道要怎樣表達,只能用哭來表達他裡面 有心情,家裡邊已經有不平衡,他沒辦法去處理。 • 比較大的孩子會有癲癇,會有氣喘,這都是生理的反應來平衡父母家人當 中的關係。

  17. 孩子會盡一切去平衡父母關係(惹事生非轉移父母注意力 ) • 惹事生非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這就是用低成就,有時候是說謊話。 • 我們要清楚,我們要自己的孩子成長的健康、發展的好,必須要注意不要他們還操我們的心。

  18. 孩子會盡一切去平衡父母關係(過份努力取悅父母)孩子會盡一切去平衡父母關係(過份努力取悅父母) • 過分努力取悅父母 • 成績好父母就停下來不吵架 • 所以我們要看看我們自己小孩,有沒有拼命在那裡成就,為我們平衡夫婦的婚姻關係。 有一個小姐成績真的很好喔,她是用這個來平衡父母之間關係,台大 考取了拼命念,心情上一直在消耗,可是父母還是關係不好,所以到 後來就生病了,很嚴重的精神病患很難痊癒,台大考上了也沒辦法.

  19. 夫婦適應欠佳,無意間用孩子來平衡婚姻關係 (要孩子傳話) • 有時候就是父母夫婦吵架,要孩子去傳話 • 家用錢不自己直接去問先生,要派小孩子去要,自己都怕要,你想 小孩子會不會更怕去要這個錢,當小孩更怕去要這個錢,小孩子會消 耗許多精力。 • 或在有些時候要小孩子去負責任達到和好的經驗,好像要靠小孩來兩 個人和好,所以小孩子的責任就很大了。 • 傷心痛苦的時候會消耗很多精力,那就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有一對夫婦要離婚,那小孩也是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他們從電梯裡面走出 來,那小孩拼命要把爸爸媽媽的手擺在一起,爸爸媽媽就偏不要,所以當這 個小孩願意讓兩人靠近,兩個人偏不要的時候,那小孩實在是很傷心阿!

  20. 夫婦適應欠佳,無意間用孩子來平衡婚姻關係 (雙重訊息 ) 雙重訊息 • 我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我們會要求女生要溫柔、說話要輕 聲細語像一個女生,可是父母又在那裡吵架,爸爸又在罵媽媽懦弱、 沒出息、講話的聲音都提不起來,給小孩傳達的訊息是,到底我要 照你們說的要輕聲細語,還是要跟媽媽不同呢?她很難做決定,所 以這樣的雙重訊息,小孩不知道要從哪個方向去發展自己。 • 有時候小男生,爸爸媽媽叫他要勇敢,做人要敢說能言,可是媽媽 也有不尊重爸爸,把爸爸壓的,生氣都沒辦法講,聲音、話沒辦法講 的很高,所以做這個小男生也不知道要採取什麼方向比較好。 很多都是這樣子的情況,所以兩個人的關係裡邊給出來的訊息,小孩不 知道要往哪了方向,是照爸爸呢?還是照媽媽呢?照他們講的呢?還是 照他們做的呢?都不清楚,所以小孩子的成長當然會受影響。

  21. 夫婦適應欠佳,無意間用孩子來平衡婚姻關係 (對子女抱怨) • 對子女抱怨,對孩子來訴苦,講對方的差錯。 • 你跟孩子訴苦抱怨的時候,他跟你好像就是平等的關係,你好像把他當兄弟姊妹那樣子,他要想辦法來幫忙你解決你的痛苦。然而這個時候他又是那麼小,他無法解決,他會很消耗精力,小孩就沒有辦法發展自己了。孩子不可以給他任何負擔,要讓他全部的精力用來發展他自己

  22. 夫婦適應欠佳,無意間用孩子來平衡婚姻關係 (對婚姻失望,而對小孩期望過高) • 因為對婚姻失望,而對孩子期望高 • 很多時候婚姻失望,在親戚朋友鄰裏之間好像抬不起頭來,就好像覺得自己什麼也不是,就希望小孩發展的好一點,譬如說考取台大,可以在朋友鄰裏間可以誇耀一下自己. • 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要看看,我們在哪些方面需要調整一下自己。 這個時候,你對他期望高,他不一定能夠達到,所以他經常就戰戰兢兢 ,就會消耗很多精力.所以我們自己要看看有沒有把這些責任無形的加在孩 子身上,讓孩子達到我們自己無法達到的。

  23. 夫婦適應欠佳,無意間用孩子來平衡婚姻關係(把孩子跟自己拉在一邊,跟自己同一條陣線)夫婦適應欠佳,無意間用孩子來平衡婚姻關係(把孩子跟自己拉在一邊,跟自己同一條陣線) • 把孩子跟自己拉在一邊,跟自己同一條陣線。 • 有時候我們要清楚,先生或太太的確讓我們很傷心,沒辦法負起家庭的責任,讓我們關係不好,所以我們自己覺得很孤單,就把小孩拉在和我自己的同一陣線跟我們的配偶敵對. • 這個對小孩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他不管他的父母親是怎樣的不負責任,他都還是願意要這個父母親,所以我們把他拉在一邊,他就會很為難。這個時候小孩一定會是消耗很多精力,所以在父親前或母親前沒有辦法近另一個父母,不敢靠近。

  24. 婚姻關係對孩子的終身影響 (性成長受阻礙) • 性成長被阻礙,小孩的性成長發展有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小孩有幾個自戀期。 小孩很小的時候就是自我中心,完全就是小孩身體有快感 就行,就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在成年之後還是要不斷注重 感覺,沒辦法去盡到自我約束,這個是小孩第一步性的發展。 ① 嬰兒自戀期」 九個月到三歲,這個時候他的性發展,他的第一個愛人是 自己的父親母親,女孩子是自己的父親,男孩子是自己的母親 嚴重的情況甚至孩子會終身不嫁、不娶守住媽媽爸爸, 去守住自己的父母,所以小孩子會終身受到影響。 ②「戀父戀母期」

  25. 婚姻關係對孩子的終身影響 (性成長受阻礙) 小孩第一個時期通過了才會到第二個時期,第二個時期沒通過也沒辦法 進入同性期。在同性期,小學男生跟女生不講話,男生不碰女生, 在那個時期也是十分正常的,可是假定這個時期沒有通過, 他就會停留在某個地方。這個時期通過才會到異性相吸的時候, 所以才要小孩需要自己長大,去尋找自己的異性配偶。 ③「同性時期」 假定父母的關係不好就會停留在某一個階段,小孩也沒有辦法發 展到異性相吸的時期,很多時候就是在嬰兒時期沒有得夠,抱也沒有 抱夠,或者根本沒有人的關係,在搖籃裡面等到自己會站起來就站起來 了,根本就沒有這樣身體的接觸,所以很難靠近,又很需要靠近,因 為沒有的話就會飢渴這樣的關係,可是又沒有習慣靠近,這都會終身 影響我們的孩子。 ④「異性時期」 所以我們要看一看自己的孩子,有沒 有在這方面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讓 我們的關係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26. 婚姻關係對孩子的終身影響 (擇偶受影響) • 選擇配偶方面子女會受影響。 • 父母的關係不好,小孩常常並不是行為有問題,而是爸爸媽媽情緒不好,就隨便罵跟打,就讓小孩沒有自尊。 • 家裡父母關係不好,沒有人的關係的兩個人碰在一起,談戀愛的時候都很好,那麼回到家裡邊,大家都要別人尊重他關愛他。 然而早婚的結果常常是很糟糕,有些早婚是同病相憐的,也許都還不錯, 可是你們要清楚,小孩在很小的時候找的配偶,等到長大了以後,他的水準 高了以後不一定滿意,所以這都影響孩子.

  27. 婚姻關係對孩子的終身影響(婚後無法與配偶建立親密關係)婚姻關係對孩子的終身影響(婚後無法與配偶建立親密關係) • 婚後無法跟配偶建立親密關係。 無法 沒有看到父母親是如何在一起,沒有看到父母親如何互相關愛的,或者 是沒有得夠父母親的愛,婚後是想要回來找父母,因為父母在婚姻裡邊 沒有給夠,小孩不斷的還想要。所以很多時候結婚以後還黏在父母身上, 沒有辦法跟配偶結為一體.沒有辦法跟自己的配偶有肌膚之親。 • 這些都需要父母親,在日常生活有這樣子的示範,小孩子才會學到,否則他進入婚姻關係,他不知道怎麼樣子走、怎麼樣子做。

  28. 夫婦如何建立平衡的關係 (從尊重自己到互相尊重 ) • 從尊重自己到相互尊重 • 女人需要被愛,男人需要被尊重,特別是男人在事業上有挫折的時候,更需要被尊重,可是我們沒有學到的話。我們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沒有被尊重的話,我們也沒有辦法尊重自己。 我結婚就是先生要我的,我和他結婚就是要做小孩,他就是父親。 她沒有體會到夫妻是一個相互的關係,很多時候再加上我們的母親沒有尊重我們的父親,所以小孩就無意當中,學會了不尊重異性. 任修女說:

  29. 夫婦如何建立平衡的關係 (從積極的協調得到平等相處) • 從積極的協調到平等的關係。 • 積極的協調就是我們要溝通,相互瞭解背景。 • 當我們拒絕人的時候,我必須要很清楚的同理他的心情,同時我們要很清楚我們講話的習慣,所以要對自己的認識或瞭解,然後我才可以在不傷害其他人的情況下,表達我們兩個是很平等的關係,不是把他看的高高在上的,也不是把他踩在腳下,而是平等的關係,平等的關係就是說相互的尊重,相互滿足彼此的需要。

  30. 夫婦如何建立平衡的關係 (從滿足對方的需要到彼此互相滿足 ) • 滿足對方的需要到相互的滿足。 • 不是經常要你愛我,而是我先愛你,大家都滿足別人對愛的需要,大家都尊重對方,滿足了相互尊重的需要,所以這個就是平等的關係裡,表示是互相尊重的。 • 平等的關係沒有要把別人看扁,或者壓倒別人,平等的關係也有相互的尊重,而不是上下的關係。

  31. 夫妻關係的重要性永遠是第一位 • 認識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的重要性永遠是第一位 父母親相愛永遠是孩子最大的希望,也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所 以父母親假定關係不好,小孩就是說安全感沒有,他們心裡就一 直掛記著,消耗精力,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上都有潛能,這些潛 能沒有辦法發揮出來。 父母親相愛,子女自然學到怎麼樣愛人,怎麼樣被愛,這些都需 要父母的示範,小孩子才會學會。 我們要清楚的,自己要關照自己,尊重自己,然後也尊重我們的 配偶,關心我們的配偶,然後兩個人才能協調的把孩子健康的帶大。

  32. 家庭是人生的起點,而生命成長與婚姻締結是家庭的萌芽。家庭是人生的起點,而生命成長與婚姻締結是家庭的萌芽。 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是生命、婚姻和家庭教育的推動者期望建立一個永續學習平台,讓台灣甚至是全世界的華人社會 在自我價值與生存意義感的追尋同時,邁向更成熟具創造性的婚姻家庭生活。 ◆報名任林愛家學苑成長團體與公益講座 請上基金會網頁 http://www.jenlinst.org.tw/ ◆成立愛家社區讀書會 ◆利用遠端學習平台線上收聽與電子書 ◆參加讀書會帶領志工培訓 ◆連結專業心理諮商輔導資源 來電索取[愛的種子與園丁]雙月刊 (02)2778-0703 把愛傳出去,成為愛的家園守護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