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02 Views
兩岸期貨市場合作與發展新局. 2010 年 6 月. 簡報目錄. 兩岸期貨市場比較 兩岸期貨商競爭優勢分析 兩岸期貨市場合作共創雙贏 結論與建議. 兩岸期貨市場比較. 兩岸期貨市場比較. 兩岸期貨市場比較. 台灣期貨市場穩定成長,大陸金融期貨市場方興未艾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業已於今 (99) 年 4 月 16 日上市,中國期貨市場正式跨入金融期貨紀元。 台灣期貨市場期貨、選擇權並重,擅長金融類商品 選擇權交易量市占率為 66.8% ,期貨為 33.2% ,股價指數期貨暨選擇權比重約 87.1% ,主力商品為臺指選擇權、臺股期貨及小型臺股期貨。
E N D
兩岸期貨市場合作與發展新局 2010年6月
簡報目錄 • 兩岸期貨市場比較 • 兩岸期貨商競爭優勢分析 • 兩岸期貨市場合作共創雙贏 • 結論與建議
兩岸期貨市場比較 • 台灣期貨市場穩定成長,大陸金融期貨市場方興未艾 •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業已於今(99)年4月16日上市,中國期貨市場正式跨入金融期貨紀元。 • 台灣期貨市場期貨、選擇權並重,擅長金融類商品 • 選擇權交易量市占率為66.8%,期貨為33.2%,股價指數期貨暨選擇權比重約87.1%,主力商品為臺指選擇權、臺股期貨及小型臺股期貨。 • 大陸期貨市場以期貨為主,農產品、金屬類期貨具有國際價格指標性 • 大陸期貨市場交易商品皆為期貨契約,鄭州及大連商品交易所以農產品期貨為主,上海期貨交易所則以金屬及能源期貨為主。 • 白糖期貨、豆粕期貨與天然橡膠期貨,位居全球農產品期貨交易量的前3名;銅期貨與燃料油期貨交易量則為全球金屬類期貨第1名與能源類期貨第3名。
兩岸金融期貨市場比較 *註:大陸期貨交易人結構自然人交易量占90%以上,惟尚未取得中金所正式數據。
兩岸期貨商競爭優勢分析 資料來源:臺灣期貨交易所;中國證監會、期貨業協會網站 單位:新台幣 (1RMB=4.6NTD)
兩岸期貨商競爭優勢分析 • 臺灣期貨市場長期專注金融期貨業務,期貨商擅長領域及經營優勢與大陸期貨市場發展金融期貨趨勢相符。 • 兩岸主要期貨商註冊資本額相近,相較其他金融業者,更有利於彼此參股或合資。 • 臺灣業者具有經營期貨顧問、經理、信託等業務之經驗,行銷、管理、人才、技術領先大陸同業,且大陸目前尚無期貨服務事業,有利業者進入相關領域。 • 大陸期貨市場尚未允許外資進入,競爭壓力相對較小,而臺灣市場早已對外開放,相較大陸期貨商更具競爭力。 • 大陸市場目前僅推出期貨商品,且限於商品類契約,選擇權及其他衍生性商品有待開發,亟具業務成長契機。
兩岸期貨市場合作共創雙贏 • 推動台灣期貨交易所成為大陸認可之境外交易所 • 配合大陸QDII來臺進行證券投資政策,建議中國證監會儘速認可臺灣期貨交易所,推動開放大陸QDII從事臺灣期貨交易業務,俾利進行避險。 • 研議推出大陸股價指數或相關ETF避險商品 • 因應國人可交易大陸股價指數ETF商品 ,推動取得大陸股價指數及相關ETF商品授權事宜,規劃推出相應避險商品。 • 促進兩岸商品、交易所、期貨商交流合作 • 洽商金融類、商品類期貨契約合作事宜。 • 推動開放期貨業赴大陸投資及設立分支機構。 • 研議簽署合作備忘錄之可行性。 • 加強彼此人員交流。
建議與結論 • 開放陸資從事避險,有助市場穩定成長。 • 兩岸市場高度互補,未來合作空間可期。 • 期商擁有經營優勢,具備登陸發展潛力。 • 把握兩岸整合契機,共創期貨市場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