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likes | 1.1k Views
常见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新生儿筛查中心 江剑辉. 主要内容. 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诊断 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G-6-PD 缺乏症. 一、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诊断. 遗传代谢性疾病. 遗传性代谢疾病 ( 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 先天性代谢异常 (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IEM) 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机体生化物质在合成、代谢、转运和储存等方面出现的各种异常的总称。. 病因和病生: 基因突变 ↓ 机体内生化物质 ↓
E N D
常见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新生儿筛查中心 江剑辉
主要内容 • 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诊断 • 苯丙酮尿症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G-6-PD缺乏症
遗传代谢性疾病 • 遗传性代谢疾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 • 先天性代谢异常(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IEM) • 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机体生化物质在合成、代谢、转运和储存等方面出现的各种异常的总称。
病因和病生: 基因突变 ↓ 机体内生化物质 ↓ 合成、代谢、转运或储存发生障碍 ↓ 各种异常
分类: 糖 氨基酸 脂肪酸 有机酸代谢异常 尿素循环障碍 嘌呤代谢病 金属代谢病 溶酶体病 线粒体病 过氧化酶体病 卟呤 胆红素 红细胞代谢异常
常见的IMD • 氨基酸代谢异常 • 有机酸血症 • 糖代谢异常 • 其他:糖原储积病 脂肪酸代谢异常 过氧化物酶体病 嘌呤/嘧啶代谢异常
新生儿筛查的IEM • PKU(广东省) • CH (广东省) • G6PDD (广东省,上海) • CAH(上海) • GAL • MSUD • MCAD
二、IMD临床症候 • IMD早期多无特异性症候 • 最常累及神经系统 • 无确切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 极易漏诊或误诊
各年龄期各系统表现 • 新生儿期:一般病情严重,常需NICU监护 • 神经系统:吸允、喂养困难或拒食,呼吸异常,心率缓慢,低体温,惊厥、嗜睡或昏迷,肌张力异常; • 消化系统:进食后呕吐、腹泻或反复便秘、渐进性腹胀,肝大; • 循环系统:贫血、溶血、黄疸或原因不明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易解释的心力衰竭 • 体液异常:低血糖,高血氨,代谢性酸中毒,尿酮体阳性及气味异常, • 不能解释的同胞新生儿死亡
晚发型IMD • 表现为慢性、反复性、进行性症候,可晚至青春期或成人发病 • 如意识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惊厥,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倒退,肌力或肌张力低下 • 低血糖症,高乳酸血症。其他表现如容貌怪异,毛发、皮肤颜色异常,眼部症候如角膜混浊、白内障、青光眼、晶体半脱位、眼底黄斑部樱桃红点,耳聋
三、诊断方法 • 病史特点:如民族、籍贯地域、遗传病或智力低下家族史 • 临床特点 • 常规检测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尿酮体代谢物筛查;血PH值,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血氨,血乳酸,胆汁酸;肝功、肾功 • 神经系统相关检查:如脑电图、听力、核磁共振 • 代谢物生化组学分析(定性和定量)
MS/MS和GC/MS技术 ——革命性的生化检测新技术
MS/MS和GC/MS方法原理 待测标本 ↓ 前处理 ↓ 进样、选择、裂解 ↓ 子离子扫描、母离子扫描、中性丢失扫描 ↓ 靶物质质/荷比 ↓ 靶物质定性、定量 “一种方法筛查多种疾病”
MS/MS •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串联质谱检测 •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 • 干血标本适用 • 直接测定待测生化分子质量数 • 定性和定量 • 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通量筛查
GC/MS •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气相色谱/质谱 • 尿液/滤纸尿标本适用 • 尿液代谢物(组)分析 • 定性/定量诊断
我国常规新生儿筛查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 苯丙酮尿症(PKU)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CAH) 听力障碍
五、GC/MS技术与高危筛查 适应人群:疑似IMD者 用尿液或滤纸尿片标本 定性或定量分析 靶疾病达100多种IMD
GC/MS检测的常见病种 • 有机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 丙酸血症 吉草酸血症 枫糖尿症 3-酮基硫解酶缺损症 戊二酸尿症I,II 多种羧酸化酶缺损症 2-氨基-2酮基-己二酸尿症 • 氨基酸代谢异常:苯丙酮尿症 高苯丙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尿症 高甘氨酸血症 胱氨酸尿症 赖氨酸血症 高酪氨酸血症 尿素循环障碍 焦谷氨酸尿症 • 糖代谢异常:半乳糖血症 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 乳糖不耐症 • 其他:卡那弯氏病 神经母细胞瘤 糖原储积病 乳酸血症 高丙酮酸血症 二羧酸尿症 脂肪酸代谢异常 过氧化物酶体病 嘌呤/嘧啶代谢异常
六、IMD 确诊方法 • 全血/血清/血浆确诊指标 • 串联质谱检测(MS/MS) •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 酶学检查 • 基因检测
IMD早期干预 • 出生缺陷(IEM)的三级预防战略 • 早期诊断(42D,28D,2W,1W) • 干预方法: • 免有害代谢产物的蓄积, • 加因IEM而缺乏的代谢物质的供给 • 给予大剂量相应的维生素 • 代谢紊乱病情急重者行透析或换血抢救 • 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 基因治疗
一、疾病概念 二、病生、病因和病机 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四、临床表现 五、CH的新生儿筛查 六、CH早期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先天性甲低预后
一、疾病概念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 简称先天性甲低或甲减 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分泌减少 以生长障碍,智能落后为主要症侯 的临床综合症
甲低患儿, 5岁,76cm
(五)病因和分类 1.甲状腺发育不良,包括异位、缺如、发育不全 2.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包括:对TSH无反应,碘的 转运或有机化缺陷,Tg缺陷,碘化酪氨酸脱碘缺陷等。 3.碘缺乏 4.暂时性甲低,原因包括有:母源性TSH受体阻断抗体, 抗甲状腺药物、胺碘酮、有机碘复合物 5.短暂特发暂时性甲低 6.促甲状腺素缺乏,由下丘脑-垂体缺陷引起
六、CH早期诊断 1.新生儿筛查 CH新生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宫内诊断胎儿CH仍很困难。 新生儿筛查是目前CH早期诊断的最佳途径。 2.血清确诊检测 确诊指标有TSH和T3、T4,FT3 和FT4 (1)根据TSH增高、FT4降低诊为CH。 (2)高TSH血症:根据TSH增高、FT4正常而判断 ,此时甲状腺功能处于代偿状态中。 3.甲状腺彩超多谱勒检测 4.甲状腺同位选择素显像(99mTc,123I) 5.骨龄测定
6.临床分类 根据上述检查,新生儿筛查检出的CH可分为: ①永久性CH:包括甲状腺发育不良和甲状腺激 素生成障碍。约占75%。 ②暂时性CH:包括短暂性CH和短暂特发性CH。 约占25%。 TSH缺乏型CH往往因筛查阴性而被漏诊。
七、鉴别诊断 1.21三体综合征 2.软骨发育不全 3.先天性巨结肠 4.粘多糖病Ⅰ型
八、治疗 治疗原则: 1.不论病因是甲状腺本身病变或下丘脑-垂体,一旦 确诊CH,应该立即治疗。 2.永久性CH需终生治疗。怀疑属于暂时性甲低,一 般需正规治疗2~3年后,再停药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 如功能正常,则可停药定期观察。高TSH血症应每2~4周 随访血清确诊指标,结合临床,一旦诊为CH即给予治疗。 3.替代治疗剂量:早期足量和个体化,维持血T4在正 常高值水平。 对于大年龄的下丘脑-垂体性甲低,甲状腺素治疗需从 小剂量开始,同时给生理需要量皮质素治疗,防止突 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治疗剂量: 一般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LT4)治疗, 剂量见表2,干甲状腺片治疗剂量见表3。 随访计划: 在治疗开始后应每2周随访一次,血清FT4和TSH 正常后可减为每3月一次,3岁以后可减为每6月一 次。随访过程中应观察血FT4,TSH变化, 观察生长发育曲线、智商、骨龄等,根据情况调整 服药剂量。
九、先天性甲低预后 先天性甲低病人治疗越早,预后越佳 筛查检出的CH平均IQ仅比正常对照组减少6.3 宫内甲低(骨龄明显延迟,T4水平极低,甲状腺缺如) 则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可能性较大
丽思做了筛查和治疗 而志强没有------
一、病因及病生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致病基因在第12号染色体的12q22-q24.1区域。 患者为纯合子,其父母均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图1)
苯丙氨酸(Phe)代谢图 蛋白质 | Phe羟化酶 Phe————酪氨酸 | 苯丙酮酸 | 苯乙酸、苯乳酸、
临床表现 • 重度智力低下 • 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头小 • 头发出生时黑,逐渐变黄,皮肤白 • 身体鼠尿异味
PKU的实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1、Phe测定 2、尿三氯化铁试验 3、苯丙氨酸负荷试验 4、尿喋呤谱分析及四氢生物 喋呤负荷试验 5、DHPR检测 5、基因诊断 6、脑电图、CT、MRI检查。 7、智力测试。
PHPA常见的临床类型 • 经典型PKU: Phe ≧ 1200umol/L(20mg%) • 中度PKU: Phe ≧ 360umol/L(6mg%) • 轻度PKU: Phe ≧ 120umol/L(2mg%) • 四氢生物喋呤(BH4)缺乏:恶性PKU
四、PKU的干预及随访要点 • 特殊饮食治疗:低或无苯丙氨酸饮食 • 药物治疗 • 加强护理,减少感染、服药,以免肝损害 • 随访过程中定期监测血Phe浓度,调整食谱。
低苯丙氨酸饮食 • 是目治疗经典型PKU的唯一方法; • 低苯丙氨酸饮食:供给Phe20-30mg/d或更低; • 严格控制Phe血浓度0-3岁于2-4mg% 4-9岁于3-6 mg%。 • 补足生长发育需要的蛋白质2-4g/kg和热能。
一、G6PD缺乏(G6PDD) • 是不完全显性伴性遗传病, • 致病基因在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2区8带(xq28)。 • 其遗传方式如下:
男女均可得病 父亲缺乏必遗传给女儿,不遗传给儿子 母亲缺乏可遗传给半数的女儿和儿子 X°X + X Y = X°X +X°Y + X X + X Y X X + X°Y = X X°+ X Y + X X° + X Y 图2:G6PDD遗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