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教学模块二:商品管理

教学模块二:商品管理. 学习项目一:商品质量管理 ☆知识目标:了解影响质量因素,掌握分析商品质量方法和质量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能对商品质量合理分析;能胜任商品质量管理员工作. 学习情景导入: 生产企业商品质量管理. 寓言:小虫与大船.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学模块二:商品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学模块二:商品管理

  2. 学习项目一:商品质量管理 ☆知识目标:了解影响质量因素,掌握分析商品质量方法和质量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能对商品质量合理分析;能胜任商品质量管理员工作

  3. 学习情景导入: 生产企业商品质量管理

  4. 寓言:小虫与大船 • 有这样一则寓言:人们要造一艘船,后因木料不够,就随便找了一块,恰巧这块木板上有条小蛀虫。船造好以后,威风凛凛地停泊在港口。而那条小蛀虫就在船上蛀了一个洞,躺在船舱里自鸣得意地唱起歌来。大船听到小蛀虫的歌声气愤地说:“哼!你小小虫儿算什么东西,胆敢在我面前逞能。”小虫却爱理不理地说:“船大哥,不要小看我,我可使你……”“休得妄言!”不等小虫说完,大船怒吼道。从此,大船压根儿没把小虫放在眼里。于是,小虫开始不停地在船板里蛀洞咬噬。一块小板被蛀空了,两块木板蛀烂了,三块、四块……慢慢的,船在行驶时开始“吱呀吱呀”地摇晃起来,可大船对小虫还是一屑不顾。终于,在一次远航途中,大船被巨浪打散了架,遭到了灭顶之灾。

  5. 问题: • 这个寓言故事包含了哪些深刻的哲学道理?

  6. 问题: • 1.商店质量的重要性? • 2.如何保证商品质量?

  7. 进入学习情境: • 生产企业商品质量管理

  8. 商品质量管理 质量与商品质量

  9. 一、质量 • 质量可存在于各个领域或任何事物中 • 质量是一种“固有特性” • 质量也可以是一种要求 • 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就是商品质量

  10. 二、商品质量 • 商品质量是指商品所具有的固有的特性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商品能适合一定用途,满足一定需求的各种特性的综合。

  11. 商品质量的内涵 • 狭义商品质量 主要指示商品的内在质量,也称自然质量有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 广义商品质量 则从商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的角度来看商品的适用性,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各种属性的综合,包括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

  12. 商品质量的含义 • 商品质量的主题是产品 • 商品质量的内容或基础是商品特性的总和 •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特性的总和满足需要

  13. 商品质量的性质 • 商品质量具有针对性 • 商品质量具有相对性 • 商品质量具有可变性

  14.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总括) 适用性 也即有用性。它是商品为满足一定的用途(或使用目的)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或功能。

  15. 安全卫生性 对商品在生产、流通,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环境不受污染、不造成公害的要求 。 提倡:环境保护

  16. 审美性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属性。 根据所示图片,说说不同商品的审美要求。

  17. 寿命和可靠性 寿命,说明商品的耐用程度。 可靠性是商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8. 经济性 物美价廉 优质与低成本(价格)和低使用维护费的统一。

  19. 信息性 应为消费者提供的关于商品的有用信息 。

  20.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对日用工业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耐用性 • 适用性 • 经济性 • 卫生性 • 美观性 • 方便性

  21.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对纺织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艺术美观性 • 服用性 • 结构性能 • 机械性能

  22.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对食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较高的营养价值 • 较好的色香味形 • 卫生性

  23.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对粮食质量的基本要求 • 粮食鲜度 • 水分 • 纯度 • 精度 • 颗粒的大小、均匀性和饱满度 • 仓库害虫的感染度

  24.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对家用电器的基本要求 • 节能性 • 适用性 • 美观性 • 安全性 • 多功能性 • 可靠性

  25.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对医药的基本要求 • 稳定性 • 安全性 • 均一性 • 经济性

  26.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对化肥的基本要求 • 有效成分的含量 • 外形 • 游离酸 • 水分 • 杂质

  27.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对农药的基本要求 • 颜色 • 质地 • 有效成分含量 • 水分含量 • 悬浮率 • 乳液稳定性 • 酸碱度 • 安全性

  28. 商品质量特征的分类 日本水野良相教授把商品质量特征分为六类 • 性状要素:指商品的静态特征和形态 • 缺陷要素:指商品的外观缺陷 • 性能要素:指商品的动态特征 • 感官要素:指用人的感觉器官评价的质量特征 • 嗜好要素:指用人的爱好评价的质量特征 • 市场适应要素:指适应市场销售的质量特征

  29. 商品质量度量与评价 常用术语 • 可用性 • 可靠性 • 安全性 • 维修性 • 使用寿命 • 储存寿命 • 合格 • 不合格 • 合格品 • 不合格品 • 缺陷 • 故障 • 失效

  30. 三、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 • 可增加社会财富,是做好的增产节约途径 • 可加速技术和管理革新,促进商品生产发展 • 可加速资金周转,促进商品流通发展 • 可增加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外汇收入 • 可改善人们生活,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

  31. 商品质量管理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32. 一、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 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 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 消费(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33. 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 产品开发设计 • 原材料 • 生产工艺 • 质量控制 • 商品包装与检验

  34. 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 运输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 储存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 分装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 销售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35. 消费(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 使用方法 • 保养维护 • 使用环境 • 使用人员

  36. 二、 影响工业品质量的因素 • 原材料的影响 • 商品设计的影响 • 制造工艺的影响 • 设备和操作方法的影响 • 标准水平和质量检验的影响

  37. 三、 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 • 生产环境的影响 • 动植物品种的影响 • 植物栽培技术的影响 • 动物饲养管理的影响

  38. 四、 伪劣商品及特征 • 伪造生产许可证 • 商品本身质量低劣 • 掺杂使假 • 以假充真 • 失效变质 • 以旧充新 • 假冒商标 • 伪冒商标 • 假冒包装装潢 • 假冒产地 • 假冒优质产品标志 • 伪造认证标志

  39. 四、商品质量管理的发展 商品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40. A)商品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检验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20—40年代)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40—60年代)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今)

  41. a)检验质量管理阶段 • 时间为从20世纪初期到40年代初; • 主要代表人物为科学管理之父F.W.Taylor(泰勒); • 主要科学主张是三权分立,即将生产、标准的制订与产品的检验三种职能分离出来,单独设立,各司其职。 • 主要特点是事后检验。质量管理对象仅限于产品本身的质量,质量管理领域局限于生产制造过程,依靠事后把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无法在生产中起到预防、控制作用,是一种消极防范型质量管理。 • 主要缺陷是浪费较大,不经济;质量责任不清晰;不能明确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解决质量问题。

  42. b)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 时间为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 • 主要代表人物为数理统计专家W.A.Shewhart休哈特; • 主要科学主张是“事先控制,预防废品”,即按照商品标准,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在从设计到制造的生产工序间进行质量控制,预防产生不合格产品。主要数理统计工具为质量控制图和抽样检验法及抽样检验表。 • 主要特点是预防控制、防检结合。质量管理对象包括产品质量和工序质量;质量管理领域从生产制造过程扩大到设计过程。依靠生产过程上的质量控制,把质量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管理作用。 • 主要缺陷是没有让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中去,让人误以为质量管理仅仅是数理统计专家的事。

  43.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时间为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 • 主要代表人物为哈佛大学的费根鲍姆教授 • 主要科学主张是:质量管理仅靠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生产控制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工作;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对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进行综合考虑,而不仅仅是只考虑质量;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所以质量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管理;产品质量必须同成本联系起来考虑,离开了经济性来谈产品质量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 其概念: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 主要特点是:科学性;全员性;全过程性;全面性。

  44. B)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 数理统计方法的运用 • 基本工作方法:PDCA循环(或戴明循环) 即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密切相关的阶段所构成的工作方式。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适用于企业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可用生产质量环和销售质量环来说明。

  45. 作业 试论商品质量管理的变迁 要求:不少于3000字

  46. 实训安排 商品品鉴会 1、实训目的: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2、实训内容:在商品学实验室,让学生从各方面品评商品,角度不限。可分析其整体构成、可用感官检验法评定质量水平,可侧重使用方法、亦可侧重其储存保管等。 3、实训作业:商品质量分析报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