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2013

关于内燃机再制造 推进计划相关政策分析分析 2013 年 12 月. 1. 2013. 目录. 问题的提出 《 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 》 出台背景 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的要点分析 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的政策影响分析. 问题的提出.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13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关于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相关政策分析分析 2013年12月 1 2013

  2. 目录 • 问题的提出 • 《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出台背景 • 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的要点分析 • 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的政策影响分析

  3. 问题的提出 2013年10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印发《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推动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促进内燃机工业形成循环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内燃机制造大国,社会保有量巨大。随着内燃机产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长,推进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是内燃机整机产品再制造的重点领域之一。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起步于发动机再制造,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在再制造业中尤为重要。今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等政策,均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作为重点任务。因此,本文以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为重点,对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相关政策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4. 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 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确定了到2015年降低内燃机燃油消耗率和污染物排放的目标。《意见》中还提出,培育一批汽车、工程机械用发动机等再制造重点企业。 《意见》确定了十一项重点领域和任务,其中包括内燃机产品再制造。提出,制定实施内燃机产品再制造推进计划,积极开展内燃机产品再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优选再制造技术路线,完善再制造工艺流程,支持采用表面修复等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有利于旧件回收的市场体系,推广符合标准的内燃机再制造产品,鼓励对汽车、工程机械用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开展再制造。 《意见》的政策措施中提出,健全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内燃机再制造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生产管理等标准,对再制造产品发展进行规范。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旨在落实《节能减排的意见》。

  5. 推动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2012 年,我国内燃机总产量7760 万台,总功率约15 亿千瓦,预计“十二五”总产量将超过4 亿台。因此,内燃机再制造资源巨大,推进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发展,可实现大量失效产品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起步最早,已具备一定规模。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有关部委组织对第一批14家试点企业进行验收。2012年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一批通过验收的8家再制造试点单位和产品名单,其中7家再制造发动机企业有4家45款机型通过验收,再制造发动机产能达到10万台。2012年7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二批通过验收的试点企业,其中有1家再制造发动机企业。2013年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公布第二批28家再制造试点单位名单,其中再制造发动机企业7家。兩批共14家再制造发动机企业中有5家通过验收,因此,估计14家再制造发动机企业的现有产能应在15万台以上。

  6. 推进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 《推进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产能和规模目标。到“十二五”末,全行业形成35 万台各类内燃机整机再制造生产能力,3 万台以上规模的整机企业6-8 家,3 万台以下规模的整机企业6 家以上。增压器等关键零部件规模化配套企业30 家以上。目前,仅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现有产能和在建产能估计已超过20万台。因此,可望实现全行业35万台产能和企业规模发展的目标。二是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目标。建立一批内燃机再制造示范工程。初步建立全行业旧件逆向物流体系,一批核心企业建成旧件回收网络系统。再制造成形及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在行业内广泛使用,内燃机再制造工艺、技术及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社会效益目标。产业规模达到300 亿元,配套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 亿元。全行业实现年节约金属40 万吨,节能35 万吨标准煤,新增就业岗位2.5 万个,降低终端消费者使用成本100 亿元。

  7. 推进计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1) 《推进计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有以下四项: 一是突出重点领域,尽快形成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化规模。以内燃机整机(包括汽车发动机等七种整机)、关键零部件(包括气缸体、气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齿轮室、飞轮壳等)、配套件(包括增压器、发电机、起动机、机油泵、燃油泵、水泵等)产品再制造重点领域为基础,重点提升整机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积极推动内燃机配套部件再制造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二是加快技术创新,大力提升再制造技术能力和装备水平。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燃机再制造技术装备体系。加快推进内燃机再制造工艺装备研发及材料应用研究。在再制造生产关键环节,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步伐,尽快掌握、推广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再制造过程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提高再制造技术装备水平、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稳定性。

  8. 推进计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2) 三是发展逆向物流,保障再制造旧件稳定供应。加快探索有利于旧件回收利用的政策和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内燃机再制造逆向物流,加快形成新品分销正向物流与旧件回收逆向物流相结合的物流体系。目前,旧零部件的回收成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最大的阻碍,主要是《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拆解的“五大总成”(含发动机)应当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这导致再制造企业缺乏毛坯来源。因此《推进计划》提出建立内燃机再制造逆向物流体系。 四是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信息监管,规范再制造生产行为。建立健全内燃机再制造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制定内燃机再制造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生产管理、产品标识、企业管理等标准,组织开展再制造标准研究及推广应用。完善以再制造产品认定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确保再制造产品质量。积极推动建立再制造旧件溯源及产品追踪系统。

  9. 推进计划确定的政策措施 《推进计划》确定的政策措施有六项:一是积极推进内燃机再制造产品认定。将通过认定的产品列入《再制造产品目录》,向社会公告,提升认知度,扩大市场需求。二是推动完善再制造相关政策。抓紧落实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积极推动扩大“以旧换再”政策覆盖面。三是加强内燃机再制造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内燃机再制造技术创新与应用平台建设,鼓励实施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内燃机再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内燃机再制造技术改造。四是严格再制造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内燃机再制造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企业规范再制造生产行为。建立再制造检测分析技术服务平台,,加强产品质量监测。五是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具备条件的产业集聚区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有关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六是强化组织实施和领导。

  10. 有利于加速内燃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目前,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处于再制造行业前列,但其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一是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尚未建立,回收难度大。二是市场准入机制缺失,缺乏规范管理。三是相关财政、税收、信贷等支持不足,甚至存在政策障碍。再制造企业经营困难,行业发展亟待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推进计划》实施,通过建立“政府引领、协会主导、企业推进”的联动机制,依靠再制造相关政策支持,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将加快推进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提高内燃机再制造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内燃机工业再制造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速内燃机再制造产业。但是,尚有待于《推进计划》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特别是相关政策的落实。因此,建议国家尽快制定支持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财税、信贷政策,并将《推进计划》所列产品纳入“以旧换再”政策范围。

  11.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