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likes | 1.04k Views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教材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 常超. 本教材的指导委员会. 主任:田心铭(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 委员:房 宁(社科院政治学所副所长) 朱明光(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 特邀专家: 张宏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铁成(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E N D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教材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 常超
本教材的指导委员会 • 主任:田心铭(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 • 委员:房 宁(社科院政治学所副所长) • 朱明光(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 • 特邀专家: • 张宏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李铁成(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教材编写人员主编:李绍先(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员 博导)专题一:尚前宏(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研究员 博士)专题二:孙恪勤(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研究员 博士)专题三:牛新春(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研究员 博士)专题四:常 超(人民教育出版社 副编审 博士)专题五:郭拥军(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博士)
教材的总体概要 • 一、课程性质和编写依据 • 二、教材结构 • 三、总体教学建议 • 四、教材主要内容
一、课程性质和编写依据 (一)课程性质 (二)教材的编写依据 (三)基本理念和追求
二、教材结构 (一)教材结构的设计思路 •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 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 • 以美国为例 •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 专题五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二)教材结构设计的特点 • 基本遵循课程标准编排的内容顺序 • 总体上演绎思维方式,但每一框又以归纳的思维方式为主 • 采用专题方式,不追求知识体系逻辑 • 基于相关学科教学基础,力求凸现本课程教学目标
三、总体教学建议 1、评价中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 2、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与肯定性评价 3、采用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一)选择科学的教学(学习)方法 (二)评价方法建议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本专题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基本理论。主要的理论支撑点有:国家与国家性质;民主与专政;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家的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国际组织的形成、分类及作用。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看,本专题的基本理论是全书的理论基础。关于国家的起源、本质以及基本条件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最基本的内容,其他几个专题的理论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因此本专题在全书中起着开篇和统领的作用。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运用正确的方法,理解和分析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第一框 国家的本质 第二框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第三框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四框 国际组织概观
第一框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历史类型 第一目 国家与国家性质 第二目 民主与专政 ●国家职能●专政与民主的关系●我国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第三目 国体与政体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的区别 由公民 投票选 出 依据宪 法组成 由公民 选举产 生 有一定 的任期 有一定 的任期 受到宪 法保障 选举 几乎没 有权利 和自由 没有任 期的限 制 君主的 意志 君主世 袭 由君主 任命 由君主 决定 革命
第二框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代议制是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国家管理形式形成的因素(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 第一目 同为代议制 各有特色 ●民主共和制的特征 ( 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 和制的作用、 我国的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 主立宪制) 第二目 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的特征 ●总统制的特征 ●半总统制的特征 ●委员会制的特征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 第三目 议会制和总统制
第三框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一目 民族和国家 ●国家结构形式●民族与国家结构形式的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单一制国家的主要特征●联邦制国家的主要特征 ●邦联 第二目 单一制和联邦制 第三目 统一的国家 神圣的职权 ●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阶级、民族、 历史、文化等)●如何维护国家的统一
各国政治体制的建构与国情密切相关1.一国的自然环境、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2.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情。3.一国传统的法律习惯与法律制度。4.一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影响。5.一国政治制度建构者的个人素质。各国政治体制的建构与国情密切相关1.一国的自然环境、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2.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情。3.一国传统的法律习惯与法律制度。4.一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影响。5.一国政治制度建构者的个人素质。
国 家 的 概 念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形式 国体:国家性质 国家职能 政体:管理形式 结构形式 (历史类型) (各具特色) 单一制 联邦制 统治职能 社会职能 奴隶制国家 古代专制制度 封建制国家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资本主义国家 (分权与制衡) 现代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 (民主集中制) 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民主与专制的对立
第四框 国际组织概观 • ●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后) • ●特征(目的性、组织性、跨国性、自主性) • ●分类(成员性质、地理范围、职能范围) 第一目 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 ●作用(交流、调解、促进) • ●机构(大会、执行机构、秘书处、司法机构) • ●局限(内部矛盾、大国控制) 第二目 国际组织的 机构和作用 ●中国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作用●中国与联合国等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第三目 中国与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作用对于国际组织的作用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既要看到它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它的局限性。 ●首先,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其次,国际组织的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国际组织内部力量对比情况错综复杂,各成员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某些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本专题重点、难点问题 1.国家的性质 2.民主与专政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4.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5.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6.单一制与联邦制 7.国际组织的作用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第一框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 第二框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第三框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 第四框 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
第一框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 第一目 “光荣革命”与 君王的保留 ●英国政治体制的显著特点●国王只是虚位元首 第二目 国王的现代职能 与危机 ●英国国王的现代政治和社会功能●英国王室遇到的麻烦和挑战 ●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因素●国王、议会和内阁的职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行特点 第三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结构和特点
历史延续性 礼仪性职责 英联邦团结 磋商权、鼓励权、警告权
●磋商权,是指首相就某些事务应征询国王的意见,国王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供首相和内阁参考,但最后决定权仍在首相和内阁。●磋商权,是指首相就某些事务应征询国王的意见,国王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供首相和内阁参考,但最后决定权仍在首相和内阁。 英王在政治生活中的三项权力 ●鼓励权,是指国王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被授予各种奖励人士的名单由内阁拟定,国王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警告权,是指如果国王认为政府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但是,这种情况在政治生活中很少发生。
2006年 总开支3740万英镑 2004年 个人财产4.57亿英镑 每年人均支付62便士 “查尔斯王储从来都不坐普通航班,连短途旅行都要乘坐王室直升机。”
第二框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英国议会被称作“议会之母”的缘由●影响英国现代议会形成的因素●下院的权力●上院的作用●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 第一目 至尊的议会 第二目 内阁与首相 ●内阁的地位和权力●首相的权力及其受到的制约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君主立宪制的实质●从执政党的政策层面看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第三目 君主立宪制的 实质
“议会之母”英国议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特性。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这种代议制民主政治体制的国家。美国、法国以及随后兴起的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后都效法英国,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起各具特色是议会,因此人们把英国议会称为“议会之母”。“议会之母”英国议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特性。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这种代议制民主政治体制的国家。美国、法国以及随后兴起的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后都效法英国,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起各具特色是议会,因此人们把英国议会称为“议会之母”。
关于议会1.英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2.英国上院的构成及职能3.英国下院的构成4.议会的主要职权:(1)立法权(2)财政权(3)监督权:质询权 倒阁权 调查权 弹劾权(4)国际条约和外交条约的批准权
英国内阁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领导机关。按照惯例,议会大选后,即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该党领袖从本党议员中提出内阁人员名单,请国王任命。首相和内阁要向议会负责。大臣分为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阁员人数由首相确定。 内阁权力很大,主要有:制定内外政策;向议会提交议案以及需要议会审议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门职权;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采取紧急行动;必要时宣布提前大选。
人事大权 重大事项决定权 财政权 建议解散议会 领导武装力量
议会的监督 内阁和党团 的支持 国王有磋商 和警告权 舆论监督 反对党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其一,英王原来是英国封建贵族的总代表。近年来,逐步演化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 其二,英国的议会是有钱人议事的场所。 其三,从参加选举的政党看,保守党代表大资产阶级和社会上层的利益。 其四,英国的国王、议会以及内阁都是由资产阶级代表组成的,他们实施的政策也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明显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
第三框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 ●法国资产阶级政体的演变●总统的地位及职权●总理的地位及职权●议会的结构及职权 第一目 民主共和制的形成与 主要权力机关 第二目 法国政体的运行 ●总统的作用●总理的作用●议会的作用 第三目 法国政体的特点 ●半总统半议会制● “左右共治”●法国的多党制
为什么说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 第四共和国时期(1946-1958),法国议会的权力达到鼎盛。议会拥有选举总统、决定政府组成和总理任免、批准政府施政纲领等大权。当时法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国家”。然而,法国是个政党林立(最多时达200个)的国家,议会权力过大导致政局持续震荡。为了去除议会滥用权威的弊端,第五共和国制宪者有意识增加了总统权力并对议会的权力进行了限制,形成了半总统半议会政体。 第五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极大权力,但这些权力受到一些因素的有效制约: 其一,尽管总统任命总理并主持内阁会议,但宪法20条规定政府在一定条件下要对议会负责,从而使总统权力大打折扣,甚至要容忍“左右共治”; 其二,议会对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监督权。
任命总理,根据总理提名政府成员。 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 有权解散议会。 拥有外交权(与总理分享)。 可将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全民公决。 领导政府,制定执行国家政策。 向总统建议任免政府高级官员。 可代替总统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 副署总统的文件和法令。 总统职权 总理职权
如何理解法国半总统制半议会制中总统的权力?●首先,宪法赋予他极大的权力。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监督遵守宪法。他通过自己的仲裁,保证公共权力机构的正常活动和国家的持续性。共和国总统是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遵守共同体协定与条约的保证人。由此可以看出总统在国家机构运行中的“仲裁作用”和“保证人地位”。 ●其次,其权力来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总统是经过选举产生的。这种民意基础位总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奠定了雄厚基础。 ●再次,总统的强势还与政府和议会相对弱势相关。政府总理由总统任命,政府其它重要成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这无疑体现了总统的权威,同时也表现出议会权力的下降。 ●最后,从总统、总理和议会的产生以及各自职权划分来看,总统处于特殊地位,拥有几乎所有重大权力,实际上位于国家权力中心。
总 统 据总理提名任命 解散 任命 议 会 选举 总理 国民议会 参议院 政府成员 政 府 信任 选 举 人 团 负责 选举 选 民 选举
第四框 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 ●从议会看英法政体的差异●从国家元首看英法政体的差异●从政党看英法政体的差异●从政府首脑看英法政体的差异 第一目 两国政体的差异 ●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不同●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力量对比不同●英法两国政治文化传统不同 第二目 政体差异的缘由 ●从政体和国体的关系看,两国的政权性质相同●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看,两国的政权性质相同●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两国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 第三目 同中有异 殊途同归
两国政体的不同点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从政体的结构看,两国存在较大的差异。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最高权力机关;法国只是立法机关。英国是国王,虚位君王;法国总统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多党制,形成多党联合执政。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但是总理要对议会负责。两国政体的不同点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从政体的结构看,两国存在较大的差异。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最高权力机关;法国只是立法机关。英国是国王,虚位君王;法国总统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多党制,形成多党联合执政。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但是总理要对议会负责。
两国政体的相同点 政体与国体关系来看,英法两国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两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本目标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英法两国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的情况。这些共同趋势,反映了代议民主制正在走向行政集权的民主制。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来看,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执政党的阶级性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性质。两国的右翼政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号称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左翼政党以及公开充当资本主义制度的捍卫者。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3.英国首相权力越来越大,责任 内阁制变成首相内阁制4.法国政体的特点5.英法两国的政治体制异同 本专题重点、难点问题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 以美国为例 第一框 美国的联邦制 第二框 美国的两党制 第三框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第四框 美国的利益集团
第一框 美国的联邦制 ●美国历史上曾是邦联制(1781年) ●邦联制没能有效地保护美国的经济发展和政 治稳定●由邦联制转为联邦制(1787年) 第一目 从邦联制到联邦制 第二目 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联邦与州在各自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联邦地位高于州。 第三目 联邦制的利与弊 ●联邦制的优点(强大、灵活)●联邦制的弊端
邦联政府 州政府 州政府 联邦政府 州政府 州政府
州 重合 联邦 • 税收 • 负责健康以及 • 公共安全 • 控制污染 • 保护消费者 • 负责公共设施 • 调控州的贸易 • 制定县或地区的 • 地方性法规 • 管理结婚和离婚 • 设立公共教育体系 • 设立选区 • 调控州际以及 • 对外贸易 • 宣战 • 制定条约 • 发行货币
美国总统 • 美国实行总统制的原因 • 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 • 总统的权力 • 总统的任期、继任和免职
第二框 美国的两党制 第一目 政坛上的“驴象之争” ●美国是实行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典型国家●美国两党制的主要表现:竞争执政地位 ●主要职能:组织选举●四级组织(基层、县、州、全国) ●党纲、党纪 ●两党衰落 第二目 美国政党的特征 第三目 两党制的实质 ●两党没有本质区别●两党制的实质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 党制度
民主党 共和党 一般持自由主义的 政治立场,政治态 度比较温和,倾向于 对现行体制进行必要 调整,较多站在平民 和普通大众立场上。 一般政治上保守主义, 政治态度较强硬,倾向 于维护传统政治价值和 政治理念,较多代表有 产者和大公司大企业的 利益。 中下层选民,尤其是 黑人、妇女、移民和 知识分子。 有产阶级、南方农场主、 虔诚的教徒和中老年人。
关于政党制度1.美国两党制的特点152.英美两党制比较•两国的政党组织纪律松紧程度不同。 •两国的两党地位不同以及政党的运作机制不同。 •两国的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程度不同。3.英美两党制长期轮流执政的原因•选举制度的因素•历史的二元因素:•政治文化因素:•政党制度的因素:4.政党政治与议会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