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384 Views
台灣國寶─櫻花鉤吻鮭. 歡迎來到 櫻花鉤吻鮭 的世界. 櫻花鉤吻鮭的特徵. 特徵 : 體側邊呈紡綞形。口端位,口裂大。雄下頜明顯彎曲成鉤狀。背鰭部稍後方有一小脂鰭,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側線上具有 8 ~ 12 個 黑褐色橢圓形橫斑,側線上方有 11 ~ 31 個小黑 點。圓鱗,叉形尾。. 櫻花鉤吻鮭的棲地與食物來源.
E N D
台灣國寶─櫻花鉤吻鮭 歡迎來到 櫻花鉤吻鮭 的世界
櫻花鉤吻鮭的特徵 • 特徵: 體側邊呈紡綞形。口端位,口裂大。雄下頜明顯彎曲成鉤狀。背鰭部稍後方有一小脂鰭,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側線上具有 8~12個 黑褐色橢圓形橫斑,側線上方有11~31個小黑 點。圓鱗,叉形尾。
櫻花鉤吻鮭的棲地與食物來源 • 棲息環境:七家灣溪櫻花鉤吻鮭的棲息場所需要終年18℃以下的水溫,最好有部份坡度和緩的河道,還要有足夠的水潭與緩流區。溪流內遮蔽物或適當的底質石組成,在越冬、避難與生殖活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櫻花鉤吻鮭的棲息環境較為嚴苛,需有適當之蔽蔭、冷冽清淨之溪水,且有淺瀨、急灘及深 潭之多樣性河床與礫石底 質,和豐富的水生昆蟲等條 件,對水溫的要求亦十分嚴 格,許多研究顯示,當水溫 超過18℃時, 該水域即無櫻 花 吻鮭的蹤跡。
七家灣溪全長約15.3公里,集水面積約5,603公頃,是大甲溪的主要源流,七家灣溪本身源自由雪山而下的無名溪 (又名武陵西溪) 與由桃山而下的桃山溪。七家灣溪集水區主要涵蓋七家灣溪、雪山溪和有勝溪3水系,水體流量受夏季豐水期降雨的影響頗大,水位因而有冬枯夏豐的變化。水質方面,含氧量高,溶氧量變化在 5.7 ppm 到 11.6 ppm 之間﹔酸鹼值 (pH)在6.67至9.01之間,呈弱鹼性﹔營養鹽含量,除部份地區受農業活動稍有影響外,一般含量均低﹔整體來看,武陵地區水質尚稱良好。溪流棲地方面,此地因受氣候、水文與河谷地形影響,呈現出淺瀨、急流、緩流、深潭、階 梯型瀑布...等多樣化的棲地型 態,提供各式水生生物良好的 生存環境。 • 食物來源:主要攝食蜉蝣、石 蠅、石蠶、搖蚊等水生昆蟲或 跌落水面之陸生昆蟲
櫻花鉤吻鮭的卵 • 櫻花鉤吻鮭親魚總是把鮭魚卵產在均質而乾淨的石礫堆,這種形式的石礫堆常位於水淺緩流的河段,由於母魚在產卵前會用身體尾部將石礫中的細沙與附著的藻類清理乾淨,這動作稱為煽巢,因此遠遠望去,這些用生命換來的產卵場在滿是藻類的河床上,顯得十分乾淨。 • 在水中仔細觀看這些乾淨的石礫地,可以發現並無泥沙或藻類附著其中,這些通透性高的石礫地使得埋在石礫中的鮭卵除了不會被水流沖失外,也不會因為窒息而全數死亡。 • 藏在石礫堆中的鮭魚卵既像是黃橙橙的橘子排列得整整齊齊,又像有彈性的粉圓,只是這些粉圓因為表面晶瑩剔透,又可以看到深層隱約的蠕動而顯得具有生命與活力。 • 在石礫中孵化約14至18天後,鮭魚卵即浮現兩個黑不隆冬的眼睛, 若再更仔細觀察,血管與身體形狀也都躍然紙 上,這時也才開始有了心跳,這時期稱為鮭卵 發眼的時期。如此再過二至三星期後,鮭卵便 會破殼而出了!
櫻花鉤吻鮭生存最大危機 • 水溫的逐年上升 • 棲地環境的破壞 • 攔砂壩造成生存河段分割而使得鮭魚無法自由遷徙上溯 • 人類漁獵與遊憩壓力
拯救櫻花鉤吻鮭 • 1、保護區與國家公園的劃設 • 2、人工復育與放流的推行 • 3、棲地復舊:
資料來源 • http://studentweb.bhes.tpc.edu.tw/90s/s850392/www/index.htm • http://preserve.coa.gov.tw/download/topic/samon.pdf • http://contest.ks.edu.tw/~river/environment/fish/fish5.htm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3271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