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吴学谦 公卫楼 912. 化学发光法 二氧化氮分析仪(数字便携式). 背景知识. 大气中 NOx 和 NO 2 污染的主要来源 ①自然产生 ②机动车尾气排放(重要来源,占人为源的 2/3 ) ③ 工业( 占人为源的 1/3 ):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燃煤工业等 氮氧化物对健康的影响 ①较难溶于水,对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较少,主要作用于深呼吸道、细支气管及肺泡。 ②肺功能下降、肺部炎性反应、肺气肿 组织缺氧:亚硝酸根与 Hb 结合形成高铁 Hb 降低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odet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吴学谦 公卫楼912

  2. 化学发光法 • 二氧化氮分析仪(数字便携式)

  3. 背景知识 • 大气中NOx和NO2污染的主要来源 • ①自然产生 • ②机动车尾气排放(重要来源,占人为源的2/3) • ③工业(占人为源的1/3):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燃煤工业等 • 氮氧化物对健康的影响 • ①较难溶于水,对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较少,主要作用于深呼吸道、细支气管及肺泡。 • ②肺功能下降、肺部炎性反应、肺气肿 组织缺氧:亚硝酸根与Hb结合形成高铁Hb 降低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与大气中的SO2和O3分别具有相加和协同作用,造成呼吸道阻力增加和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 NOx和NO2的室外空气浓度标准值 • 国家一小时平均浓度标准分别是0.15和0.12mg/m3

  4. 实验目的 1、掌握大气氮氧化物浓度测定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2、熟悉标准曲线的绘制和结果的评定 3、了解进行大气氮氧化物的来源和监测的卫生学意义

  5. 实验原理 CrO3 水 对氨基苯磺酸 NO NO2 HNO2 重氮化合物 醋酸 盐酸萘乙二胺 玫瑰红色偶氮化合物 • 氮氧化物在三氧化铬作用下氧化成二氧化氮,在吸收液中遇水生成亚硝酸,后者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反应,反应物与盐酸萘乙二胺反应生成玫瑰红色偶氮化合物,颜色深浅与氮氧化物浓度成线性关系,进行比色定量。

  6. 实验方法 • 1.采样方法 • (1)分别用移液管吸取4ml吸收原液和1ml蒸馏水至多孔玻板吸收管中(检查吸收液是否无色) • 注:用移液管,看清量程。3支,吸收液1支;蒸馏水1支,标准液1支。 • (2)仪器的连接:大气→ 氧化管(暗红色)→吸收管→缓冲瓶→采样器 • 注:氧化管的作用:把氮氧化物都氧化为NO2 ,测NO2组不连氧化管 • 确认连接正确后再出去采样!

  7. 实验方法 • (3)采样点 • (1、2组)南门 • (3、4组)图书馆 • (5、6组)药学院门口候车处 • 注: ①1、3、5组:NO2 • 2、4、6组:NOx • ②采样点的高度1.5m,离墙不得少于1m,应避免在树下。 • (4)采样时间:进气口对准污染源,如果连氧化管使管口略向下倾斜,流量为 0.5L/min,记录起始时间,采气至吸收液变为淡玫瑰色,并记录 • 终点时间。(约10min) • 注: 记录现场采样条件。(采样器类型及编号、采气流量、采样起止时间、持续时间、采样者、采样日期、气温、气压、气湿)

  8. 实验方法 • 分析步骤: • (1)配制标准系列,取7支10ml具塞比色管,分别编号后按下表配置标准系列,各管摇匀后静置15min。 (2)采样完成后,将吸收液移至10ml具塞比色管。 注:①倒时进气口朝上 ② 不需用橡皮球吹剩余的液体,不需补足至5ml (3)分光光度计比色,绘制标准曲线。540nm 注: ①样品浓度太高,高于标准系列最高浓度时稀释成相应倍数再行比色。 ②使用分光光度计测时,标准系列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测量,这样可以不洗比色 皿,测样品时,要用蒸馏水清洗比色皿。

  9. 实验方法 吸光度 。 。 。 。 。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旋转按钮调整波长540nm X待测样本 0 NO2_含量(μg) 按Mode键选择透光度Transmittance 100% 放入黑色比色皿 透光度T= 0 按Mode键选择吸光度Absorbance 测标准系列及样品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调整波长 540nm 按Mode键选择透光度Transmittance OABS 100% 按Mode键选择吸光度Absorbance 测标准系列及样品

  10. 实验方法 α V0×0.76 计算 α: NO2- 质量,ug 0.76: NO2(气)转换成NO2-(液)的系数 C = 气温 °C,气压 kpa,气湿 %

  11. 测量结果汇总:

  12. 讨论 1.将各组采样分析结果汇总进行讨论分析,是否超标?(使用一小时平均浓度二级标准值)并评价其卫生学意义。 2.比较同一采样点不同组别之间NOx浓度和NO2浓度的差别,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3.比较不同采样点之间NOx或NO2浓度是否有差别,若有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4.结合上次课大气SO2的测定结果分析目前学校附近空气污染状况和可能的污染源 5. 大气中NO和NO2比重

  13.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