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533 Views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授課教師:林蓬榮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際企業系博士候選人 大葉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教師 教材編輯 : 助教葉紓碧. 台灣的國際化、全球化與世界觀(二). 國際企業的定義與衡量. 國際企業 (international business) 是指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在多個國家間進行商品或勞務的生產,購買、銷售或貿易的活動,以引導一個以上國家的消費者或使用者,消費或使用其產品或勞務的流程。 多國籍企業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 多國籍企業的決策者是以全球的觀點來看機會與問題。
E N D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授課教師:林蓬榮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際企業系博士候選人 大葉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教師 教材編輯:助教葉紓碧 台灣的國際化、全球化與世界觀(二)
國際企業的定義與衡量 • 國際企業(international business) • 是指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在多個國家間進行商品或勞務的生產,購買、銷售或貿易的活動,以引導一個以上國家的消費者或使用者,消費或使用其產品或勞務的流程。 • 多國籍企業(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 • 多國籍企業的決策者是以全球的觀點來看機會與問題。 • 多國籍企業有相當比例的國際投資的資產。比方說在某國有20%的資產,有35%的利潤來自某一個國家。 • 全球企業(global industries) • 則是多國籍企業的更大的發展,跨越許多國家和文化區域 。 • 全球企業以全球做市場,以全球的消費者為銷售對象。 • 沒有母國的概念,只有總部設在那裏的想法。
直接外銷 設立行銷據點 授權經營 連鎖加盟 管理契約 整廠輸出 合資或策略聯盟 購併 海外直接投資,設廠 國際企業的擴張方式(一)
名詞解釋_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繫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 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
著名的定義 • 全球化指涉的是空間與時間(概念)的轉變,是一種對遠方(或接受遠方)的效應(A. Giddens) • 全球化是一種概念,指的不但是世界的壓縮也是世界為一整體意識的密集化(W. Robertson) • 全球化是距離的消失,被捲入經常是非人所願、未被理解的生活形式(U. Beck)
全球化是一種過程,不是一種情境或現象(P. M. Sweezy) • 全球化經由知識與科技的進步,以及政治事件與決策,而帶來的時間與空間的壓縮,促使世界日漸相互關連(P. Wilding & V. George) • 總歸一句話,我們可以說全球化是 「只有遠傳沒有距離」
名詞解釋_在地化 • 是相對全球化而來的另一趨勢和潮流 • 由於全球化強調在市場與科技力量支持下,全球商品、消費乃至文化、價值觀和各地人們的行為模式都有趨同(convergence)的發展。 • 資本主義為後盾的全球市場化正將各種人類文明的多元多樣性排擠消滅。
凡是不合乎標準化生產、不合乎資本化與商品化的小生產和各地特色事物,都面臨全球資本主義極大的威脅。凡是不合乎標準化生產、不合乎資本化與商品化的小生產和各地特色事物,都面臨全球資本主義極大的威脅。 • 全球在地派要團結起來,促進自我覺醒,積極投入復興在地文化元素的工作,並在文化、環境、人權、消費等方面抵制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不良影響。 • 以保障「在地」(locality)認同和特色的存續。
全球化對在地化的衝擊與省思 • 全球化可以區分廣義和狹義。 • 狹義的全球化是指的從孤立地域國家走向國際社會的進程。 • 廣義的全球化,則是指在全球經濟、文化交流日益發展的情況下,世界各國之間的影響、合作、互動愈益加強,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樣式逐漸普及推廣而成為全球通行標準的狀態或趨勢。
在地化亦即是本土化,是相對於全球化的思維和策略。鄉土性則是濃厚鄉土味的思維與策略。在地化亦即是本土化,是相對於全球化的思維和策略。鄉土性則是濃厚鄉土味的思維與策略。
一、經濟全球化 • 全球化的經濟模式是繞著經濟開放、鬆綁與民營化打轉的法則。而經濟的全球化意味著將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散布到全世界每一個國家,使全世界成為一無疆界藩籬阻隔的大市場。
二、政治全球化 • 政治全球化具有一重要且顯著的特質:沒有任何政治領域出現類似金融市場這般高度的全球化。 • 國家因此成為抗拒全球化之最後堡壘,以及全球化趨勢最終效能的重要指標。
三、文化全球化 • 全球化的文化所呈現的是整合且彼此連結的,以使其各個構成要素的意義可以彼此『相對話』,而非統一或集中化的Waters(1995)。
四、科技全球化 • 全球化擁有自己的界定科技:電腦化、數位化、衛星通信、光纖和網際網路。這些科技協助創造了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的界定概念為「整合」,全球化的代表符號為「全球資訊網」,把每一個人都連結起來Zakeya(2001)。
跨入全球化的遊戲規則、價值標準又該由誰來決定掌控?跨入全球化的遊戲規則、價值標準又該由誰來決定掌控? • 全球化必然等於西化嗎?
全球在地化的產生 • 不管是全球化或本土化都有過度簡單化約的傾向,導致經濟、政治與文化等社會的生活面向面臨被迫單一化的可能,也促成了全球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互相影響、互相雜化的關係,於是「全球本士化」或「全球在地化」的概念被提出。
Roland Robertson(1992)首先提出「全球在地化」,他將「global」與「local」兩字合併為一字,凸顯二者的依存關係:因應地方的特殊文化,全球化必須思考自身在地化的意義。
全球在地化具有下列特色 • 它是一種批判性的全球化、由下而上的全球化 • 全球化與在地化互為辨證相生而存 • 國家角色的轉變-地方得以跨越國家與全球對話 • 全球在地化的文化是混血的、是多元文化的 • 全球在地化中的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並存。
舉例2家台灣企業 關於康師傅 許多人會問,為什麼會取名為「康師傅」?而不是魏師傅、王師傅。「康」是指健康的意思,「師傅」二字則是具有親切、責任感、專業化的內涵,而「康師傅」叫起來,特別有親切的感覺,康師傅logo獨有的敦厚可親,熱情展開雙臂形象,讓許多顧客熟知與喜悅,這也是康師傅服務顧客熱情親切的精神表現。
康師傅的波折寫下了一個道理: • 不要做市場的跟隨者,跟隨者不易生存,而要做領導者,當領導者將屹立難搖。 • 魏應交說:“當市場已經有競爭對手時,怎麼辦?康師傅一定要做出更優勢的產品投放市場,否則就乾脆放棄。”
宏碁集團 • 宏碁集團是台灣最著名的資訊科技相關公司之一。至2000年開始正式切割獨立成「宏碁集團」、「明基電通集團」、「緯創集團」,形成「泛宏碁集團」,施振榮形容此後將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宏碁ISO/TL管理系統 • 品質與環境政策 • 宏碁品質政策-將零缺點且具競爭力的產品與服務準時送達顧客 • 為滿足顧客需求,宏碁以鮮活思維,全方位追求創新與貢獻,帶給顧客新鮮科技;為得到顧客信賴,嚴格對產品品質把關,提供安全的產品;為使顧客安心,亦建立了完善的顧客服務機制。
宏碁環境安全衛生政策 • 作為一個全球資訊產品的行銷服務公司,我們追求經濟、環境與社會的平衡發展。 • 我們要求所有員工了解他們的角色與責任,並與夥伴及供應商持續溝通與合作,以達成我們對環境、健康與安全的承諾。
遵守或超越相關法規、產業規範及自我承諾。 • 致力於污染預防、能源效率提升、廢棄物減量,以增進資源生產力 。 • 謹慎地挑選原料和供應商,以提供安全且低環境衝擊的產品。 • 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以維護員工的身心健康。 • 透過稽核與溝通,持續提昇環境、健康與安全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