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74 Views
台灣運籌中心 與全球佈局. 巨大機械工業公司 董事長 劉 金 標. 公司沿革. 1972 年巨大公司成立. 1981 年於國內設立捷安特公司. 1986 年於荷蘭設立捷安特歐洲公司. 1987 年設立 GIANT 美國公司. 1989 年設立 GIANT 日本公司. 1991 年設立 GIANT 澳洲及加拿大公司. 1992 年於江蘇省昆山市設立捷安特 ( 中國 ) 公司. 1993 年於上海設立巨鳳自行車公司. 1996 年於荷蘭設立捷安特歐洲廠. 1997 年設立泉新公司 , 生產鋁管及鋁圈.
E N D
台灣運籌中心 與全球佈局 • 巨大機械工業公司 董事長 • 劉 金 標
公司沿革 • 1972年巨大公司成立 • 1981年於國內設立捷安特公司 • 1986年於荷蘭設立捷安特歐洲公司 • 1987年設立 GIANT美國公司 • 1989年設立 GIANT日本公司 • 1991年設立 GIANT 澳洲及加拿大公司 • 1992年於江蘇省昆山市設立捷安特(中國)公司 • 1993年於上海設立巨鳳自行車公司 • 1996年於荷蘭設立捷安特歐洲廠 • 1997年設立泉新公司, 生產鋁管及鋁圈
GIANT經營理念 顧客滿意 持續改善 創新挑戰 追求卓越
總體戰略 • 使命 • 願景 • 定位 • 經營策略
使命 • 提供品質優良的自行車給全世界追求高度騎乘樂趣或純粹以輕鬆舒適及休閒為訴求的消費者。 • 在運動、休閒或做為代步工具等各方面創造最佳總和價值的自行車及相關服務, 並且在環境保護的前題下,促進身心健康及增加生活樂趣.。
願景 • GIANT,全世界最好的自行車公司
定位 • GIANT ,全球最好的Cycling產品與服務的全方位提供者
經營策略 • 品質 • 研究發展 • 品牌 • 國際化 • 經營管理實力
品 質 • 堅持最好的品質及總合價值 • 全球公認的品質最值得信賴的製造廠
研究發展 研發費用約為營業額的2% 研發團隊 1.台灣總公司技術研發中心及美國、歐洲商品設計中心同仁約150人 2.1993年網羅92年巴賽隆納奧運自由車冠軍設計師Michael Burrows加入巨大行列
研究發展 做法 1.以台灣研發總部為主, 結合歐美成立的商品研發中心同仁,作國際性的聯合開發, 分工製造 • 2.以客戶需求為導向, 以Global Giant, Local Touch為原則, 除開發70%的國際車種, 全球同步上市外, 並針對各地市場之需求, 開發30%的local車種 研發成果 1.率先成功開發鉻鉬合金, 鋁合金及碳纖維自行車 2.產品多次榮獲歐美專業雜誌評為“年度風雲車種 ” • 3.1993年以來, 連續九年榮獲國家產品形象獎,其 • 中93,94,97,99年更榮獲最高榮譽金質獎
Giant品牌 • ”INNOVALUE”的全球高級品牌 • 自有品牌佔有率66% (ODM34%) • 每年投入營業額的5%,並積極參與全球自行車競技活動, 提昇品牌知名度及產品開發實力 • ONCE racing Team(世界前三強) • Giant Global Mountain Bike racing Team • Giant BMX racing Team • Giant Triathlon Team
Giant品牌知名度 • 台灣/中國都是第一品牌 • 日本、澳洲、加拿大、荷蘭第一進口品牌 • 歐洲三大品牌之一 • 美國三大品牌之一 • 全球50餘國,超過10,000個經銷點服務愛用者
國際化 • Global Giant , Local Touch • 全球品牌,各地精耕 • 全球產銷分工配合 • 國際化經營團隊 • 巨大集團組織表
捷 捷 捷 捷 捷 捷 捷 安 安 安 安 安 安 安 泉新金屬 特 特 特 特 特 特 特 上海巨鳳廠 江蘇昆山廠 歐洲荷蘭廠 台灣巨大總廠 加 中 日 澳 美 台 歐 拿 國 本 洲 國 灣 洲 大 公 公 公 公 公 公 公 司 司 司 司 司 司 司 行銷 製造 總管理處 研發中心 資訊中心 行銷中心 總經理 董事長 巨大集團組織表
經營管理實力 • GPS生產管理系統 • POS快速即時交貨系統 • MBO全球目標管理系統 • GBS全球電腦整合方案系統 • Team Giant 全球專業團隊
2000 GIANT 全球產銷台數 2000 GIANT全球產銷金額 GIANT 全球產銷分工
2000 GIANT全球產銷單價 GIANT 全球產銷單價
營業額(佰萬) 營業利潤(稅後)/佰萬 GIANT GROUP業績推移表
台灣總部 跨全球經營
國際化第一階段(29年前創立公司起) • OEM代工產品外銷國際市場 • 學習市場、產品、生產技術 • 雖有獨特的製造實力,但不能掌握市場 • 容易經營,但也容易與同行重疊投資 • 無規格訂定自主權 • 業務量雖年年成長,但難以永續經營
國際化第二階段(15年前起) • 製造力強的名牌公司 (投資品牌和行銷通路) • 在各先進國家設公司建立行銷網 • 國際化經營團隊,重用各國人才 • 掌握市場訊息, 推動POS • 開發產品,領導流行 • 拉開與同業間差距
國際化第三階段(9年前起) • 全球佈局,將中國大陸劃為國際化版圖 • 大陸自行車工業基礎齊全 • 中國未來肯定是全球的工廠 • Giant 的危機變成轉機 • 台灣不具效益的車種由GC生產 • 全系列車種補齊擴大市場佔有率
全方位經營Value Chain • 台灣量產的競爭力確是被大陸取代 • 製造只是Value Chain的一個Link • 積極努力產品開發、製造、品牌、行銷、售服、財務管理等均衡發展 • 掌握通路,賺取行銷利潤 • 擺脫代工的宿命,掌握攻擊性自主經營權
有何魅力總部設在台灣 • 企業是否於台灣起家,並不是重點 • 以國際觀判斷將來發展(台灣小的重要) • 開發力強,新產品及高附加價值產品在台灣生產 • 有利於先進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端經營 • 掌握先進國家產品的流行和行銷的技術 • 開發發展中國家市場 • 海外公司的經營利潤併歸台灣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