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28 Views
浙籍先进分子.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发言人: 王丽佳 PPT制作人: 葛晓琳,张建琴 记录 员: 毛婉蕾 资料收集:章筱丹,陈彦铭,裘凯 资料整理:李欣雨. 第三组. 这里所指的浙籍先进分子群体, 是指出生在浙江而在五四运动以后形成的的先进分子群体, 其代表人物有 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邵飘萍、邵力子、沈雁冰 等。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浙籍先进分子群体是时代的产物 。. 辛亥革命史图. 20世纪初的中国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的成功, 为 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E N D
浙籍先进分子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发言人: 王丽佳 PPT制作人:葛晓琳,张建琴 记录员:毛婉蕾 资料收集:章筱丹,陈彦铭,裘凯 资料整理:李欣雨 第三组
这里所指的浙籍先进分子群体, 是指出生在浙江而在五四运动以后形成的的先进分子群体, 其代表人物有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邵飘萍、邵力子、沈雁冰等。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浙籍先进分子群体是时代的产物。
辛亥革命史图 20世纪初的中国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的成功, 为 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拓宽了视野, 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 启了闸门。
背景 但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里。五四爱国运动, 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这一切给浙江带来了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为浙籍先进分子的产生和成长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气候和条件。浙籍先进分子群体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五四运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人物介绍 陈望道,浙江省义乌人。1920年, 陈望道接受《星期评论》 的约请, 回到老家, 翻译了第一本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中文全译本的出版, 促进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成长, 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了催化作用。鲁迅称赞道: “望道, 把这本书翻译出来, 对中国做了一件好事。” 陈望道 BACK
人物介绍 俞秀松,诸暨人,原名寿松,字柏青。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杭州“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建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是我党最早参加与军阀作战的军事工作者,对创建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俞秀松 BACK
人物介绍 茅盾(1896 ~1981 ),作家,政治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浙江桐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长职务,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届、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考验中,茅盾始终与党和革命人民站在一起。 陈雁冰 BACK
人物介绍 邵力子,近代教育家、政治家。浙江绍兴人。主编的《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影响力很大的报刊。据统计,五四运动的三年内,《觉悟》刊登介绍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有50多篇,刊登共产主义写的革命理论文章有200多篇。 邵力子 BACK
人物介绍 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原名新成,又名镜清,后改为振青,是五四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1920年8月在日本大阪出版了《新俄国之研究》。作者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欢呼社会主义苏俄的诞生,对新生的苏俄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观察和研究,是当时最详尽介绍苏俄的专著。 邵飘萍 BACK
人物介绍 施存统(1898—1970),浙江金华人,早期活动家、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参与了东京共产主义小组的组建工作。 当时 ,施存统抄了一份党纲分赴日本和法国, 在中国留学生中组织建党。施存统1920年6月到日本后,被指定为旅日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 施存统 BACK
他们的共同特点: 1.他们既是初出茅庐的牛犊, 但又是饱学之士。 2. 他们既是志趣相同的同学, 又是志同道合的战友。 3.他们既受近代浙江文化的浸润, 又受马克思主义的哺育。 4.他们既以浙江作为主要舞台, 又在全国各地施展才华。
第三组 谢谢观赏! 发言人: 王丽佳 PPT制作人:葛晓琳,张建琴 记录员:毛婉蕾 资料收集:章筱丹,陈彦铭,裘凯 资料整理:李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