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33 Views
要点: 1 、从“染料”选择说明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工艺特点。 2 、对涤棉混纺织物采用涂料印花,应注意什么。 3 、采用可溶性还原染料亚硝酸钠 -- 尿素热熔法印花时, 各助剂的作用。 4 、采用分散 -- 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应注意的问题。 (碱剂、尿素应用、热熔温度). 第七章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两种纤维都着色). 一 . 概述 二 . 涂料印花 三 . 可溶性还原染料印花 四 . 分散 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五 . 分散 可溶性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概述. 工艺方法 “单一染料”
E N D
要点: 1、从“染料”选择说明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工艺特点。 2、对涤棉混纺织物采用涂料印花,应注意什么。 3、采用可溶性还原染料亚硝酸钠--尿素热熔法印花时, 各助剂的作用。 4、采用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应注意的问题。 (碱剂、尿素应用、热熔温度) 第七章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两种纤维都着色) 一.概述 二.涂料印花 三.可溶性还原染料印花 四.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五.分散\可溶性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概述 • 工艺方法 • “单一染料” 涂料;聚酯士林;混纺专用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稳定不溶性偶氮染料;缩聚染料等. • “混合染料” (称同浆印花) 分散-活性;分散-(可溶性)还原;分散缩聚等. • 工艺特点及要求 • “单一染料”工艺: (1)一般为涂料印花. (2)其它工艺对两种纤维容易产生色差\染料有所选择\只宜浅色. • “混合染料”工艺: (1)充分考虑色浆组分的相容性, (2)选择合适染料,防止沾色; (3)严格控制酸碱度,防止纤维损伤. 返 回
涂料印花 • 工艺 与前述直接工艺基本相同. • 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容易泛黄的粘合剂和交联剂. ~后面热定形. • 选择升华牢度好的涂料. • 全涂料工艺一般采用下述方法提高成膜性能: 1.轧树脂焙烘(见P121). 2.印制最后轧白浆光板辊筒. 返 回
可溶性还原染料印花 • 原理及印花特点 • 染料选择 • 工艺 • 工艺分析及注意事项 返 回
原理 焙烘时, 已氧化的不溶性染料,如分散染料一样向涤纶渗透并固色. 工艺特点 1.日晒\耐氯\湿处理\升华等牢度优良. 2.色泽鲜艳. 3.后处理中不沾污白地. 4.得色棉深涤浅. ~只宜做浅色 返 回
染料选择 • 涤\棉得色几乎一致品种: 黄V 黄I2G 黄R 黄2GB 金黄AR 金橙I2R 橙HR 艳橙IRK 红IFBB 红AB 红玉IRB 蓝IGG 蓝IBC 绿IB 绿IGG 橄榄绿IB 棕I3B 灰IBL 黑BZ • 有明显差异,尚可应用品种: 金黄IGK 金黄IRK 橙I8K 红紫IRH 紫ABBF 艳紫I4R 棕IRRD 返回
工艺 返回 P123工艺流程,轧酸不必
工艺分析及注意事项 • 尿素: • 作用:1.吸湿助溶,提高给色量.2.热熔时分解,产生HOCN~提供酸度,使染料氧化固着.3.克服棉纤维泛黄\损伤. • 用量:1.总体用量较大.2.不同染料影响程度有差异. • 亚硝酸钠用量:一般比纯棉直接印花多10-20%.过多或过少都使色光变萎 • 太古油:松油:有利染料渗透;得色略下降. • 原糊:海藻糊与合龙糊互补. 前者印制好,后者给色好. • 其它:加5%利奥明HSG有利涤给色量. 返回
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 印花特点 • 染料选择 • 工艺 • 一般工艺(碱剂或释碱剂一相法) • 两相法 • 中性同浆法 返 回
印花特点 • 色泽鲜艳\色普较全\工艺较简单\适宜中深色 • 需控制沾色. 染料选择 • 活性染料 稳定性好:色浆稳定;遇高温色泽稳定. (一般汽蒸影响小;部分染料热熔时易变萎.) 适宜弱碱性固色. 涤粘色轻. • 分散染料 耐碱稳定性好. 棉粘色轻. 180-190℃热熔固色的染料. ~升华牢度较好;沾色少;不易使棉泛黄\损伤. 选择相近染料拼色. 返回
一般工艺 • 色浆处方 • 工艺流程 • 说明 返回
色浆处方 K型\M型 F型(氟氯嘧啶) KN型 活性染料 x x x 分散染料 y y y 尿素 5%左右 5%左右 5%左右 防染盐s 0.5-1.0% 0.5-1.0% 0.5-1.0% 小苏打 0.8-1.0% 0.5-0.8 % - 三氯醋酸钠 - - 1-2% 海藻湖 60% 60% 60% 水 z z z 一般都用K型,碱剂为碱性较弱的小苏打. 返回
工艺流程 印花→烘干→热熔(180-190℃,2-3min) →蒸化(100-102℃,5min) →水洗→皂洗烘干→后整理 热熔也可采用(190-200℃,1min ). KN型用三氯醋酸,需汽蒸10min,充分分解. 返回
说明 • 染料:两类染料有拼色效果;通常分散用量较多. (3:2或2:1,随涤棉混纺比有所变化) • 调浆:先调好活性染料色浆,临用前滤入溶解好的分散染料. • 原糊:海藻糊以粘度低\含固量高为好. ~有利印制和洗涤. (含固量高,色浆对涤纶不易渗化) • 尿素:10%以内(KN型不用或少用) (1)提高给色量;却促进相互沾染. (2)有抑制棉纤维在碱剂\高温作用时泛黄的作用. (吸湿) • 碱剂:1.用弱碱性小苏打且用量偏低. ~高温分解,碱性增强,分 散染料遇碱易变色.2.三氯醋酸钠属释碱剂,适合KN型. ~在高 温时释碱,并产生三氯甲烷,促进分散染料在涤纶中扩散.若加酸,三氯醋酸钠用量要大一些. 返回
两相法 • 工艺P129-130 • 说明 1.工艺优点:消除碱剂和尿素的不利作用. (色浆稳定\棉泛黄\沾色问题) 色浆不加碱~色浆稳定性提高;棉不泛黄~可不加或少加尿素 ~沾色减弱. 2.轧碱及后处理碱洗较难控制.一是活性染料的渗化(花纹轮廓不清晰);二是活性染料的溶落(白地沾色). 3.工艺对KN型更适合. 返回
中性同浆法 • 工艺P131. • 属于新工艺.适宜部分结构的活性染料固色. • 原理:中性催化使活性染料固色.避免碱剂作用. 摘: 催化剂H在高温下会分解生成碳化二胺,对氟氯嘧啶类活性染料可以起催化 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具有羧基吡啶均三嗪基的活性染料的花色深度。在分散/活 性染料中性同浆印花中采用烟酸钠和催化剂H作催化剂,不仅可以使活性染料获 得与碱性工艺相当的色深度,而且解决了碱性高温焙烘时棉纤维的泛黄和分散染 料得色降低的问题,使印花花色的鲜艳度大有改善。此外中性色浆贮存稳定性好,为印花操作带来方便。举中性同浆印花大样处方如下:分散紫HFRL15g/kg,分散蓝SGL7.5g/kg,活性紫K-3R7.5g/kg,活性翠蓝K-GL3.7g/kg, 催化剂H20g/kg,烟酸钠10g/kg。工艺流程:白布 印花 烘干 焙烘(190.C,1.5min) 汽蒸(7min) 水洗、皂洗 烘干。从印花布样结果看,采用中性工艺色泽鲜艳,色相均一,得色比喊性工 艺深且丰满。 返回
分散\可溶性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 印花特点 • 工艺 • 工艺说明 返回
印花特点 • 中浅色效果好; (活性浅色的日晒\气候牢度较差) • 工艺过程简便. • 不宜做深色. (色浆中电解质多,分散染料转移难,容易沾染) • 工艺控制要求严格. 返回
工艺 • 色浆处方及调制 • 工艺流程 印花→烘干→热熔(180-190℃,2-3min) →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先调制可溶性还原 染料色浆;再滤入溶解好的分散染料;最后加足水和糊料调节至总量 返回
工艺说明 • 氯酸钠\硫氰酸铵\钒酸铵用量:最低限. 偏高:泛黄\棉损伤. 偏低:发色不充分,影响给色量. • 热熔条件应严格控制:问题同上. • 尿素对泛黄有明显改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