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盛京医院、西南医院和中山一院影像科室简介

盛京医院、西南医院和中山一院影像科室简介.  --朱文江( 060827 ). 一、盛京医院. 二、西南医院. 放射科. 放射科是三医大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博导 1 人,硕导 1 人,高级职称 6 人,中级职称 20 人,医生 80% 有博、硕士学位 ; 技师中有 2 位硕士和在读博士 1 人。   放射科具有全国一流的影象设备 ,价值 4000 多万元,占据影像大楼三层,拥有磁共振( MR )机、螺旋和滑环 CT 机、数字减影( DSA )机及激光照相机等。.

Download Presentation

盛京医院、西南医院和中山一院影像科室简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盛京医院、西南医院和中山一院影像科室简介  --朱文江(060827)

  2. 一、盛京医院

  3. 二、西南医院

  4. 放射科 • 放射科是三医大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博导1人,硕导1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0人,医生80%有博、硕士学位;技师中有2位硕士和在读博士1人。   放射科具有全国一流的影象设备 ,价值4000多万元,占据影像大楼三层,拥有磁共振(MR)机、螺旋和滑环CT机、数字减影(DSA)机及激光照相机等。

  5. 肝胆胰影像诊断居全国领先水平;有介入治疗中心,能够进行心脏大血管的各种造影及介入治疗手术,达到国内及军内先进水平。有全国放射学会委员,全军放射学会常务委员及技术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常务理事、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和介入放射学组主任委员,八个专业杂志的编委。 曾获先进教研室称号3次,教学成果2项,全军、校优秀教员4人。培养研究生25人,培训放射医师千余人。分别举办过全国、全军、省、市、西南区学术会和学习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校管课题3项,院管课题1项,获军队科技成果二、三、四等奖5项,校医疗成果一、二、三等奖 5 项,出版专著5本,发表论文200余篇。

  6. 放射科专家:丁仕义 • 丁仕义,197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导师。现任西南 医院放射科主任,影像诊断学教研室主 任,学科带头人。现为中国医学临床学 会副理事长,中华放射学会委员,中国 人民解放军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具有较高的医学影像(CT、MRI、常规X线)综合诊断水平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消化道疾病的影像诊断,尤其在胃肠道癌的血管构筑方面有较深研究。现任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和消化外科杂志的编委,主编和参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30余篇。

  7. 巫北海,1962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科中心)医疗系,西南医院放射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巫北海,1962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科中心)医疗系,西南医院放射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 游箭 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西南医院影像诊断教研室副主任,放射科副主任。 • 王健  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博士学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抗癌协会重庆肿瘤介入诊疗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8. 超声科 • 超声诊断科组建于1983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专业学科。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7名,其中博士2名,在读博士2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科室现有进口彩色多普勒超声仪10台,B型超声仪6台,规模居重庆市首位, 全面开展了心脏、腹部、妇产、浅表器官及软组织、周围血管、腔内超声及超声介入工作。每年完成超声检查8万余人次,居重庆市第一位,诊断符合率大于95%。

  9. 主要临床优势:1.腹部和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居国内先进水平;2.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居西南地区先进水平(每年完成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的病例数和种类为西南地区第一);3.术中超声的规模及诊断水平居军内领先水平。主要临床优势:1.腹部和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居国内先进水平;2.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居西南地区先进水平(每年完成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的病例数和种类为西南地区第一);3.术中超声的规模及诊断水平居军内领先水平。

  10. 已开展下列新技术:1.超声介入:(全身多器官、多部位彩超精确引导自动活检枪组织活检;肝、肾、卵巢囊肿及脓肿介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等)2.颈部及四肢大血管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经食道超声心动图4.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5.关节及四肢软组织高频超声6.术中超声和腹腔镜超声7.超声造影成像8.超声实时三维成像已开展下列新技术:1.超声介入:(全身多器官、多部位彩超精确引导自动活检枪组织活检;肝、肾、卵巢囊肿及脓肿介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等)2.颈部及四肢大血管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经食道超声心动图4.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5.关节及四肢软组织高频超声6.术中超声和腹腔镜超声7.超声造影成像8.超声实时三维成像

  11. 超声科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常年开展研究生、进修生、本科生及其他层次的教学工作,为军队和地方医院培养了大批超声诊断医师。近年来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三等奖1项,获总后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1项。科室学术气氛浓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多部。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超声科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常年开展研究生、进修生、本科生及其他层次的教学工作,为军队和地方医院培养了大批超声诊断医师。近年来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三等奖1项,获总后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1项。科室学术气氛浓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多部。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12. 李锐,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 医疗 系,医学博士学位。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 任西南医院超声科主任、超声诊 断教研室主任 ,中国超声医学工 程学会委员、全军超声医学专业 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超 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社常务编委。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膜及血管增殖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主编出版专著《人体正常超声解剖图解》,填补国内空白。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多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军队“育材奖”银奖1次。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三等奖1项,获总后院校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1项。

  13. 核医学科 • 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中心于2001年7月由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核医学科与第三军医大学核医学教研室合并组建而成,隶属于西南医院。现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一、二、三院放射科、超声科及附属二、三院核医学科一起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博士2人、硕士2人、本科4人、大专6人

  14. 中心配备有SPECT(GE MillenniumTM MPR)、MN-6100甲状腺功能测定仪、FT-638G肾功能测定仪、活度计(2台)、单头(多头)自动γ免疫计数仪(5台)、数字型表面污染监测仪(进口)、低温(高速)离心机(4台)、-80℃超低温冰箱(SANYO,2台)、LS6500全自动液体闪烁计数仪(BECKMAN)、Cary50紫外分光光度计(VARIAN)、数码照相显微镜(Olympus)、冷冻干燥机(进口)、15-AC型二氧化碳培养箱(进口)、AW320型电子天平(进口)、ZT-II型多头细胞收集仪等临床、实验教学与科研用仪器设备。

  15. 医疗特色:1.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32磷治疗皮肤血管瘤、神经性皮炎、瘢痕疙瘩、慢性湿疹3.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4.放射性核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 5. 全身各主要脏器显像检查

  16. 李前伟 副教授、副 主任医师,核医学专 业博士,科主任,全 军核医学会常委,重 庆市核医学会副主任 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重庆分会放射卫生与防护学会委员,四川省核学会理事,《中华核医学杂志》编委,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主要从事核医学影像(包括PTE/CT)诊断,核素治疗体表血管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多发性骨转移癌。

  17. 程绍钧,男,68岁,教授,硕士 研究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华 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专 业,从事放射性同位素与核技 术的医学应用研究35年,致力 于实验核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实验核医学和放射卫生学方面有较深造诣。主要从事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及治疗的基础研究,并已取得初步成绩。统计期刊源杂志发表论著7篇,主编教材5部,参编专著或教材3部,获军队成果、重庆巿科技进步奖和学校教学成果奖各一项。现受聘任重庆巿TDP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巿计划生育科研所学术顾问、《实验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  目前主要从事教学、科技服务(放射性测量、核医学实验项目)工作。

  18. 三、中山一院

  19. 放射科   • 中山一院放射科由我国放射学奠基人谢志光教授创办于上世纪40年代,1999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同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著名的放射学专家肖官惠教授(曾任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方昆豪教授(原广东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许达生教授(原中华放射学会常委、广东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都长期在此工作,现任学科带头人为广东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孟悛非教授。 • 科室现有职工84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7人,有2人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多位教授兼任中华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腹部学组副组长、儿科学组组长或委员和国际著名学术团体会员,主编和出版《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 科室拥有堪称全国一流的影像中心大楼和完备的PACS系统,影像设备包括螺旋CT、1.5T磁共振、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数字胃肠机和CR、DR,并已安装了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影像学设备64排螺旋CT和3.0T磁共振。

  20. 超声波科   • 中山一院超声波科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医学超声诊疗设施之一,下设三个主要部门:普通超声室(含腹部、体表器官和介入性超声)、超声心动图室以及妇产超声室。科室现有医技人员2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占50% ,高级技术职称占1/3。现任主任为著名的腹部超声和肝胆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吕明德教授。 • 该科拥有多台技术性能先进的超声诊断设备,日诊疗量达500人次。疾病诊断范围涵盖全身:心脏、大血管和周围血管;甲状腺、乳腺和体表器官软组织;肝胆脾胰、胃肠、泌尿系统、腹膜后以及和盆腔脏器;妇科和产科。诊断手段除常规的B型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外,还开展了三维超声、超声造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直肠超声、经阴道超声以及超声内镜等多种先进技术。 • 该科在下列领域有较高的诊断技术和深入研究:①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性疾病的诊断。②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③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④产前胎儿畸形的三维超声诊断。

  21. 核医学科 • 该科建于1958年,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硕士导师3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5人,初级职称人员2人,在读研究生5人。科室拥有先进的SPECT核素影像系统,常规开展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核素影像检查,尤其在冠心病早期诊断、肿瘤骨转移监测、脑血流及肾功能检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科室自50年代末开展甲亢放射性碘-131治疗以来,目前治疗病例已超过3万,为国内治疗人次最多的单位之一。 该法主要通过消除肿大的甲状腺而达治愈目的,故誉称为“不开刀的手术治疗”。几十年临床经验证明:碘-131治疗甲亢具有安全、简便、快速、复发率低(<10%)的特点,其一次服药治愈率达70~80%,有效率达100%。本法无肝损害及白细胞下降的副作用,也无白血病、恶性肿瘤及不孕发生率增高的报道!因而是甲亢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22. 3T MRI国内首台采用Tim技术的西门子3T 磁共振系统。这套以超快速度、极 高图像分辨率、灵活扫描和强大功 率著称的磁共振系统将3T的高场强 和Tim技术的优点集于一身,可适用 于全身各部位、器官、组织的检查,能得到精细的解剖结构图像,充分显示病变,可不用任何造影剂。Tim技术的采用极大地简化了3T系统在各种类型MRI扫描中的应用,无论扫描用于腹部、心脏、骨骼,还是脊柱。Tim技术还将原来的图像分辨率提高了四倍,并拓展了扫描范围。小至0.2微米的结构都可以被清晰地辨别出来,即使是外行人都能够辨别出头部扫描图像中细小的内耳半规管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医生们能够在骨组织出现疏松前就能诊断出关节炎。全身扫描只需六分钟,这意味着,患者不仅可以享受更有效的诊断治疗,还可以受益于更短的检查时间。

  23. Toshiba-aqullion64层螺旋CT机64层螺旋CT实现了速度和精度的 完美结合,在提高时间效率、空 间分辨率、减低辐射剂量等方面 实现了飞跃;它可进行心脏、脑、 颈、胸、腹、四肢等处脏器形态及血管的扫描。各向同性的容积数据不仅能做任意体位的投影并可以根据解剖和病理重建出恰当的平面,形成高质量三维图像,从任意角度旋转以观察解剖结构。尤其对于心脏疾患、血管,特别是微小血管(冠状动脉)、头颈部、骨结构的分析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很大的帮助。它改变了传统的阅片方式,使医生不再完全依赖轴位图像。该机还适用于危重或欠合作病人,并可应用于肺部的健康体检(低放射剂量)。

  24. 神经外科显微导航设备爱国华侨陈世贤捐赠的显微导 航设备(SMN)是全国第一台 镜下导航设备,是指导颅脑手 术的尖端设备。其组成包括立 式自动调焦显微镜、自动跟踪导航系统、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信号连续检测接收器及计算机工作站。此套设备可应用于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脑脓肿、脑室分流管放置等手术、特别使用于颅内深部小肿物及危险区域手术的定位。其定位准确、小切口、小骨瓣手术入路、出血少、减少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我院神经外科专家已应用于多例脑深部、重要功能区病灶的切除,效果显著。

  25. TOSHIBA GCA7200D/I SPECTTOSHIBA GCA7200D/I 双探头 发射性计算机断层系统(SPEC T)是具有90年代最高水平的数 字化全自动化核素影象设备,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等特点,自1996年引进安装调试正式使用到现在,已检查病人近5000人次,对心肺血管、神经精神、泌尿生殖、内分泌、肿瘤等全身器官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6. 螺旋CT机(日本东芝Xprees/SX)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图象质量优。用快速螺旋扫描能在15秒左右检查完一个部位,能发现小至几毫米的病变;可行多种三维成像;可进行实时透视下的CT导引穿刺活检。此机还具有以下优点:CT透视;CT血管造影(CTA);CT仿真内窥镜;脏器表面重建、牙科软件等可以多角度立体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及其与邻近组织间的关系,为临床医师提供了直观的立体信息,诊断符合率90%以上。

  2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利用计算机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伪影技术的设备,主要用于全身血管性疾病和肿瘤的治疗和诊断。

  28. 日立7170型分析仪可24小时全天候动作,急查速度每5分钟处理8项,最大可同时分析86个项目;吸量注射定位准确,故障率低,可防止交叉感染。

  29. 美国雅培AXSYM免疫分析仪急查项目反应速度快,结果可在15分钟内取得;平均每小时可检查80-120个测试,且每一个检测程序均能达到最佳效果和最高速度。美国雅培AXSYM免疫分析仪急查项目反应速度快,结果可在15分钟内取得;平均每小时可检查80-120个测试,且每一个检测程序均能达到最佳效果和最高速度。

  30. 电子超声内镜(EUS)

  31. 参考网站: www.cmu2h.comwww.swhospital.comwww.gzsums.net www.haodf.com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