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的 认识与思考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的 认识与思考. ——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乔乐佳 E_mail:qiaolejia126@126.com 2010 年 7 月. 一、怎样理解 《 物理课程标准 》 (一)关于 《 物理课程标准 》 的结构 (二)认识与思考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二)在合作中学习 (三)在实验中探究 (四)在体验中发展 (五)革新传统的讲授法

nyx
Download Presentation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的 认识与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与思考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乔乐佳 E_mail:qiaolejia126@126.com 2010年7月

  2.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二)认识与思考 •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二)在合作中学习 (三)在实验中探究 (四)在体验中发展 (五)革新传统的讲授法 • 三、怎样落实教学目标 (一)追求三维目标 (二)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 (三)整体与差异统一 (四)预设与生成的和谐

  3.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之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在全面总结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建设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研制的。

  4.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1.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2.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3.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6条目标) 过程与方法(6条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条目标)

  5.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6.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科学探究共13项。其中有的只有过程要求,没有结果要求。 • (1)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 (2)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 (3) 通实验过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 (4)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 (5)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 (6)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7.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7)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 (8)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 (9)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 (10)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 (11) 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12)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 (13)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8.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4.内容标准 • 物质(一级主题) •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二级主题) •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及改进的意见。 • 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 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 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9.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物质属性(二级主题) • 7.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 8.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 9.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概念有关的物理现象。 • 10.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物质的结构和尺度(二级主题) • 1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 1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 13.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 1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10.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新材料及其应用(二级主题) • 15.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 16.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 17.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18.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11.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运动和相互作用(一级主题) •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二级主题) • 19.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 20.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 2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2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12.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机械运动和力(二级主题) • 23.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 2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25.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 • 26.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惯性。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 27.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 28.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概念。能用压强公式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 29.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 30.通过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3.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声和光(二级主题) • 31.通过实验,探究声产生和传播条件。认识声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乐音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 3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 3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像与物的关系和凸透镜成像规律。认识凸透镜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 3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 35.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14.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电和磁(二级主题) • 36.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 37.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 38.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39.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 40.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5.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能量(一级主题) •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二级主题) • 4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 4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不同形式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 4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 44.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 机械能(二级主题) • 45.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 46.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 47.理解机械效率。 • 48.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6.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能量(一级主题) • 内能(二级主题) • 49.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 50.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 5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 52.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 53.了解热量的概念。 • 5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17.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能量(一级主题) • 电磁能(二级主题) • 55.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 56.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 57.会读、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 58.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 59.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 60.通过实验,探究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 61.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18.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能量(一级主题) • 能量守恒(二级主题) • 6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 63.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 64.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级主题) • 65.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 66.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 67.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的问题。 • 68.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9.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5.实施建议: • (一)教学建议 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 2.从“支配者”到“组织者” 3.从“教书匠”到“研究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 2.联系社会生活,加强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3.重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 能力 • (二)教科书编写建议 •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20.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一)关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 5.实施建议: • (四)学生学习评价建议 • 1.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念 • (1)在评价功能上,要从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向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转变 • (2)在评价内容上,要从单纯重视知识的评价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 的评价转变 (3)在评价形式上,要从单纯重视笔试向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转变 • (4)在评价主体上,要促进学生从被动评价的客体向积极参与评价 的主体转变 • 2.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3.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学生学习成长档案袋评价法 测验法 观察法 学生自我评价法等

  21.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现行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构建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倡教师改变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由偏重接受知识、被动地训练变成主动地认识科学现象,通过科学探究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尽可能去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并理解科学内容。

  22.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Ⅰ、《物理课程标准》的特色 • 1.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 • 目标 • 标准中的基本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适当减少并降低对古代物理经典理论的要求,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普及,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树立对社会的发展做贡献的信心;重点放在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强调物理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习惯和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Ⅰ 、《物理课程标准》的特色 2.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 《标准》提倡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大胆想象、尊重事实、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4.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3.改革以书本为主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创造宽松、包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探索和交流.教师不只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而且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参与者.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互进,这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教师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Ⅰ 、《物理课程标准》的特色

  25.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4.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促进了教学相长 《标准》提倡多样化、个体化的评价,注重过程与发展.要求以人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人的价值,对学生体现尊重与关爱,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实现个体的价值. Ⅰ 、《物理课程标准》的特色

  26.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Ⅱ、《物理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 1.教学方法上的“新要求” 《标准》提倡教师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驰骋想象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学习. 昨天“授之以渔”,今天则是“探之以渔”。

  27.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Ⅱ、《物理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 2.学习方法上的“新要求” 新的课标要求学生应具有以下学习策略: 一是学生要学会读书观察. 二是学生要学会讨论研究. 三是学生要学会提问质疑. 四是学生要学会实践操作. 五是学生要学会检测总结. 六是学生要学会批判和创新. 七是学生要学会分析总结. 八是学生要学会收集信息.

  28.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3.课堂教学的“新标准”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必须达到: ①必须是情感的课堂. ②必须是能动的课堂. ③必须是开放的课堂. ④必须是现代的课堂.

  29.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3.课堂教学的“新标准” 四个带进: 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激励带进课堂, 把趣味带进课堂, 把现代技术带进课堂. 三个允许: 允许想,哪怕是异想天开; 允许说,哪怕是不着边际: 允许做,哪怕是做得不对. 两个亮点:尽情激励,巧妙引导.

  30.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Ⅲ、《物理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 • 1.教师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 其一,教师要自觉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 其二,教师对新课程的开发和设计. 其三,新课程是以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

  31.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Ⅲ、《物理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 • 2.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角色要重新认识并定位:教师再也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学生一起建构新知识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32. 一、怎样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 Ⅲ、《物理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 • 3.教师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而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课程改革纲要标举“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一价值目标,推动教师评价角色转向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要求教师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转向形成性和过程性,并且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好”、更要“好学”和“会学”.

  33.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实现从以往的教教材到现在的用教材教,从教学主体地位到主导作用,从知识的权威到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要以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和人才观改变自己、充实自己,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实现从以往的教教材到现在的用教材教,从教学主体地位到主导作用,从知识的权威到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要以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和人才观改变自己、充实自己,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34.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变革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引导学生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35.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这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36.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着重在五个大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二)在合作中学习 (三)在实验中探究 (四)在体验中发展 (五)革新传统的讲授法

  37.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 课堂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与学,问题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进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培养学生具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践课堂问题教学的关键。

  38.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问题”是课堂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教学意义的。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问题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带着“问题意识”来组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到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环节,使学生独立思考,努力探索,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9.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 需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 1.准确把握问题特征,优化教师提问的策略。 课堂问题一般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问题的新颖性。 二是问题的挑战性。 带着“新颖性”和“挑战性”的显著特征的“问题解决”在新课程背景下越发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解决的学习形式?如何引入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它,对于我们的课堂问题教学也就具有了许多现实意义。

  40.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优化教师提问的策略 【案例1】:第九章机械和功第三节《功》 开始教师提出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做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然后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教材或观看录像片等,再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41.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案例2】:开始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画面内容;一个人利用撬杠把石头撬起来;起重机把重物吊起来;拖拉机正在拉着农具前进。 教师提出问题:其中的实例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这样的问题: 1.石头、重物、农具为什么会前进? 2.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

  42.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 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选择以下策略: (1)要明确课堂教学目的提问 (2)要根据学生实际适度提问 一是适当的广度和难度。 二是适当的角度。 三是适当的梯度。 四是适当的时度。 (3)要以积极的心态适量提问

  43.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 2.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问 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子。 如果问题由学生提出,则是一种直接的、由内心产生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伴随学习责任的产生,学习的责任才能真正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学习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自主。

  44.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组装电路》部分教学案例 • (课前在示教白板上安装两种电路-------①示教白板周围并联安装许多大的彩灯,②示教白板中间挂着“心”型小彩灯,各用一个开关控制。) • 师:同学们请看,我在示教白板上安装了两种电路。 • 师:分别闭合各自电路的开关,使两种电路的灯一起亮;稍停顿,观察一下学生反映。然后从两个电路中分别摘下一个灯泡,再闭合开关。 • 生:观察到刚才老师第二次闭合开关后,示教白板上的两种电路有不同---- 大彩灯其它的还都亮,而小彩灯都不亮,心里马上产生很多疑问。 • 师:刚才我们看到两种彩灯电路的演示,同学们有什么想法、疑惑?哪位同学能说出来? • 甲生:这两种电路是如何连接的? • 乙生:它们有何不同? • 丙生:如何区分它们? • 丁生:这两种电路有什么应用?

  45.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 2.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问 • (1)创设自然生成问题的氛围,使学生有“疑’’敢“问”。 • 在课堂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提问,而是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所学内容的特点,在明确了提问方向的基础上,教师再顺势引导,创设一种能让学生自然生成问题的氛围。 • 此外,成功的教师不必过多地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对于学生提出的错误问题也不宜简单地否定。应该把它们看成切入教学的良好契机,把握这种来自学生思维过程的问题,启发他们进一步反思、评价和探索。

  46.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 2.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问 • (2)加强对学生提问的有效指导,使学生有“疑”善“问”。 • 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不能切中新旧知识关联点、同质异形等毛病,有时学生甚至还会提出与学习内容无关联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使他们学会提问,形成能力。

  47.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 2.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问 • (3)在问题教学中努力实现“知识问题化”和“问题知识化”。 • 知识问题化:就是将知识化为问题的形式,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结论隐含在问题之中,而不是将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更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 问题知识化: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就是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和问题解决出发,对问题进行再加工,展开基于问题解决的,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开放性学习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对知识的掌握。

  48.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二)在合作中学习 •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课堂学习中,合作探究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交流与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问题的讨论、辩论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已经成为实现课堂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49.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二)在合作中学习 • 现实中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方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教师对合作探究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和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对此活动的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因而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事倍功半,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怎样开展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效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必须引起每个教师重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操作层面上选择以下一些策略。

  50. 二、怎样变革教学方式 • (二)在合作中学习 1.把握时机,提高实效 (1)准确把握合作时机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选择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适合的合作时机,具体可以着眼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合作在疑难处。 二是合作在知识延伸处或扩展处。 三是合作在分歧处。 (2)留足合作探究的时间 (3)坚持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 2.任务明确,分工到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