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三家外媒對伊朗核問題國際會議的報道比較

三家外媒對伊朗核問題國際會議的報道比較. 背景介紹: 伊朗與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及德國組成的 5+1 小 組 10 月 1 日在瑞士日 內瓦舉行了會談。按照六國集團的理解,伊朗的態度有明顯軟化,不僅提出願意與國際社會“全面合作”核查伊方境內第二座核工廠,還“原則上同意”把大部分低純度鈾運往俄羅斯或其他國家,由第三方將鈾濃縮至所需純度后,再購回燃料級濃縮鈾并限用于民用項目。. 選取報道: 伊朗:矛盾的中心,《德黑蘭時報》, The Tehran times ,伊朗的一家英文日 報; 美國:屬于六國集團,《紐約時報》;

nyssa-cas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三家外媒對伊朗核問題國際會議的報道比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家外媒對伊朗核問題國際會議的報道比較

  2. 背景介紹: 伊朗與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及德國組成的5+1小組10月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了會談。按照六國集團的理解,伊朗的態度有明顯軟化,不僅提出願意與國際社會“全面合作”核查伊方境內第二座核工廠,還“原則上同意”把大部分低純度鈾運往俄羅斯或其他國家,由第三方將鈾濃縮至所需純度后,再購回燃料級濃縮鈾并限用于民用項目。 選取報道: 伊朗:矛盾的中心,《德黑蘭時報》,The Tehran times,伊朗的一家英文日報; 美國:屬于六國集團,《紐約時報》; 澳大利亞:六國集團,旁觀者,《澳大利亞人》(The Australian);

  3. 標題: 紐約時報:Iran Agrees to Send Enriched Uranium to Russia 用伊朗在會議上的最關鍵讓步為標語,凸顯了會議的主要成果。 澳大利亞人:Iran's nuclear deal prompts doubt 直接點出伊朗核問題引起疑慮,沒有以會議成果為重點。 德黑蘭時報:Iran, 5+1 upbeat over Geneva talks, agree to meet again upbeat一詞,強調下一次會議已經確定是本次會議的成果

  4. 導語: 紐約時報:Iran agreed on Thursday in talk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major powers to open its newly revealed uranium enrichment plant near Qum to international inspection in the next two weeks and to send most of its openly declared enriched uranium outside Iran to be turned into fuel for a small reactor that produces medical isotopes, senior American and other Western officials said. 澳大利亞人:IRAN has agreed to allow inspectors into its previously hidden nuclear enrichment plant within two weeks, after rare progress during negotiations with the US and five other key nations. 德黑蘭時報:Negotiators from Iran and the 5+1 group who gathered at a villa in Genthod near Geneva on Thursday seemed upbeat about the outcome of the talks.

  5. 紐約時報把此次會議的重大突破作為導語; 伊朗將在兩周內向國際原子能機搆核查人員開放其位于庫姆市附近的新濃縮鈾廠,并已經同意把大部分低濃縮鈾送出伊朗,提煉成核燃料,并最后運回國用于醫療研究和發電。此消息的來源是匿名的,只說由美國及西方高級官員提供。 澳大利亞人的導語和紐約時報相近,但是沒有點出消息來源。 德黑蘭時報的導語與標題呼應,直接點出各方對會談成果表現樂觀,即雙方將進行第二次磋商,這和《紐約時報》強調的會議成果完全不一樣。

  6. 內容: 紐約時報: 主要在分析伊朗的讓步。緊接着導語,紐約時報就指出,伊朗如果把大部分濃縮鈾送出國,將是西方陣營的一個重要成就。然后又引用了一個匿名的美國高級官員的發言,指出如果伊朗藏匿濃縮鈾,那么此舉將毫無意義。 然后提到奧巴馬政府基于伊朗政府的表現,對此事表現了謹慎的態度,并警告伊朗政府,如果核問題談判被拖延,美國將會釆取嚴厲制裁。 文中多次提到伊朗的讓步。另外,紐約時報把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搆的專家會面也看過是會談的成果之一。 然后紐約時報對美國副國務卿William J. Burn與伊朗談判代表Saeed Jalili之間長達45分鐘的對話進行了報道,提到了美國與伊朗談話的話題及Saeed Jalili對本次對話的肯定態度。 最后,紐約時報引用專家的話,肯定了伊朗的讓步,同時指出,伊朗必須把所有的濃縮鈾送出國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

  7. 澳大利亞人: 對主要事實的描述和《紐約時報》相近,但是報道相對簡單,而且着重強調了存在的問題。 澳大利亞人首先提到美國對會談結果抱有積極態度,然后介紹了本次會議伊朗做出的讓步.對于伊朗和美國的高層會談只有一段的簡單描述。然后,文章大量引用奧巴馬原話,強調美國對伊朗做出讓步尚有疑慮。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與《紐約時報》不同,伊朗同意在兩周內向國際原子能機搆核查人員開放新濃縮鈾廠這個消息是通過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證實的,并對這個新濃縮鈾廠的發現及爭端進行了簡短的回顧。 最后一部分,文章分析伊朗將會送出多少濃縮鈾到俄羅斯,但是關于伊朗是否會藏匿濃縮鈾仍存在巨大疑慮,并且以伊朗談判代表Saeed Jalili的聲明作為結尾——伊朗堅持核設施將被用于和平目的。

  8. 德黑蘭時報: 完全像是另外一個故事:伊朗根本就沒有讓步。 肯定了伊朗與六國集團將在十月內進行第二次磋商是會議成果。 大段伊朗談判代表的發言,他聲明,伊朗會盡一切努力掌握核技朮用于和平的用途,并指責聯合國無視以色列不斷對伊朗發出軍事打擊其核設施的威脅,導致伊朗不得不在Qom另外建設核設施。 接下來,文章以大量篇幅引用一位匿名的,神秘的伊朗代表團成員的發言,否認“伊朗將在兩周內向國際原子能機搆核查人員開放其位于庫姆市附近的新濃縮鈾廠,并已經同意把大部分低濃縮鈾送出伊朗,提煉成核燃料,并最后運回國用于醫療研究和發電”的消息。

  9. 這位不知名的與會者說,伊朗總統的確發表過聲明,表示伊朗“將”同意向國際原子能機搆核查人員開放庫姆市附近的新濃縮鈾廠, 但是兩周內向核查人員開放這個說法只是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的“個人聲明”,是為了掩飾六國集團無法說服伊朗退步的事實。至于伊朗將把大部分低濃縮鈾送出伊朗,提煉成核燃料,并最后運回國用于醫療研究和發電,僅僅是“Western diplomats claimed”。 至于會面,德黑蘭時報以西方外交官拒絕透露細節為由,完全沒有提到會談的具體內容。

  10. 總結: 紐約時報: 報道消息來源是美國及西方的官員,釆訪的也是美國的專家,通篇分析的都是伊朗是否會乖乖與以美國為代表的六國集團合作,放棄核武器。在報道中,除了伊朗在會議發布的官方聲明,未對伊朗方面進行釆訪,雖然可能是受到條件限制,但更可能是因為《紐約時報》作為美國的一家主流報紙,他們根本就沒有必要詳細報道伊朗方面的聲音,他們需要關心的是奧巴馬政府的對外政策,包括對伊朗施壓。

  11. 澳大利亞人: 由于澳大利亞未參與會議,從其報道內容可以推斷這篇報道是通訊社提供的信息而撰寫的,與紐約時報在很多新聞事實的描述上一致。

  12. 德黑蘭時報: 報道角度非常不同,大量引用了伊朗方面談判代表的發言,通過釆訪其他與會伊朗代表團成員,對六國集團的樂觀態度進行了直接了當的反駁和回擊。 根據FREEDOM HOUSE的新聞自由度排名,伊朗與中國均排在181名,屬于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德黑蘭時報》有多少成分是為了對其國內進行宣傳讓人非常懷疑。而且其因為消息來源是匿名的,新聞的可信度更是大大降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