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攝影藝術

攝影藝術. 攝影器材. 自動相機(雙眼相機、傻瓜相機) 數位相機 腳架 單眼相機 攝錄機 DV 照相手機 軟片. 起源. 法國畫家 Daguerre﹙1787-1851﹚ 、 Niepce﹙1765-1833﹚ 於 1822 年發明透視畫。 1826 年又發明日光膠版。 1839 年發明了銀版照相。為了紀念這一發明,人們把銀版照相冠予 Daguerre 的名字。

no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攝影藝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攝影藝術

  2. 攝影器材 • 自動相機(雙眼相機、傻瓜相機) • 數位相機 • 腳架 • 單眼相機 • 攝錄機 • DV • 照相手機 • 軟片

  3. 起源 • 法國畫家Daguerre﹙1787-1851﹚、Niepce﹙1765-1833﹚於1822年發明透視畫。1826年又發明日光膠版。1839年發明了銀版照相。為了紀念這一發明,人們把銀版照相冠予Daguerre的名字。 • 1880年,美國的喬治.伊斯托馬﹙1854-1932﹚發明了劃時代的感光膠片,並於同年創立了「柯達」,進而於1885年將膠片做成卷狀,放入捲筒內,發明了新型的照相機,。喬治於1888年正式將新型的照相機推出市場。 • 1903年日本第一位製造相機的人是小西本店,他就是後來的小西六的創辦人。可是日本人卻被德國的萊卡相機所吸引,威脅到小西相機的生存。 • 1925年萊卡製造出了採用35mm膠卷的小型照相機,使照相機得到了普及。 • 1928年,田島一雄開了第一家照相店「日德相機商店」。 • 製造出第一台小型相機的是吉田五郎﹙1900-1993﹚將自己製造的相機起名觀音﹙kannon﹚。之後又更名為「kyanon」,就是今天家喻戶曉的「佳能相機」。 • 1935年,「柯達」發明了三原色彩色膠卷。 • 1937年,蘭度發明了「波拉羅伊德相機」,這是一種立等可取的相機,有人笑稱這種相機為「instant camera」。不過,「instant camera」真正推到市場上,卻是1948年。 • 二次大戰結束後,當時最出名的「荻本商會」以銷售先進的單眼鏡頭相機為主,可是,人們對單眼鏡頭相機認識不足,一般都喜歡用雙鏡頭相機。 • 1955年以後單眼鏡頭相機幾乎佔領了整個相機市場。 • 1970年代第一次出現了自動嚗光相機,方便了相機的操作。 • 1982年,攜帶方便的「compact 相機」,將「傻瓜機」帶到了世界上。1986年發明的一次性相機。富士膠卷公司發明了「連鏡頭膠卷」,並迅速為大眾所接受,人們出門遠足再也不用把相機當作負累,隨處可買到,用後即可扔掉。 • 1995年卡西歐發明的數碼相機QV-10相機,其後各種類型的數碼相機相繼登場。

  4. 攝影分類 • 人物 • 風景

  5. 名詞簡介 • 鏡頭:標準、廣角、望遠、變焦 • 光圈:調節光量的孔 • 快門:調整通過鏡頭的光在底片上停留時間的裝置 • 焦距:鏡頭焦點距離

  6. 光圈 • 鏡頭葉片的開放大小,決定光圈大小 • f值小則光圈孔大(如f2.8),f值愈大則光圈孔愈小(如f22)。 • 一般在說大光圈時,就是指號數越小的光圈值,這點初學者常會混淆。 • 好天氣的海灘、雪地 f16 • 大晴天 f11 • 陽光稍弱 f8 • 薄雲 f5.6 • 陰天、陰影下 f4

  7. 鏡頭 • 標準鏡頭焦距為35-70mm • 廣角鏡頭為焦距35mm以下的短焦距鏡頭,視角較大,也有視角180度的魚眼鏡頭。 • 望遠鏡頭為焦距70mm以上的長焦距鏡頭。能夠拉近遠距離的景物,會壓縮空間感,視角較小,景深也會變短,適合拍攝遠距離的大自然景觀,自然生態的動植物及人物的特寫鏡頭。 • 變焦鏡頭結合了以上三種鏡頭的功能於一身,擁有多重焦距,但是它最大缺點是光圈都很小。

  8. 快門 • 快門的速度高時,曝光量小,相反,快門速度低時,通光量大 • 速度S分為:1、2、4、8、15、30、60、 125、250、500、1000 • 動態攝影時宜採用1/250;用1/30就無法呈現感覺 • 一般在ISO100的底片包裝盒上,都會有如下的建議:快門速度設定在1/250秒

  9. 焦距 • 一般人所說的焦距,其實是指『焦點』,也就是鏡頭對著被攝主體對焦時,當被攝主體達到最清晰畫面後,鏡頭上所指示與相機的相對距離。簡而言之,就是被攝體與相機的相對距離。因此對焦是在對準鏡頭焦點,量測被攝主體的確切距離。

  10. 拍攝基本技巧 • 小心對焦 • 正確曝光 • 減低紅眼 • 注意景深 • 光線追尋 • 色彩魅力 • 畫面簡潔 • 主題輪廓、位置、質感、觀景角度 • 立體感、動感、空間感

  11. 好照片的四大要素—林浩然 • 主題明顯 • 對焦清晰 • 色彩飽和 • 構圖正確

  12. 好站連結、網路資源 • 魚的旅行手記 http://fish019.myweb.hinet.net/index.htm • 世界的ㄧ天(攝影集) http://www.olympus.co.jp/jp/event/DITLA/gallery/ • 相機各品牌型號圖目 http://www.steves-digicams.com/hardware_reviews.html • 從空中看地球 http://udn.com/earth/ • 開宗明義說攝影藝術 http://www.sinsing.com.tw/lecture/L1.htm • 基本技巧篇 http://cck0217.myweb.hinet.net/TNGNEW-2.html • KenPhoto旅遊攝影網 http://www.kenphoto.com/ • 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http://www.csnp.org.tw/ • 藝術視界攝影網 http://www.artview.com.tw/column/c-39.htm • 攝影基本名詞 http://www.premierimage.com.tw/service/index-contents.htm • 相機發展史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11100615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4112800278 • 青草湖社大塹影攝團 http://groups.msn.com/photocaf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