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第二章 细胞的分子基础

第二章 细胞的分子基础. 原生质( protoplasm ): 构成细胞的物质。. 宏量元素: C 、 H 、 O 、 N 、 S 、 P —— 90% 以上. 微量元素: Na 、 K 、 Ca 、 Cl 、 Mg 、 Fe 、 Cu 、 Zn 、 Mn 、 Mo 、 Co 、 Cr 、 Si 、 F 、 Br 、 I 、 Li. 生物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 原生质( protoplasm ): 构成细胞的物质。. 水. 无机化合物. 无机盐. 原生质. 糖类 脂类 蛋白质 核酸. 有机化合物. 一、 生物小分子. (一)无机化合物.

no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细胞的分子基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细胞的分子基础

  2. 原生质(protoplasm):构成细胞的物质。 • 宏量元素:C、H、O、N、S、P —— 90%以上 • 微量元素:Na、K、Ca、Cl、Mg、Fe、Cu、 • Zn、Mn、Mo、Co、Cr、Si、F、 • Br、I、Li

  3. 生物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 • 原生质(protoplasm):构成细胞的物质。 水 无机化合物 无机盐 • 原生质 糖类 脂类 蛋白质 核酸 有机化合物

  4. 一、 生物小分子 (一)无机化合物 • 1.水(water):占细胞总量的75% ~ 80% • 存在方式:游离水——95%,溶剂 • 结合水—— 5%,细胞的组成成分 随着细胞的衰老,细胞的含水量逐渐下降, 活细胞的含水量不低于75%。 作用:溶解无机物、调节温度、 参加酶反应、参与物质代谢和 形成细胞有序结构。

  5. 生物小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 2. 无机盐:含量很少,约占细胞干重2%~5%。 • 主要的阴离子:Cl-、SO42- 、PO43-和HCO3- ; • 主要的阳离子:Na+、K+、Ca+、Mg2+、Fe2+、Fe3+ 盐在细胞中解离为离子,离子的浓度除具有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外,还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3.有机小分子:单糖;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

  6. 生物小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二)有机化合物 有机小分子:单糖;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多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7. 六碳糖:如葡萄糖,是细胞内能源物质。 五碳糖: 核 糖 脱氧核糖 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糖原 淀粉 生物小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糖类 分子式:(CH2O)n n= 3 ~ 7 ——碳水化合物 单糖 寡糖 :含3 ~ 十几个糖分子,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多糖

  8. 生物小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脂类 • 脂类包括:脂肪酸、类固醇、磷 脂、糖脂等。 • 特点: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 ① 脂肪酸:以甘油三酯或脂肪形式储存,贮存能量; • ②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 • 功能: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 能量储存形式 • 信号分子

  9. 二、生物大分子 (一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 核酸(nucleic acid)的种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物质 核糖核酸(RNA):与遗传信息的表达有关

  10. β-D-核糖   戊 糖 β-D-2-脱氧核糖 核 苷 酸 核酸的组成单位 磷 酸 嘌 呤:A G 含氮碱基 嘧 啶:T C U 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 • 1.核酸的化学组成

  11. 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 碱 基 嘧 啶 胞嘧啶 C 胸腺嘧啶 T 尿嘧啶 U 腺嘌呤 A 鸟嘌呤 G 嘌 呤

  12. 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 磷酸 脱氧核糖 核糖

  13. 核苷酸的分子结构: 酯 键 糖苷键 核 苷 单 核 苷 酸

  14. 核酸的分子结构: 3′5′— 磷酸二酯键 3´

  15. 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 2.DNA的结构与功能 (1)DNA的分子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是 脱氧核糖核酸。含A T G C四种碱基。 • 一级结构: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二级结构:

  16. 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 (2)DNA的结构特征: ⑴ 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 逆向平行 ⑵ 碱基位于内侧,磷酸和戊糖位于外侧 ⑶ 碱基之间进行互补配对,A=T C≡G 且A+G=T+C ⑷ 碱基平面垂直于螺旋中心轴,螺旋一周包含10个 碱基,螺距3.4nm

  17.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4nm 含10个碱基对 360°

  18. 3′ T 5′ A C G 5′ 3′ DNA的双链形成

  19. DNA的三种主要构象 http://www.hbcnc.edu.cn/~swx/mb/jan.htm

  20. 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 (3)DNA的功能: • 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DNA →RNA →蛋白质

  21. 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 3.RNA的结构与功能 • RNA的分子结构: • 基本组成单位是 核糖核酸。 • 含A U G C 四种碱基。 • RNA为单链,但有的可自身回折形成局部发夹结构。

  22. snRNA(小核RNA):含70-300核苷酸,参与基因转录产物的加工。snRNA(小核RNA):含70-300核苷酸,参与基因转录产物的加工。 miRNA (微小RNA):长约21-25nt的非编码RNA。参与细胞分化与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控。 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 2. RNA的种类与功能: mRNA(信使RNA):携带遗传信息,作为 蛋白质的合成的模板. RNA rRNA (核糖体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tRNA(转运RNA):运输活化的氨基酸.

  23. 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 核酶和脱氧核酶 • 核酶(ribozyme):是具有酶活性的RNA。 • 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具有特定生物 催化功能的DNA分子,也叫酶性DNA。

  24. 三种RNA分子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作用 mRNA tRNA rRNA 1%~5% 5%~10% 80%~90% 细胞中含量 大小悬殊 分子量最小 (0.36~1.1) × 106 74~95个核苷酸 分子量 沉降系数 6S~25S4S 5.8S 18S 28S 基本上呈线形,局部呈双链,形成发夹式结构。 线形,某些节段可能呈双螺旋结构。 结构特征 呈三叶草形 存在场所 胞核、质或核糖体 细胞质或核糖体 核糖体 运输活化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 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功能作用

  25. 氨基酸 连接的位置 反密码子 tRNA分子结构模式 反密码环

  26. DNA与RNA的区别 RNA DNA 戊 糖 脱氧核糖 核 糖 碱 基 A G C T A G C U 磷 酸 磷 酸 磷 酸 dAMP、dGMP AMP、GMP、 dCMP、dTMP CMP、UMP 核苷酸种类 结 构 双 链 单 链 存在部位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质 储存、复制和传递 与遗传信息表达 遗传信息 有关 功 能

  27.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二)蛋白质表达遗传信息 1.蛋白质(protein)分子的化学组成 •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amino acid) • 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C H O N;少量的S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结构的共同特点: • 含有碱性氨基(-NH2)和 酸性羧基(-COOH), • 为两性化合物。

  28. 氨基酸——两性化合物 — 酸性的羧基 COO- R 侧链— NH3+ _ 碱性的氨基

  29. 由遗传信息表达的蛋白质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 蛋白质分子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依次 • 缩合而形成多肽链。 肽 键 氨基端 (N端) 羧基端 (C端)

  30. NH H -H2O N H 肽键的形成 + 甘氨酰甘氨酸 肽键

  3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主要的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二硫键。

  32. 二硫键 牛核糖核酸酶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3.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肽链 主链内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有规则地形成氢键相互作 用的结果。 • 主要形式:即α-螺旋和β-片层折叠结构。   • 主要的化学键:氢键

  34. -螺旋

  35.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不同侧链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的。 • 主要的化学键: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和 Van der Waals力。

  36.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每条独立的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构成蛋白质的亚基,若干亚基通过非共价键而相互 连接形成的复合体。(非共价键) • 亚基之间的结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氢键 和离子键。

  37.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38. 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结构(或构象),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功能的基础。 结构域(structural domains)是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组成单元。 组成一个结构域的氨基酸残基通常在40-350之间。 通常通过结构域去推断某些蛋白质的功能。 具有相同结构域的蛋白具有类似的功能。 4.酶

  39. 本章节重点 • 1.DNA的双螺旋结构的特征与功能 • 2.RNA结构与功能 • 3.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