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专题讲座)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专题讲座). 中 共 中 央 党 校 傅 思 明.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如何按照法治的要求应对突发事件?. 【 讲题说明 】 讨论该专题的时代背景 1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 要提高政府 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 。 2 、政府在应急状态下,能否做到依法行政, 这是对政府能力的最大考验。. 讲座目次.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 2 : 35 — 3 : 00 ) 二、应急行政的法治原则 ( 3 : 00 — 4 : 00 )

nou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专题讲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专题讲座) • 中 共 中 央 党 校 • 傅 思 明

  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如何按照法治的要求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如何按照法治的要求应对突发事件? 【讲题说明】 讨论该专题的时代背景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提高政府 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2、政府在应急状态下,能否做到依法行政, 这是对政府能力的最大考验。

  3. 讲座目次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二、应急行政的法治原则 (3:00 — 4:00) 休 息 ——(4:00 —4:15) 三、案例教学:如何提高应急行政能力? (4:15 — 5:30)

  4.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1、突发事件 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将突发事件分为:(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事件一旦降临,政府只能应声而出, “风能退、雨能退、政府不能退”。

  5.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3、人类的理性选择: ——突发事件必然赋予政府紧急权力。 【分析】紧急权力的特性: (1)权力优先:可以限制公民的宪法权利; (2)程序特殊:可以紧急出台政令和措施; (3)社会配合:公民有义务配合政府行动。

  6.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实例】《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爆发 流行时,为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政府在必要 时,可以: 停止集市、集会、演出等活动; 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措施; 临时征用有关房屋、交通工具。

  7.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实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44条规定: 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 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政府或有关 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 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强制执行。

  8.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实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规定了 公民有三大义务: 1、报告; 2、配合监测; 3、政府为扑灭疫情,采取封锁、捕杀、消毒 等强制措施,公民应当容忍。

  9.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二)问题的提出——法治时代的难题 1、如何按照法治的要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问题举例】 ①树立公务员依法应对的法治观念问题; ②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透明政府问题; 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尊重人权的问题; ④强化官员问责,建立责任政府的问题。

  10.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2、如何平衡紧急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 【案例】非典期间为阻止在外打工的人回家, 江苏某县政府发出通知:谁家有在外打工的人 回家就罚款3000元。 成都市一居民小区所在街道按照上级的指示 对非典严防死守,听说有一对夫妇从广州回来, 立刻将其家门焊死,对其进行隔离。

  11.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三)紧急权力必须受到法律规制 1、通过法律防治突发事件,是各国通例。 ①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法。 ②应急法律使政府行使紧急权“师出有名”。

  12.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实例】面对非典这一突发事件, 国务院在不 到一个月时间内,连续采取了两项法律措施—— 一是重新公布89年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 二是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结论: 应急立法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奠定了基础—— 抗击非典,一靠科学;二靠法治。

  13.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实例】 1991年和1998年各级政府在抗洪抢险时提出 的口号——“严防死守”。 2003年淮河防汛喊出口号——“依法防洪, 科学防洪。”

  14.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2、我国应急法律的诞生 (1)法律: 1989年《传染病防治法》; 1992年《矿山安全法》; 1996年《戒严法》; 1997年防洪法、防震减灾法、动物防疫法; 1998年《消防法》; 2002年《安全生产法》。

  15. 一、突发事件与应急行政 (2:35 — 3:00) (2)2004年修改宪法:紧急状态制度入宪。 (3)2006年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突发事件应对法》。

  16.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一)依法应对原则 1、按照应急法律的“规定动作”行使紧急权。 【实例】《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规定: 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应当立即依照有关 法律的规定采取应急措施。 采取有关法律规定的措施不足以有效处置的, 依照本法规定采取应急措施。

  17.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2、如何依法应对? (1)完善应急预案制度。 制度是应急管理的保障,必须有计划有步骤 地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安排。 【实例】《防震减灾法》第6条规定:国务院 地震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18.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2)落实信息公开制度。 A. 信息传递有两种:报告和发布。 【实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 追究的规定》规定:特大安全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 上报国务院。 【实例】《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卫生部 应当如实公布疫情,并可授权省级卫生部门如实 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

  19.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B.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政府“说谎”吗? 第一,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 第二,法律规定:信息公开应当如实准确。

  20.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案例】哈尔滨水危机事件在世界城市史上都 是很罕见的。危机之初,400万市民一度慌乱。但 政府如何应对呢? 21日中午,得知污染水团将于30小时内抵哈、 危机迫在眉睫,市政府发布公告——“管网检修, 全市停水4天”。 22日凌晨,发出公告,告知水污染的真实信息。

  21.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分析】《环境保护法》第31条规定: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造成污染事故 的单位,必须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 和居民,并向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报告。

  22.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3)严格执法。 应急法律的功能之一:强制公众统一行动。 【案例】1998年夏,在汛情紧急时刻,江西、 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依照《防洪法》 规定,相继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各级防汛指挥部依法征用防汛抢险物资,清除 江河行洪障碍,严惩失职的防汛责任人。

  23.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实例】去年台风“桑美”来临前,福建福清市 有一位渔民明知政府有令:台风期间禁止出海。 但在8月9日竟还驾船强行出海。 警方强制带回,并处10天的治安拘留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规定:拒不执行 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 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24.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二)比例原则 1、“自选动作”必须符合比例原则。 ①手段必要; ②手段与目的相适应。 【实例】《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规定: “政府采取处置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 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相适应”。

  25.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2、比例原则的要求是: (1)不能为了克服危机而不惜一切代价。 (2)对突发事件作出分级规定。

  26.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案例】法国一监狱囚犯暴动事件 1974年,法国克莱尔沃监狱的300名囚犯发生 暴动,法国宪兵干预队7名队员迅速赶到现场。 (1)他们没有大开杀戒。 (2)他们占据有利地形,一方面要求直升飞机 支援;另一方面使用非致命性武器——催泪弹惩 罚用石块攻击警察的囚犯,而且瞄准的部位也都 是肩膀和大腿。 (3)最后温和地平息了这次恶性事件。

  27.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案例比较】2003年4月27日,沈阳市非典防 治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加强来自疫区人员管 理的通告》规定: (1)凡由疫区来沈阳的人员必须在有关部门 的监控下到政府指定的9家旅馆居住。 (2)入住旅馆10天后,方可离开指定旅馆。 住宿费以及其他全部费用自理。

  28.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案例比较】2003年4月28日辽宁省人民政府 发布《关于加强非典防治工作的通告》,规定: (1)凡来自疫区的各类人员,必须立即自觉 向住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单位报告。 (2)在住地相对封闭接受医学观察10天,期 间不得随意外出。

  29.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案例】2002年5月20日上午8:30分,一头野生 羚牛进入陕西省四郎乡田岭村刘昌家,把刘顶倒 在地。刘妻吓得躲在碗柜底下。围观村民认出这 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村委会主任得知即向乡政府汇报。 乡长向县林业局汇报后于10:00到现场。此时 刘生命垂危,而羚牛在屋里来回走动。 县林业局副局长于11:00 赶到现场,成立抢 救指挥部,研究决定向林业厅汇报,但已11:30。

  30.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野生动物保护法》16条规定: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因特殊情况需要猎捕、杀害国家一级保护野 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家林业部申请特许猎捕证”。

  31.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下午1:20传来省林业厅指示,可以击毙羚牛。 指挥部立即部署击毙方案。 2:00,县公安局长带领30名警察赶到现场, 指挥部经过现场察看,确定了击毙方案。4:20, 警察开枪击毙羚牛。 从8:30—4:20,处置结束,刘因伤失血过多 已经死亡。其妻在被送往医院抢救的途中死亡。 【讨论】政府处理过程符合法治要求吗?

  32.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三)行政应急性原则 1、含义: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应在第一时间 采取应急措施。 2、应急措施:政府有权在紧急情况下,采取 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与法律相抵触的措施。

  33.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3、应急性原则是对常态法律框架的突破,其 目的是追求实质合法性。 【分析】 战争权力理论:赋予政府非常权力。 ↓ 和平时代:特别局势理论

  34.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实例】 1942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决定对日宣战。 随后,罗斯福总统签署命令,将国内近12万 日裔关进拘留营,目的是防备他们反美。

  35.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4、行政应急性原则行使的条件是: (1)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危险; (2)只能由法定的有权机关行使; (3)遵循比例原则。

  36.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四)问责制原则 1、《公务员法》第82条规定: “领导成员因为工作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 或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37.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案例】2004年1月,密云县举办迎春灯展, 2月5日,公园地区游人约达4万人。此时,河西岸 的居民区内有人燃放烟花,不少游人误认为是在 放礼花,因此,河东岸的游人拥上彩虹桥。 因一位游人不慎跌倒,身后游人向前推挤, 导致彩虹桥上的人群踩踏,造成37人死亡的重大 责任事故。

  38.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本案行政责任追究如下: (1)县委书记夏强,党内警告。 (2)县长张文,引咎辞职。 (3)县委副书记陈晓红,撤销党内职务。 (4)副县长王春林,行政记大过、党内警告。

  39.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2、行政责任追究的类型 (1)责任追究实行“客观事实责任制”。 【案例】2004年2月 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 火灾。造成54人死亡。火灾的直接原因是:员工 于红新仓库吸烟丢弃烟头引发火灾。市长刚占标 引咎辞职;副市长蔡玉和行政记大过处分。 【问题】不问缘由的“结果问责”有道理吗?

  40.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分析】 A.《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第2条规定: 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 对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失职、渎职或者负有 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41.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B. 该法第15条规定: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 性质特别严重,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 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 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42.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2)责任追究实行“副职负责制”。 【案例】重庆市彭水县副县长蒋成国(34岁) 一直分管农业。2002年,因另一位分管安全生产 的副县长外出学习,组织上让他代管安全生产。 然而仅3个月时间,该县连续出现两次重大交 通安全事故(一次是因为车辆转向系统失灵,一 次是因驾驶员的左眼完全失明),导致38人死亡。 蒋副县长不得不向组织引咎辞职。

  43.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分析】 责任追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负责谁担责。 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 【实例】2001年3月27日,重庆市颁布《关于 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规定: 对于一年内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两次; 或者,发生死亡30人以上事故一次的地区和单位 的分管领导要引咎辞职。

  44.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3)责任追究实行“连带责任制”。 【案例】公安部五条禁令颁发后, 2003年2月 27日,湖北省大冶市公安局一派出所所长柯新建驾 车拜年,酒后驾车回家肇事,判处有期徒刑3年。 市公安局局长、政委两人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受行政记大过处分。副局长和副政委两人负直接 领导责任,引咎辞职。 【问题】责任追究实行连带责任有道理吗?

  45. 二、应急行政应当遵循的法治原则 (3:00— 4:00) 【分析】连带责任制理由是:自己管理的地区 和部属出了问题,领导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例】五条禁令规定:民警违反上述禁令, 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 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对所在单位 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性质严重,上一 级单位的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

  46.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如何按照法治的要求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如何按照法治的要求应对突发事件? 休 息 时 间 4:00 — 4:15

  47. 三、案例教学:如何提高应急行政能力? (4:15— 5:30) 引 言 ————以群体性事件为视角 【实例】我国每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从1994年 的1万多起,上升到2004年的7万多起,增加6倍多。 参与人数从1994年的73万人次,上升到2004年 的376万人次,增加了四倍多。

  48. 三、案例教学:如何提高应急行政能力? (4:15— 5:30) 【案例1】假公务员打人引发群体性事件 2004年10月18日,重庆市有一临时工胡权宗与妻子在 万州区街上行走,农民工余继奎的扁担撞到胡权宗妻子。 双方发生斗殴,胡权宗把余打伤,并声称自己是公务员, “出了什么事,花钱可以摆平”。 这句话引起围观群众义愤,以为公务员在殴打群众, 立即报警。民警赶到现场,欲将三人带上警车回派出所。 有人煽动 “天下公务员是一家,民工不会得到公正处理”。 导致矛盾激化,群众不准车辆启动。 僵持3个小时,三名当事人才被民警带离现场。

  49. 三、案例教学:如何提高应急行政能力? (4:15— 5:30) 但事件并未平息,群众听信谣言,事态趋于复杂化。 公安局的警车经过时被砸烧。因正值下班高峰,造成 数千名群众聚集围观。 晚上,数百人聚集到区政府大楼,冲进政府办公楼, 砸坏区政府的玻璃大门。 (1)市委书记黄镇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控制局面; (2)市公安局长朱明国赴现场指挥处理这起事件; (3)区委区政府的干部深入现场,开展宣传解释工作。 19日凌晨,有关人员被带离现场,事态才平息下来。

  50. 三、案例教学:如何提高应急行政能力? (4:15— 5:30) 【案例2】民警治安管理引发群体性事件 2005年6月26日,安徽池州市一路口,挂着苏Z牌照的 本田轿车将行人刘亮刮伤,争执中,车上3人殴打刘亮。 当时驾车人的一句“打!打死一个安徽人也就是赔30万!” 激怒了围观群众,有市民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刘亮被送 往医院,打人者被带到派出所。 在派出所门口,打人者之一拿出车内的一把自制刀具 与群众对峙。愤怒的群众将车砸毁。一辆停在派出所门前 的警车被群众点燃。少数不法分子哄抢附近超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