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02 Views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 本章内容与学习目标. 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与要求. 1、了解 全面质量管理产生背景 2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本观点与要求.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及 QC 活动开展的要点. 3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方法 4 、了解企业质量改进活动的要点. 本章学习重点难点 :. 重点 : 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难点 :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企业开展 QC 活动的要点. 一、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E N D
本章内容与学习目标 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与要求 1、了解全面质量管理产生背景 2、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本观点与要求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及QC活动开展的要点 3、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方法 4、了解企业质量改进活动的要点
本章学习重点难点: • 重点: 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 难点: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企业开展QC活动的要点
一、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全体人员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数理统计方法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1、全面质量管理产生的背景 • 美国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诞生地,但该理论真正取得成功的却是在日本,其实施特点是结合本国实际。 • 20世纪80年代,面对国际竞争的不利局面,美国人反思了自身在质量上的失误;到了90年代,美国的钢铁、汽车等质量又超过了日本。-----这说明了什么? • TQC发展成为TQM(基于组织全员参与的一种质量管理形式),使管理的概念更全面、更人性化、更具有竞争性。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三)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四)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
TQC强调: 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1 质量职能是企业全体人员的责任; 2 3 质量问题不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 4 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
代表人物 朱兰(被誉为质量领域的“首席建筑师”) 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有三个环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就是“朱兰三步曲”。于1951年首次出版了《质量控制手册》,成为质量管理领域的权威著。
日本著名QM专家石川馨提出“广义的质量”以及“因果图”,日本著名QM专家石川馨提出“广义的质量”以及“因果图”, • 日本在推进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作出了创新探索,提出开展QC小组活动,使质量管理工作扎根于员工之中,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提出了“质量改进七种工具”。
3、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四全一多样” • 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 全面质量的管理 •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 多种多样方法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 管理质量
“四一切”: • 一切为用户着想——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 一切以预防为主——好的产品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 • 一切以数据说话——用统计的方法来处理数据 • 一切工作按PDCA循环进行——先进的合乎科学的思考总是的方法
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 事后检验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 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全面综合治理 以产量、产值为中心转变为以质量为中心 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来达到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1 2 4 5 3 事后检验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 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全面综合治理 以产量、产值为中心转变为以质量为中心 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 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来达到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4、全面质量管理的优点:
5、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 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PDCA四个英文字母及其在PDCA循环中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 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 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 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二、质量改进 • 1.质量改进的概念 • 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措施。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2.质量改进活动的意义 • ----质量改进具有最高的投资收益率。 • ---可以促进新产品开发,改进产品性能,延长产品的寿命周期; • ---通过对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改进,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和技术力量,充分挖掘企业的潜力; • ----可以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通过提高产品的适用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有利于发挥企业个部门的质量职能,提高工作质量,为产品质量提供强有利的保证。
3.质量改进的步骤 • 质量改进过程本身就是一个PDCA循环,可分为七个步骤完成:明确问题 、 掌握现状、分析问题的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确认效果、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总结 。
4.质量改进组织形式----QC小组 • 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 目的: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
QC小组的特点: • 明显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愿参加 • 高度的民主性:民主的结合、民主的活动。 • 严密的科学性:P、D、C、A程序、数理统计方法、逻辑思维模式、数据资料说话
QC小组活动程序 • 1.成立QC小组2.选择课题 3.现状调查4.设定目标5.确定方案6.制定措施7.全体实施8.总结上报
进一步阅读文献 [1](美)J.M.朱兰。质量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6 [2](美)A.V.Feigenbaum。TOTAL QUALITY CONTRAL。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3 [3](瑞典)L.Sandholm。全面质量管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 欧阳明德。质量管理——理论、标准与案例。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 潘渔州。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课后思考题 • 是什么推动质量管理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 •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否意味着统计质量控制的方法没用了,应该用全面质量管理来取代统计控制方法了?为什么?
Click to edit company slogan .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