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744 Views
全球高油价和粮食危机. 一、油价上涨 二、粮食危机 三、中国如何应对.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几十年前曾经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美国的投资界还有另外一个公式: gold + oil + dollar=god 黄金+黑金+美金 = 上帝. 一、油价上涨. 提问: 油价从 10 美元一桶涨到 147 美元要多久?.
E N D
一、油价上涨 二、粮食危机 三、中国如何应对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几十年前曾经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几十年前曾经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 美国的投资界还有另外一个公式:gold+oil+dollar=god 黄金+黑金+美金=上帝
一、油价上涨 提问: 油价从10美元一桶涨到147美元要多久?
100美元、110美元、120美元、135美元、140美元,今年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人们的深重忧虑中,屡创新高。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已经给世界各国的民生和经济带来众多影响。由于油价上涨,加油站由拥堵变得冷清,人们把汽车卖了骑自行车上班,同时,使用公共交通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油价上涨,负担加重,企业不得不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来缩减成本;由于油价上涨,石化产品涨价,导致生产和运输价格上涨,从而造成原材料和商品涨价,并进而致使最终产品涨价,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正在踏出警戒线。100美元、110美元、120美元、135美元、140美元,今年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人们的深重忧虑中,屡创新高。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已经给世界各国的民生和经济带来众多影响。由于油价上涨,加油站由拥堵变得冷清,人们把汽车卖了骑自行车上班,同时,使用公共交通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油价上涨,负担加重,企业不得不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来缩减成本;由于油价上涨,石化产品涨价,导致生产和运输价格上涨,从而造成原材料和商品涨价,并进而致使最终产品涨价,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正在踏出警戒线。
四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 石油禁运 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那次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 多事之秋 伊朗爆发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使石油日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 海湾战争 当时爆发了海湾战争。专家形容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当时油价一路飞涨,3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不过,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第四次石油危机(1990-2000) 持续下跌之后的上涨。因油价持续下跌,1998年,欧佩克两次消减石油产量,1999年,随着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原油价格迅速上涨。
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非常不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按世界经合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下降0.2%,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在全球最主要石油消费国之一的美国,若油价每上升25%,则会使通货膨胀上升1%。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非常不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按世界经合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下降0.2%,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在全球最主要石油消费国之一的美国,若油价每上升25%,则会使通货膨胀上升1%。 • 国际原油价增长1美元 中国就要多付58亿。
把石油比作血液其实低估了石油的价值,因为血液可以再生。而石油的不可再生性,需求快速增长导致供需偏紧,一旦风吹草动,如地缘政治、美元贬值等,都会引爆油价加速上涨。
油价上涨的原因 1.供求不平衡 在需求方,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石油消费迅速增长。尽管发达国家仍然是石油消费的主力,但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更快。
在供给方,祸根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埋下。整个90年代,世界石油开采和生产投资年均不过2100亿美元,比正常少了15%,累计少投资3000多亿美元。这一轮油价暴涨以来,虽然石油开采和生产已提高,但新油田投资周期通常要3~10年。在供给方,祸根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埋下。整个90年代,世界石油开采和生产投资年均不过2100亿美元,比正常少了15%,累计少投资3000多亿美元。这一轮油价暴涨以来,虽然石油开采和生产已提高,但新油田投资周期通常要3~10年。
2.投机炒作是油价推高的罪魁祸首 在供需没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次油价飙升的炒作成分更多些。在各国重视能源、争夺能源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显得非常“敏感”,从而易于被各种市场与政治力量无限“放大”。 如果从更大范围观察,除了资本在炒作能源外,各国实际上也在“炒”能源,争夺能源的“无硝烟战争”氛围很浓厚。非洲与北极自去年以来备受关注,就是因为这两个区域将是未来油气开采的新领地。
3.美元汇率的疲软给油价上涨推波助澜 由于国际市场上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初级产品绝大多数以美元计价结算,近年来美元汇率的疲软也给油价上涨推波助澜,石油输出国希望由此弥补他们因美元贬值而损失的实际收入。
市的持续低迷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成为更多国际避险资金的乐园,从目前来看,原油期货仍是表现最好的品种,原油期货投资可以实现保值,投机也可获利。有分析师向记者指出:“如果没有找到下一个表现更好的投资或者投机的品种,依据资本的逐利本性,是不会放弃原油期货的。”市的持续低迷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成为更多国际避险资金的乐园,从目前来看,原油期货仍是表现最好的品种,原油期货投资可以实现保值,投机也可获利。有分析师向记者指出:“如果没有找到下一个表现更好的投资或者投机的品种,依据资本的逐利本性,是不会放弃原油期货的。”
4.中东局势动荡是油价上涨的外部原因 • 纵观近年来的国际环境,油价同样摆脱不了战争的影子。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中,隐讳地表达了伊战的石油政治企图,认为两场战争(海湾战争与伊战)是两次石油危机的逻辑连接点。 • 巴以纷争、黎以冲突、伊拉克乱局、伊朗核危机,这些问题密切相连,相互影响。
二、粮食危机 • 2008年以来,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粮仓”美国也未能幸免。美国两大零售商———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和全美最大仓储式零售店“好事多”———突然宣布采取特别措施,对顾客购买部分品种的大米数量加以限制。 食品限购在美国实属罕见。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造成的影响更为广泛而深刻。在埃及首都开罗,为拿到政府救济的廉价面包,民众排起了长蛇般的队伍。在海地,食品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迫使总理下台。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4月初警告说,食品和能源价格高涨将在33个国家引发社会动荡。在非洲一些贫穷国家,民众几乎将微薄收入全都用在吃饭上,粮价上涨引发的社会问题尤为严重。
数字解读世界粮食现状 • 全球食品价格上涨创1845年以来最高 • 全球大米库存降至1984年以来最低 • 全球粮价可能将维持10年高价 • 世界粮食储备只够维持53天 • 粮食危机国已达37个 • 全球超过8亿人每天饿着肚子休息 • 冷战至今全球已闹5次粮荒 • 目前已有13个国家发生了粮食骚动
世界银行7月发布的初步研究结果估计,由于粮价飙升,全球最多可能有1.05亿人因此沦至贫困线以下,其中非洲就有3000万。世界银行7月发布的初步研究结果估计,由于粮价飙升,全球最多可能有1.05亿人因此沦至贫困线以下,其中非洲就有3000万。 •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营养不良人口有8.54亿,其中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就达2.06亿。今年以来,喀麦隆、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等多国相继发生“粮食骚乱”,造成人员伤亡。
(一)粮食危机的原因 • 当前世界粮食危机成因复杂,除了多种供给与需求因素外,还有粮食市场的人为操纵以及民众的心理预期等。 1. 汽车“吃”粮扩大需求 粮食需求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食品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国家将大量粮食投入生物燃料生产。
从美国总统2005年8月签署的《能源政策法案》以来,美国就大力推行生物能源政策,通过玉米来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2006年,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共4200万吨,是1.3亿人一年的口粮。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后几年美国玉米产量的1/3将用于乙醇生产。按照美国的计划,到2022年,美国生产乙醇所消耗的玉米将达到1.8亿吨,足够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吃一年。难怪有人称:“富人的汽车最终会吃掉穷人的面包。”从美国总统2005年8月签署的《能源政策法案》以来,美国就大力推行生物能源政策,通过玉米来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2006年,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共4200万吨,是1.3亿人一年的口粮。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后几年美国玉米产量的1/3将用于乙醇生产。按照美国的计划,到2022年,美国生产乙醇所消耗的玉米将达到1.8亿吨,足够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吃一年。难怪有人称:“富人的汽车最终会吃掉穷人的面包。”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著名粮食问题专家莱斯特·布朗指出,美国政府的错误能源政策应对此次粮价上涨负责。美国为减少对外石油依赖,大力发展生物能源计划。按美国目前技术水平,一辆最普通的家用吉普加满一箱油需耗用200公斤玉米,相当于非洲穷国布基纳法索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口粮。 • 无怪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警告说:美欧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对贫困人口来说绝对是场灾难”!
富国补贴祸害穷国 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对农业的大量补贴,一直是世界农业和粮食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 富国的高额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形成巨大冲击,恶化了他们的贸易条件,甚至使贫穷的农业国家越来越穷困。
非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悲愤地指出:“农业是带领非洲走出贫困的唯一途经,现在却遭受富国产品入侵的毁灭”。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也承认:富国的农业补贴扭曲了农产品贸易,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非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悲愤地指出:“农业是带领非洲走出贫困的唯一途经,现在却遭受富国产品入侵的毁灭”。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也承认:富国的农业补贴扭曲了农产品贸易,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
3.市场投机扭曲价格 美联储为应对次贷危机连续降息,释放出大量“热钱”,由于美国股市低迷和美元疲软,投机资金对大宗商品的炒作吸引更多逐利资金流入。根据花旗银行4月初的一份研究报告,今年一季度有700亿美元新增资金流入包括石油、金属和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农产品期货价格出现飙涨和剧烈波动。今年以来,涵盖26种农矿产品的大宗商品指数上涨了20%,可以看出大宗商品市场具有明显的“高收益率”。
据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统计,去年十一月份以来,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已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于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华尔街的投机家,把农产品价格炒作至历史上的最高位,收益全都落入大公司的腰包,利润成倍甚至成十几倍地增长。据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统计,去年十一月份以来,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已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于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华尔街的投机家,把农产品价格炒作至历史上的最高位,收益全都落入大公司的腰包,利润成倍甚至成十几倍地增长。
(二)、联合国出招 • 联合国(UN)、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27个国际组织首脑4月29日结束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行的高级别会议。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联合国应对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一揽子措施,包括建立一个由他本人领导的高级特别工作组。联合国粮食专家呼吁,停止使用以粮食为原料的乙醇类生物能源,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
第1招:补充资金提供食品救济潘基文说,“我们全体一致认为,第一位的和应立即优先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向饥民提供食物……我们认为,全球范围食品价格猛涨已经在世界范围构成空前的挑战”。 他指出,眼下联合国成员国应迅速响应世界粮食计划署呼吁,向该机构提供7.55亿美元应对危机的紧急补充资金。今年,世界粮食计划署要向全球7300万人提供食物,但由于粮价上涨,此前预算资金已不够。 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夏纳29日说,由于小麦、大米和食品价格上涨,与去年6月相比,该机构资金如今能够购买的食品不到那时的40%。第1招:补充资金提供食品救济潘基文说,“我们全体一致认为,第一位的和应立即优先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向饥民提供食物……我们认为,全球范围食品价格猛涨已经在世界范围构成空前的挑战”。 他指出,眼下联合国成员国应迅速响应世界粮食计划署呼吁,向该机构提供7.55亿美元应对危机的紧急补充资金。今年,世界粮食计划署要向全球7300万人提供食物,但由于粮价上涨,此前预算资金已不够。 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夏纳29日说,由于小麦、大米和食品价格上涨,与去年6月相比,该机构资金如今能够购买的食品不到那时的40%。
第2招:成立工作组援助穷国农民由潘基文领导的特别工作组成员包括联合国多个相关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领导人。工作组将出台应对食品危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行动计划并确保其得到落实。潘基文说,眼下紧急任务是支持贫穷国家的农民,重点是非洲国家的农民;而从长远看,仅向他们提供食品救济还不够。他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提出一项计划,总额17亿美元,资金主要用于在北半球3月至7月播种期内向最贫困国家的农民提供种子和化肥。第2招:成立工作组援助穷国农民由潘基文领导的特别工作组成员包括联合国多个相关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领导人。工作组将出台应对食品危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行动计划并确保其得到落实。潘基文说,眼下紧急任务是支持贫穷国家的农民,重点是非洲国家的农民;而从长远看,仅向他们提供食品救济还不够。他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提出一项计划,总额17亿美元,资金主要用于在北半球3月至7月播种期内向最贫困国家的农民提供种子和化肥。
第3招:呼吁不要限制食品出口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在会后发表声明,呼吁各国不要限制食品出口,以避免粮食短缺问题雪上加霜。声明说:“这种措施鼓励囤积、推高食品价格并将伤害全球最贫困群体,而我们正努力让他们获得食物。”第3招:呼吁不要限制食品出口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在会后发表声明,呼吁各国不要限制食品出口,以避免粮食短缺问题雪上加霜。声明说:“这种措施鼓励囤积、推高食品价格并将伤害全球最贫困群体,而我们正努力让他们获得食物。”
第4招:呼吁停止使用生物能源 联合国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的粮食专家呼吁,停止使用以粮食为原料的乙醇类生物能源,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发出倡议的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下属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负责人乔基姆·冯·布朗。布朗说,如果生物能源大国今年能停止使用生物能源,可帮助全球玉米价格在2009年至2010年回落20%左右,小麦价格可望回落10%。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玉米价格“从2005年到2007年增长60%以上,主要原因是美国的乙醇计划”以及市场力量。
三、中国如何应对 • 中国苦苦压抑着国内石油价格的井喷。国际能源署(IEA)报告称,2008年中国为补贴油价内外倒挂,付出的成本或将高达450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5.2%,仅4月补贴中石化就71亿元。无论国有资产减盈、财政补贴还是返还增值税、石油特别收益金,最终买单的都是全体纳税人。
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能源并不充裕的中国依然不得不依赖于石油的进口。 一项关于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的报告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2.5亿吨,石油消费量将达4.5亿~6.1亿吨。但是,国内可以供应的量却只有1.8亿~2亿吨,缺口达2.5亿~4.3亿吨。
中国现在自产石油仅1.5亿吨左右,60%以上需要依靠进口,以后每年需进口约2亿吨或者更多石油(2007年进口总量约近2亿吨),那么需要为石油支出至少3000亿美元,相对于中国2007年的GDP3.3万亿,接近10%,若是进口数量进一步上升,那么问题会更严重。中国现在自产石油仅1.5亿吨左右,60%以上需要依靠进口,以后每年需进口约2亿吨或者更多石油(2007年进口总量约近2亿吨),那么需要为石油支出至少3000亿美元,相对于中国2007年的GDP3.3万亿,接近10%,若是进口数量进一步上升,那么问题会更严重。
1.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开发“绿色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能等。 3.开发核能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在其《谁来养活中国》一书预言中国将面临粮食危机。“粮食的短缺危机将使中国的经济奇迹过早结束。”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在其《谁来养活中国》一书预言中国将面临粮食危机。“粮食的短缺危机将使中国的经济奇迹过早结束。” 结论:中国到2030年,若人均粮食消费水平达到现在的台湾水平或美国水平的一半,进口缺粮将达到3.78亿吨,而那时世界粮食出口总量却不足3亿吨。到那时,不仅中国养活不了中国,世界也将不能养活中国。
耕地减少严重,耕地质量下降。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离开了土地,就谈不上粮食生产。 中国的农业是典型的弱质农业。人均耕地面积仅1.41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有1/3省市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确立的人均0.8亩警戒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全国耕地最低线18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