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7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 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 校本教研.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包文敏.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关系民族未来,在世界各国都被置于国家层面来推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情况 1999 年 开始方案设计和课程标准研制 2001 年 9 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 2005 年 9 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全国推广 2004 年 9 月 高中新课程在四省(区)实验 2005 年 9 月 江苏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6 年 9 月 天津、安徽、浙江、福建、辽宁 5 省 ( 市 ) 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nole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 校本教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包文敏

  2.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关系民族未来,在世界各国都被置于国家层面来推进。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关系民族未来,在世界各国都被置于国家层面来推进。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情况 1999年 开始方案设计和课程标准研制 2001年9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 2005年9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全国推广 2004年9月 高中新课程在四省(区)实验 2005年9月 江苏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6年9月 天津、安徽、浙江、福建、辽宁5省 (市)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基本形成了“东部联片推进”的态势)

  4. 2007年9月 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 陕西5省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10年以前 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 目前我省义务教育课改进入巩固成果、总结推广经验、健全机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常规运行新阶段 高中新课程进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深入推进阶段

  5. 课程改革的核心 • 建设新型的课程文化——民主、平等、 科学、对话、协商、合作

  6.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三大主题: • 教学观念的更新(先导;教学行为、教师角色与职责) • 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归宿) • 教学制度的重建(保障;以校为本的制度化建设) ——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三个标志性体现

  7. 课程改革形成的四项制度 •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体现教育公平) •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 新型的评价制度 • 教材的多样化,教材审查、选用制度

  8. 校本教研 • 背景与动因 • 什么是校本教研 • 校本教研与专门的教学研究的区别 • 怎样做校本教研 • 建立校本教研的制度

  9. 背景与动因 • 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学校应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 2002年12月5—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了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理论研讨会,来自高校和教研部门的二十多位专家经过两天热烈的交流、讨论,就校本教研问题达成了一些框架性的共识。

  10. 背景与动因 •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中再次明确提出应“积极推进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 • 2003年,全国各地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普遍开展了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专题研修或培训活动,校本教研在实验区广泛开展起来。

  11. 背景与动因 • 2003年12月初全国课改座谈会在福建省南安市召开,南安市教育局专题汇报了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经验,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 2003年12月底全国首届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召开。 • 2004年3月教育部正式设立“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 • 2004年10月教育部在全国设立80个国家级校本教研基地

  12. 2004年9月,我省芜湖市、合肥市庐阳区、铜陵县作为全国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县区。2004年底,我省共有11个县(区)申报了省级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2004年9月,我省芜湖市、合肥市庐阳区、铜陵县作为全国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县区。2004年底,我省共有11个县(区)申报了省级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

  13. 2005年在合肥召开了安徽省“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经验交流暨教研工作会议 主题是总结交流一年来各地区域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经验、成果及存在的问题,部署今后工作。

  14. 背景与动因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发展,实施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所难以解释和应付的。实践证明,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将走向形式化、浅层化和庸俗化。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全面提升学校和教师自我的研究能力和解决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因此被摆上议事日程,成为新课程推进的一项紧迫任务,被称为课程改革的第二推动力。

  15.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

  16. 背景与动因 • 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校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学校对教学常规和管理常规进行改革。 • 教研、科研机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内容和方式需要改进和调整。 •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自身的专业的发展。 • 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寻求新的、有效的机制。

  17. 什么是校本教研 • 什么是研究 揭示规律、深化认识(着眼点) 理论研究 解决问题,改善实践(着眼点) 实践研究 • 什么是教学研究 教学理论研究 以教学为对象 教学实践研究

  18. 什么是校本教研 • 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 教学实践研究; • 实践性是校本研究最根本的特征。

  19. 什么是校本教研 定位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 以新课程为导向;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20. 什么是校本教研 特征 1.以学校——课堂为本位,关心学校课堂里发生的真实事件,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2.以教师为主体,校外专家只起指导和协助的作用。

  21. 什么是校本教研 基本理念制度保障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学校组织重建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实验室——课堂文化重建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新学校观-研究型学校 新课堂观-研究型课堂 新教师观-研究型教师

  22. 什么是校本教研 •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校本研究以校为本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校本研究必须从本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把日常教育、教学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选题,从教师自身工作实践的矛盾和困惑中选题。总之,关注身边、关注校本,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学校教研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的重大区别。

  23.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以校为本的基本内涵 为了学校 在学校中 基于学校

  24. 什么是校本教研 为了学校 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教育能力和教育精神的建设,为了学校文化的提升,当前要特别注意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学校个性化、人本化和特色化建设。任何教育改革都应有这样的自觉——促进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

  25. 什么是校本教研 在学校中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所不能完全说明的。所以,学校发展只能是在学校中进行的,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只有植根于学校的生活,贯穿于学校的过程,并被所有教师所体认、所认同、所追求的改革才能沉淀为学校的血肉、传统和文化。

  26. 什么是校本教研 基于学校 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校长和教师,他们拥有真正的发言权。他们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发展负有最直接的责任,要把校长和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命运有机联系起来,引导他们从学校实际出发,规划学校、发展学校。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地调动校长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才能充满生命活力。

  27. 什么是校本教研 •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实验室 课堂不仅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都是教师把革新的方案加以试验、验证和修正的地方,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教育理论或方案的实验室。

  28. 什么是校本教研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实验室,这一命题昭示着课堂观的重建: 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用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这是把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深化的内在机制。

  29. 什么是校本教研 •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是要教师在教学之外去做另外一件事,而是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成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30. 什么是校本教研 其中最核心的是要有研究的意识,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教学研究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和在职学习培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教师一种职业生活方式。千变万化的探究过程、持续不断的研究活动赋予教师丰富的成长内涵与专业发展价值。

  31. 什么是校本教研  校本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校本教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强调了三点: 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主 要而直接的目的。

  32. 什么是校本教研 •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实践反思 (教师与自我的对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教师与同行的对话) (实践与理论的对话) 校本研究 教师专业化

  33. 什么是校本教研 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它隐含着三个基本信念: 教师是专业人员。  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需要持续成长。  教师是学习者与研究者。

  34. 什么是校本教研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35. 什么是校本教研 经验+反思=成长 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 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最根本的机制。 经验性教学→反思性教学

  36. 什么是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成长(精神成长)的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并使这些物质变成生物体本身的物质,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种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特别推荐: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 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通道!

  37. 什么是校本教研 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形式有: 对话。 信息交流。 经验共享。 深度会谈(课改沙龙)。 专题讨论(辩论)。 协作。

  38. 什么是校本教研 同伴互助的实质: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合作和互动 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力量 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39. 什么是校本教研 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这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有力保证。

  40. 什么是校本教研 特别推荐:同事互助观课(以专业发展为目的) 既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又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 在缺乏互助的环境中,最多只有个别教师的发展,而不可能有群体教师的发展。

  41. 什么是校本教研 由于观课者与被观课者都是抱着一颗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解决共同教学难题的心理来进行观课活动的,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重视成长与学习,而不是表现或成绩,从而,课堂上能够真正表现自我,同时展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课堂能够保持自然性。观课者不是以评价者的身份观课,而是以学习者、研究者和指导者的多重身份进行观课,他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观课,更多地指向提高课堂教学和其他课堂行为的有效性上。

  42. 什么是校本教研 授课者也会勇于尝试困难的课题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并且乐意向观课者请教怎样解决自己正在面对的困难,教学上的进步正是来自这种尝试和切磋讨论。观课后的研讨分析活动中,双方都可以诚恳相待,针对所观课题进行深入讨论,观课者与授课者都能从中受益 。 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二通道!

  43. 什么是校本教研  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引领的形式主要有: 学术专题报告。 理论学习辅导讲座。 教学现场指导。 教学专业咨询(座谈)。

  44. 什么是校本教研 专业引领的实质: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是两者之间的对话、互动。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盲目、被动; 没有专业引领的教学:同水平的重复。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通道!

  45. 校本教研与专门的教学研究的区别

  46. 四个方面的变化: • 校长职责 • 教师工作与生活方式 • 学校文化 • 教研员角色

  47. 1.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 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并确保教师参加和培训所必需的经费投入。 • 要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 • 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 • 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 • 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48. 校长具体行动--参考湖南省长沙市一位校长的教育叙事校长具体行动--参考湖南省长沙市一位校长的教育叙事 1.把脚踏在自己校园的土地上 2.把手抓在学校发展的关键上 3.把心用在学校文化的人本管理上 4.把功夫花在自身的学习提高上 5.把青春年华奉献在办学的事业上

  49. 2.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 • 教师增强研究的意识,养成学习和反思的习惯. • 教师群体之间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形成“成长共同体” • 教师善于分享经验,公开发表成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