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81 Views
原住民族群分布. 高山族依其分佈地區與文化差異本分為九族,由於與漢人接觸較晚,漢化較淺,大部分保有其固有文化特質、語言及傳統習俗。根據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統計,國內現有原住民約四十四萬七千餘人,經最新歸類共分為十三族。其中, 邵族總人數僅約三百人,堪稱全世界最袖珍的族群 , 分布最廣的則屬泰雅族 ,大致歸類如下:. 一、 阿美族( Amis ): 分佈於花蓮、台東 和屏東縣境內,人口約十三萬餘人。 二、 泰雅族( Atayal ): 分佈於台中、埔 里、花蓮一線以北之山區,包括南投、台
E N D
高山族依其分佈地區與文化差異本分為九族,由於與漢人接觸較晚,漢化較淺,大部分保有其固有文化特質、語言及傳統習俗。根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國內現有原住民約四十四萬七千餘人,經最新歸類共分為十三族。其中,邵族總人數僅約三百人,堪稱全世界最袖珍的族群,分布最廣的則屬泰雅族,大致歸類如下:高山族依其分佈地區與文化差異本分為九族,由於與漢人接觸較晚,漢化較淺,大部分保有其固有文化特質、語言及傳統習俗。根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國內現有原住民約四十四萬七千餘人,經最新歸類共分為十三族。其中,邵族總人數僅約三百人,堪稱全世界最袖珍的族群,分布最廣的則屬泰雅族,大致歸類如下:
一、 阿美族(Amis):分佈於花蓮、台東 和屏東縣境內,人口約十三萬餘人。二、 泰雅族(Atayal):分佈於台中、埔 里、花蓮一線以北之山區,包括南投、台 中、苗栗、桃園、新竹、台北、宜蘭、花 蓮諸縣境內,現有人口約九萬餘人。
三、 排灣族(Paiwan):分佈於南部知本 山之南以迄恆春兩端。包括高雄、屏 東、台東縣境內,人口約六萬餘人。四、 布農族(Bunun):分佈於中央山脈 兩側、南投、花蓮、高雄、台東諸縣境 內,人口約四萬餘人。
五、 卑南族(Pnyuma):分佈於台東縣境內,人口約九千人。六、 魯凱族(Rukai):分佈於台東、屏 東、高雄等縣境內,人口約八千 人。
七、 鄒族或曹族(Tsou):分佈於南投、 嘉義和高雄縣境內,人口約六千人。八、 雅美族(Yami):分佈於距台東之東 四十浬的蘭嶼島上,人口約四千餘人。九、 賽夏族(Saisiat):分佈於新竹縣的五指 山和苗栗縣屬的大東溪一帶,人口約三千 餘人。
最近陸陸續續正名加入4族如下 十、邵族(Shao):大部分住在南投日月潭畔,少部分住在水里鄉頂崁村,可謂全世界最袖珍的族群,日人治台時期,即已建立戶籍資料,並以片假名登記,因此族人名字與氏族名被完整紀錄下來。 • 十一、噶瑪蘭族(Kavalan):大致分布於宜蘭、羅東、蘇澳一帶,以及移往花蓮市附近及東海岸之豐濱鄉與台東縣長濱鄉等地,為台灣平埔族的一個支系,原來分布於蘭陽平原一帶,後因漢人大量移墾蘭陽平原,被迫遷移至花蓮和台東地區。
十二、太魯閣族(Truku):分布北起於花蓮縣和平溪,南迄台東縣紅葉及太平溪這一廣大山麓地帶的太魯閣族,自八十五年起成立「太魯閣族正名促進會」推動「還我族名」運動,經奮鬥十幾年後,最近才經行政院會正式通過為台灣第十二個原住民族。十三、撒奇萊雅族(Sakizaya)行政院會2007年核定,分布在花蓮山區、人口大約1萬人的「撒奇萊雅族」為台灣原住民第13族。在西元1630已經有文獻記載,清兵攻台,族人為避戰亂,依附在阿美族底下,從此消失129年。十二、太魯閣族(Truku):分布北起於花蓮縣和平溪,南迄台東縣紅葉及太平溪這一廣大山麓地帶的太魯閣族,自八十五年起成立「太魯閣族正名促進會」推動「還我族名」運動,經奮鬥十幾年後,最近才經行政院會正式通過為台灣第十二個原住民族。十三、撒奇萊雅族(Sakizaya)行政院會2007年核定,分布在花蓮山區、人口大約1萬人的「撒奇萊雅族」為台灣原住民第13族。在西元1630已經有文獻記載,清兵攻台,族人為避戰亂,依附在阿美族底下,從此消失1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