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3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從林彪事件到天安門事件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從林彪事件到天安門事件. 一。 毛澤東與林彪翻臉的導火索: 1. 是否設立國家主席 1970 年 3 月 8 日:毛澤東提議召開四屆人大; 7 月 12 日:“中央修改憲法委員會”成立; 8 月 3 日: 《 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 ; 8 月 23 日: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召開(“第二次廬山會議”) 林彪提出“天才論”,陳伯達的建議. 8 月 31 日:毛澤東: 《 我的一點意見 》 “(陳伯達)採取突然襲擊,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之勢”。 林彪:不說話,不干擾,不自責。

nolc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從林彪事件到天安門事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從林彪事件到天安門事件

  2. 一。 毛澤東與林彪翻臉的導火索: • 1. 是否設立國家主席 • 1970年3月8日:毛澤東提議召開四屆人大; • 7月12日:“中央修改憲法委員會”成立; • 8月3日:《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 8月23日: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召開(“第二次廬山會議”) • 林彪提出“天才論”,陳伯達的建議

  3. 8月31日:毛澤東:《我的一點意見》 • “(陳伯達)採取突然襲擊,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之勢”。 • 林彪:不說話,不干擾,不自責。 • 2. 1號疏散令(1969年10月18日) • 3. 軍隊發展歷史的論述:“人民解放軍是毛主席親自締造和領導的,林彪同志直接指揮的偉大的人民軍隊”

  4. 二。 林彪之死與“五七一工程紀要”: 1. 9月13日,林彪帶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以及幾名親信從山海關駕機出逃。 2. 死因: “分析過多種可能,但都是可能,準確的原因,誰也說不清。” “那架直升機(指周宇馳乘坐的直升機)是毛澤東親自命令攔截下來的,那上面有林彪反黨集團的全部罪證。” (原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

  5. 3. 1972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编号为0162493的绝密文件,向各级党的机关通报了林彪一案的材料,其中就公布了《571工程纪要》的全文. • “实际上他已成了当代的秦始皇。。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孔孟之道,借马列主义外衣,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 • “他们所谓打击一小撮,不过是每次集中火力打击一批,各个击破。今天利用这个打击那个,明天利用那个打击这个。今天一小撮,明天一小撮,加起来就是一大批。不仅挑动干部斗群众,群众斗群众,而且挑动军队斗军队,党员斗党员,是中国武斗的最大倡导者。

  6. 他们制造矛盾,制造分裂,以达到他们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的目的。他们制造矛盾,制造分裂,以达到他们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的目的。 • 他知道同时向所有人进攻,那就等于自取灭亡,所以他每个时期都拉一股力量,打另一股力量,今天拉那个打这个,明天就拉这个打那个;今天甜言蜜语那些拉的人,明天就加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于死地。 • 今天是座上宾,明天就成了阶下囚。从几十年的历史看,有哪一个开始被他捧起来的人,到后来不曾被判处政治上死刑?有哪一股政治力量能与他共事始终。

  7. 他过去的秘书,自杀的自杀,关押的关押,他为数不多的亲密战友和身边亲信也被他送进大牢,甚至连他的亲生儿子也被他逼疯。他过去的秘书,自杀的自杀,关押的关押,他为数不多的亲密战友和身边亲信也被他送进大牢,甚至连他的亲生儿子也被他逼疯。 • 他是一个怀疑狂,虐待狂,他的整人哲学是一不做。二不休。他每整一个人都要把这个人置于死地而方休,一旦得罪就得罪到底,而且把全部坏事嫁祸于人。 • 戳穿了说,在他手下一个个象走马灯式垮台的人物,其实都是他的替罪羊。”

  8. “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群众和基层干部,部队中下干部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敢怒而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不敢言。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红卫兵初期受骗被利用,充当炮灰,后期被压制变成了替罪羔羊。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工资被冻结,等于变相受剥削。”“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群众和基层干部,部队中下干部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敢怒而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不敢言。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红卫兵初期受骗被利用,充当炮灰,后期被压制变成了替罪羔羊。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工资被冻结,等于变相受剥削。” • “他们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社会法西斯主义”

  9. 三。 毛林聯盟瓦解的深層原因: • 1. 國際關係調整的必要; • 2. 林彪軍隊勢力的坐大: • “林彪。。。非但基本上掌握了軍隊的局面,均為辦事組幾乎是他清一色的人馬;而且由于但是各省,市和中央各部委的第一把手多半是奉命支左的軍隊干部而在政治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儼然成為左右政局的一大勢力。”(高文謙)

  10. 中共“九大“產生的中央政治局有21個委員,林彪的勢力占了三分之一;在九屆中央委員(170名)和中央候補委員(109名)中,軍人占了49%。中共“九大“產生的中央政治局有21個委員,林彪的勢力占了三分之一;在九屆中央委員(170名)和中央候補委員(109名)中,軍人占了49%。 • 3. 對於“文革”的態度::1973年8月,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在《在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提到林彪,陳伯達的罪行的時候,曾經說:“林彪伙同陳伯達起草了一個政治報告。他們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喜愛的繼續革命,認為‘九大’以后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 4. 以林彪為首的軍事實力集團和以江青為首的文革派,逐漸由政治聯盟開始變成政治對立

  11. 四。 林彪事件的影響: • 1. “已經在文革中被調動起改造社會的積極性的民間力量,在對毛澤東思想和文革本身產生懷疑的同時,開始了反思與思考的進程,這是八十年代思想解放運動的濫觴,也是公民意識開始萌芽的階段。”(印紅標)

  12. 2. “民間思想者大體上提出了未來中國改革和社會發展的三種不同的路向。一是以陳爾晉,徐水良為代表,要求推進以‘防止官僚特權,保障勞動者主權為核心的國家政治體制的根本改革’,二是以李一哲,盧叔寧為代表,以推進民主,法治和啟蒙為中國的出路,三是以顧準,張木生,陳一諮,王申酉為代表,主張以發展生產力為第一要務,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農村體制改革入手的改革路線。”(錢理群)

  13. 五。 老幹部派重出江湖: • 1. 鄧小平復出: • 葉劍英以軍委副主席的身份重組軍委辦公會,再次負責軍隊的日常工作。 • 1973年4月12日晚上,鄧小平出席周恩來為歡迎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視察柬埔寨解放區后回到北京而舉行的盛大宴會。

  14. 2. 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開: • 中共中央副主席: 王洪文,周恩來,葉劍英, • 中央政治局委員:江青,姚文元,張春橋;朱德,董必武,劉伯承等 • 中央委員:,鄧小平,譚震林,李井泉,廖承志等進入

  15. 六。 “文革”的尾聲: • 1. 1974年,第四屆全國人大召開。 • 10-12月:長沙會談:朱德繼續擔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周恩來繼續擔任總理,鄧小平出任副總理,主持政府日常工作,葉劍英出任了國防部長。

  16. 2. 鄧為後毛時代佈局: • 意識形態領域,1975年7月5日,國務院宣布成立國務院政治研究室,由胡喬木,吳冷西,胡繩,熊復,于光遠等人負責組建 • 6月8日,鄧小平特別指示,研究室成立以后,不僅要做研究,而要要“分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

  17. 人事方面:落實干部政策,清理經濟領域中的派性問題,人事方面:落實干部政策,清理經濟領域中的派性問題, • 5月下旬到6月初,連續主持政治局會議,集中批評江青,王洪文等“四人幫”,江,王被迫分別做了檢討。會后,王洪文離開中央到浙江,上海“調查”,黨中央的日常工作也由鄧小平主持。 • 軍事方面:1975年中,各大軍區主要負責人來北京開會,葉劍英把軍區的一些司令員,政委找到他家,讓他們表態,“等于是為后來粉碎四人幫進行精神動員。”并且提出“只能聽軍委的,聽毛主席的話”。

  18. 七。 四五運動: •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 • 悼念規格引起不滿:不准戴白花;不準戴黑紗;不准單位開小型追悼會; • 3月25日上海《文匯報》社論:“黨內那個走資派要把被打倒的至今不肯悔改的走資派扶上台”。

  19. 南京學生最先上街貼標語; • 3月19日:北京小學生到天安門廣場獻花;30日凌晨,“二炮”部隊獻花;群眾逐漸集結; • 4月5日:清場。 • 4月7日:中央政治局通過關于華國鋒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的決議和關于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議。第二天,《人民日報》刊登《天安門廣場的反革命政治事件》一文,給天安門事件定性。

  20. 八。“四人幫”被捕,“文革”結束: • 江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 • 1. 詭異的1976年: • 1月8日,周恩來去世;3月8日,吉林省下了一場罕見的隕石雨,民間盛傳,將有偉人辭世;4月5日,發生天安門事件;7月6日,朱德去世;7月28日,唐山大地震;9月9日,毛澤東去世;10月6日,“四人幫”被捕。

  21. 2. 9月9日,毛澤東逝世: • 政治局常委:華國鋒,葉劍英,張春橋,王洪文。 • 政治局委員包括:江青,姚文元,李先念,劉伯承,許世友,韋國清,李德生,陳錫聯,紀登奎,汪東興,吳德,陳永貴。 • 3. 華國鋒的決策:

  22. 幾個關鍵人物: • 汪東興, 葉劍英,李先念,吳德, 陳錫聯 • 10月6日:四人幫被捕。晚上10點,在玉泉山葉劍英的住處召開了政治局會議,通過華國鋒擔任黨中央主席的決定。

  23. 反思“文革” • 一。 毛澤東為什麼要發動“文化大革命”? • 二。 “文革”的責任歸屬; • 三。 “文革”何以能夠發展起來? “群眾之所以會擁護的原因,就在于這個運動在它的初始階段帶有相當程度的思想解放的成分。從過去長時期的領導至上,一變而為群眾至上,這是一個大變化,這是一個很多群眾長久以來可望而不可即的大變化。它使很多被單位領導的權威壓抑得過久的群眾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了精神上的解脫。”(陳曉農)

  24. “我們從小通過‘仇恨教育’,對‘上層人士’(有錢,有地位的人)充滿不信任感,這是‘造反有理’的心理基礎。‘文革’前,‘上層人士’的腐敗生活被掩蓋著,我們不知道。‘文革’一開始,揭發出來了。”(陳家琪)“我們從小通過‘仇恨教育’,對‘上層人士’(有錢,有地位的人)充滿不信任感,這是‘造反有理’的心理基礎。‘文革’前,‘上層人士’的腐敗生活被掩蓋著,我們不知道。‘文革’一開始,揭發出來了。”(陳家琪) 四。 “文革”對中國的影響: 1978年12月13日葉劍英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包括受牽連的在內,在“文革”中受害的達上億人,占全國人口的九分之一。

  25. 2011年,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教授蘇揚在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新著《“文革”中中國農村的集體屠殺》(Collective Killings in Rural China During the Culture Revolution), • 根據蘇揚的調查,“文革”中的中國農村至少有七十五萬到一百五十萬人被迫害致死,;同樣數目的人被毆打致殘;至少三千六百萬人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政治迫害。

  26. 李先念在1979年12月20日在全國計劃會議上公布的統計數字,李先念在1979年12月20日在全國計劃會議上公布的統計數字, • “只是國民收入就損失人民幣5000億元,這個數字相當于建國三十年全部基本建設投資的80%,超過了建國三十年全國固定資產的總和。”

  27. “文化大革命”在中國有可能再次發生嗎?

  28. 鄧小平時代的開始 1977.8. 十屆三中全會以及十一大:鄧小平復出 (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解放軍總參謀長) 1978.12. 十一屆三中全會: ---黨的工作重點的轉移 ---平反四五事件,為元老恢復名譽 ---結束凡是派的領導 ---華國鋒式微,鄧系人馬進駐,陳雲高升 ---改革的正式開始

  29. 1982.9. 十二大:鄧,陳,胡,趙體制正式確立 • 十二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名單: • 常委: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 • 委員:萬里,習仲勳,王震,韋國清,烏蘭夫,方毅,鄧穎超,李德生,楊尚昆,楊得志,余秋裡,宋任窮,張廷發,胡喬木,聶榮臻,倪志福,徐向前,彭真,廖承志

  30. 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 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的主要觀點是:馬克思,恩格斯并不認為自己講過的一切定論都是真理,也不認為自己做出的結論都不能改變;科學無禁區,躺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現成條文上,甚至拿現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制,裁剪無限豐富的飛速發展的革命實踐,這種態度是錯誤的,等等。

  31. 西單民主牆 • 青年知識分子,青年工人: 魏京生,徐文立等 • 大字報,結社,民刊 • 《四五論壇》,《探索》,《今天》,《北京之春》 • 1980.9. 取消“四大”: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

  32. 競選 • 1979年選舉法: • ---縣級人大直選產生 • ---選舉差額進行 • ---無記名投票 • ---任何選民或代表三人以上附議,可以推薦候選人 • ---可用各種方式宣傳候選人 • 答辯會,座談會,競選小報,發表競選宣言

  33. “中國人民目睹身歷了十年政治專制的黑暗,腐敗和殘酷,又經歷了四年曲折複雜的思考,批判和鬥爭,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選舉權!。。。中華民族貧苦落後,歷經劫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專制性的政治,中華民族的復興過程一定要以實現政治民主化為條件這次選舉應作為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選舉制度的一次嘗試,促進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基於上述認識,我將競選人民代表。” “中國人民目睹身歷了十年政治專制的黑暗,腐敗和殘酷,又經歷了四年曲折複雜的思考,批判和鬥爭,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選舉權!。。。中華民族貧苦落後,歷經劫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專制性的政治,中華民族的復興過程一定要以實現政治民主化為條件這次選舉應作為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選舉制度的一次嘗試,促進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基於上述認識,我將競選人民代表。” ------王軍濤

  34. “。。。這十幾年,我與全國人民共同經歷了一場可怕的大災難,我的家中死了四個,六個進監獄。我自己,起碼可以說不比任何人受的苦再少了。我甚至都不敢完完整整地回顧自己的經歷,那太令人不寒而栗了。但是,那一幕幕,一場場景色都深刻在我心里,不時地浮現腦際,不讓我安寧。我想任何一個曾無言地與父母生離死別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我走過唾沫和侮辱的狹道,曾幾次被拋入牢房,在那里埋葬青春;在餓得發瘋的日子我像孤兒一樣生活過,像狼一樣憎恨世界。“。。。這十幾年,我與全國人民共同經歷了一場可怕的大災難,我的家中死了四個,六個進監獄。我自己,起碼可以說不比任何人受的苦再少了。我甚至都不敢完完整整地回顧自己的經歷,那太令人不寒而栗了。但是,那一幕幕,一場場景色都深刻在我心里,不時地浮現腦際,不讓我安寧。我想任何一個曾無言地與父母生離死別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我走過唾沫和侮辱的狹道,曾幾次被拋入牢房,在那里埋葬青春;在餓得發瘋的日子我像孤兒一樣生活過,像狼一樣憎恨世界。

  35. 那些年,我咬著牙活下來。誰曾目睹過父母在侮辱的刑場上,在拳打腳踢中訣別?誰曾親眼見過有人往才九歲的小妹妹嘴里塞點著的鞭炮?大家能想象我心里的滋味。我咬著牙,一聲沒吭。從十幾歲起,我就在鞭子下勞改,在鐐銬的緊鎖中淌著鮮血;多少年,在幾千個日日夜夜里,每一小時我的心都在留著血和淚。每時每刻都忍受著非人的待遇和壓力。那些年,我咬著牙活下來。誰曾目睹過父母在侮辱的刑場上,在拳打腳踢中訣別?誰曾親眼見過有人往才九歲的小妹妹嘴里塞點著的鞭炮?大家能想象我心里的滋味。我咬著牙,一聲沒吭。從十幾歲起,我就在鞭子下勞改,在鐐銬的緊鎖中淌著鮮血;多少年,在幾千個日日夜夜里,每一小時我的心都在留著血和淚。每時每刻都忍受著非人的待遇和壓力。

  36. 我緊緊地咬著牙,不使自己發瘋。為什么?就是為了看到真理戰勝邪惡的一天。。。。今天,回顧以往的苦難,我決不允許讓別人,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再經歷這樣的苦痛!我必須站起來為人民說話。為了避免災難重演,就必須鏟除產生封建法西斯的土壤,實現民主,不管有多難,路有多長,我們必須從現在起就去爭取民主。”我緊緊地咬著牙,不使自己發瘋。為什么?就是為了看到真理戰勝邪惡的一天。。。。今天,回顧以往的苦難,我決不允許讓別人,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再經歷這樣的苦痛!我必須站起來為人民說話。為了避免災難重演,就必須鏟除產生封建法西斯的土壤,實現民主,不管有多難,路有多長,我們必須從現在起就去爭取民主。” • ----???(猜猜看)

  37. 口號: • “當選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

  38. 北島:《回答》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 冰川紀過去了,為什麼到處都是冰淩?好望角發現了,為什麼死海裏千帆相競?

  39.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40.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

  41. 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42. 經濟改革的的開始 • 1978年,全國8億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僅有76元,其中2億農民的年平均收入不到50元。當時農民年平均口糧不到300斤。1978年,全國有三分之一的地區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還有三分之一地區的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楊繼繩:《鄧小平時代: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紀實》(上卷),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P18

  43.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 省委六條: • 1)生產隊根據自身條件,只要能完成生產任務,可以把一些地裡的農活安排給生產小組甚至個人; • 2)上級要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 • 3)減少給生產隊和個人下達的定額; • 4)實行按勞分配,放棄按需分配; • 5)糧食分配的決策要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 • 6)允許生產隊的社員種自留地,在當地集市出售自己的產品。

  44. “要吃糧,找紫陽; 要吃米,找萬里”

  45. 1980年5月31日鄧小平同中央負責人的談話: • “農村政策放寬以後,一些適宜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安徽肥西縣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包產到戶,增產幅度很大。‘鳳陽花鼓’中唱的那個鳳陽縣,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大包乾,也是一年翻身,改變面貌。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 1981年秋,實行包產到戶的的生產隊已經上升到總數的40%。

  46. 五個一號文件: • 1982.1.1. 《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 • 包產到戶,包乾到戶,大包乾等等,“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是社會主義農業經濟的組成部分”,包產到戶成為中央決策; • 1982年底,80%的農民實行包產到戶,人民公社體制土崩瓦解。

  47. 1983.1.1. 《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實行政社分開,改革人民公社制度: • 農民完成統購派購任務後的產品,私人也可以經營買賣,可以進城,可以出縣,出省。 • 允許農民個人或合夥進行長途販運。允許農民個人購買農業機械。 • 對農村工商個體戶的政策,參照城鎮個體經濟的政策執行。

  48. 1980年秋,四川廣漢縣向陽人民公社在全國第一個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選舉產生向陽鄉人民政府。1980年秋,四川廣漢縣向陽人民公社在全國第一個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選舉產生向陽鄉人民政府。 • 1985年,最後剩下的249個人民公社宣布解體。總計52781個人民公社解體,代替的是84340個鄉鎮政府和847894個村委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