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31 Views
2008.11.14, 上海商学院宿舍 楼发生火灾后 , 学校门口拉 起了警戒线。. 上海商学院脱险女生首次面对镜头回忆事发经过. 11 月 14 日,上海商学院宿舍楼 6 层的大部分楼道被大火熏黑。. 两名虎口脱险女生首次面对镜头回忆事发经过 火苗从堆放杂物的下铺蹿出. 《 上海热线 》 报道. □ 晨报记者 倪 冬 昨晚 7 点多,遇难学生的家属收看电视新闻时,首次听到两名虎口脱险的女生介绍事发时的情况。
E N D
2008.11.14,上海商学院宿舍 楼发生火灾后,学校门口拉 起了警戒线。 上海商学院脱险女生首次面对镜头回忆事发经过
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宿舍楼6层的大部分楼道被大火熏黑。 • 两名虎口脱险女生首次面对镜头回忆事发经过 • 火苗从堆放杂物的下铺蹿出
《上海热线》报道 • □晨报记者 倪 冬 • 昨晚7点多,遇难学生的家属收看电视新闻时,首次听到两名虎口脱险的女生介绍事发时的情况。 • 据逃生的两名女生回忆,当天早晨6点多,她们发现其中一个堆放杂物的下铺冒起了火苗。因为火苗不是很大,她们本以为用脸盆接水,就可以迅速扑灭。没想到,当她们接完水返回宿舍时,却发现门早已打不开。因为宿舍有用“热得快”烧热水的习惯,她们怀疑是 “热得快”引燃了堆放杂物的下铺。
逃生的两名女生分别是沈鸿雁和张艺。据两人回忆,当天早晨6点多,她们发现其中一个堆放杂物的下铺冒起了火苗。因为当时火苗不是很大,她们本以为用脸盆接水,就可以迅速扑灭火苗。当她们两人端着脸盆,跑到同一楼层中间位置的盥洗室接完水准备返回宿舍时,却发现宿舍房门已经关闭,无法打开。逃生的两名女生分别是沈鸿雁和张艺。据两人回忆,当天早晨6点多,她们发现其中一个堆放杂物的下铺冒起了火苗。因为当时火苗不是很大,她们本以为用脸盆接水,就可以迅速扑灭火苗。当她们两人端着脸盆,跑到同一楼层中间位置的盥洗室接完水准备返回宿舍时,却发现宿舍房门已经关闭,无法打开。 • 没多久,她们就听到房间内传来一阵阵尖叫声和求救声。因为20余平方米的房间内,住着6个人,被子、蚊帐、衣物等易燃物迅速燃烧、火势蔓延,不过几分钟就冒出大量浓烟。据这两名女生回忆,因为宿舍有用“热得快”烧热水的习惯,她们怀疑是“热得快”引燃了堆放杂物的下铺。 • 消防部门的防火专家分析说,起火的602宿舍本来是一个密闭空间,氧气浓度一般。然而,当这两名女生打开房门准备接水灭火时,突然涌入的空气很可能起到了助燃的作用,进而迅速燃起了大火。 逃生女生: 以为用脸盆接水可迅速灭火
当时上海市教委做出反应 • 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今天上午发出紧急通知,本市各级学校近期要安排课时讲避险;“热得快”、电热毯、小电炉等违规电器,各高校要坚决收缴。 • 近日,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商学院接连发生两起学生意外伤亡事故,造成多名学生伤亡。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市教卫党委、市教委近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及农民工子女学校)立即展开冬令消防安全检查,并安排一定课时,聘请专业人员分析火灾、交通等事故成因,讲授防灾避险知识,演练逃生技能,增强学生的防灾意识。 • 通知还要求各高校,严肃查处学生违章用电现象,坚决收缴各种违规用电设备,如“热得快”、电热毯、小电炉等。
消防专家提示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 • 一、原路脱险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三、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需要注意的事项 • 违禁物品的使用 • 贵重物品保管 • 宿舍防盗 • 详见:《学生守则》P158-164
引申:其他灾害自救知识 • 地震 • 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