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人生若只如初见 -- 浅析 《 傲慢与偏见 》 伊丽莎白爱情婚姻观

人生若只如初见 -- 浅析 《 傲慢与偏见 》 伊丽莎白爱情婚姻观. PPT 制作人: 08 汉基班 魏岚 学号 2008052015. 《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 1775-1817 年)的著名代表作。简·奥斯 丁 生活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乡村小镇,她以自己最为熟悉的乡间生活为素材,以文学作品中永恒的婚姻爱情为主题,创作了《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以伊丽莎白为中心,通过对伊丽莎白等人的爱情故事的叙写,道出伊丽莎白的婚姻观,同时也可蠡测奥斯丁的婚姻观:爱情与金钱在婚姻都很重要,但爱情分量重于金钱。.

no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生若只如初见 -- 浅析 《 傲慢与偏见 》 伊丽莎白爱情婚姻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生若只如初见 --浅析《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爱情婚姻观 PPT制作人:08汉基班 魏岚 学号 2008052015

  2.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1775-1817年)的著名代表作。简·奥斯丁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村小镇,她以自己最为熟悉的乡间生活为素材,以文学作品中永恒的婚姻爱情为主题,创作了《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以伊丽莎白为中心,通过对伊丽莎白等人的爱情故事的叙写,道出伊丽莎白的婚姻观,同时也可蠡测奥斯丁的婚姻观:爱情与金钱在婚姻都很重要,但爱情分量重于金钱。《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1775-1817年)的著名代表作。简·奥斯丁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村小镇,她以自己最为熟悉的乡间生活为素材,以文学作品中永恒的婚姻爱情为主题,创作了《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以伊丽莎白为中心,通过对伊丽莎白等人的爱情故事的叙写,道出伊丽莎白的婚姻观,同时也可蠡测奥斯丁的婚姻观:爱情与金钱在婚姻都很重要,但爱情分量重于金钱。 奥斯丁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她的爱情观却没有脱离人类生活的实际。时至今日,男女在谈婚论嫁时,又何尝不是进行金钱与爱情的衡量与取舍?

  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节选自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柬友》

  4.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中国伤感诗人纳兰性德推崇的爱情观一定不适用于Elizabeth与Darcy的爱情故事上,如果他们只有初见,那么Darcy就永远保有那么傲慢自大的形象,伊丽莎白也只是个虽漂亮却引不起达西兴趣的女子,也就没有那个完美的爱情故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中国伤感诗人纳兰性德推崇的爱情观一定不适用于Elizabeth与Darcy的爱情故事上,如果他们只有初见,那么Darcy就永远保有那么傲慢自大的形象,伊丽莎白也只是个虽漂亮却引不起达西兴趣的女子,也就没有那个完美的爱情故事。 简·奥斯丁将一见钟情这个故事给了伊丽莎白的姐姐Jane,Jane与达西的好友Binglye在舞会上喜欢上对方,却因缺乏理性的爱情认知而险些错过一段真爱;而Elizabeth与Darcy则是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了解并喜欢上对方,全书的精髓集中在他们的相遇、相知、相爱。Elizabeth的睿智与理性让她最终赢得了自己的爱情与婚姻。

  5. 一、社会背景 二、婚姻观 三、现实意义

  6. 视频:告白 十九世纪初的英国,婚姻往往被当做巩固家庭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虽为那个时代的人所向往,但在实际的选择中往往挣不开地位、金钱的束缚。 《傲慢与偏见》一书中随处可见乡绅们的闲谈、散步、野餐、舞会和婚姻的懒散生活,但深入分析,这是一个受经济基础决定的,为金钱财富而斗争的世界。故事开始于班纳特先生的财产不够丰厚,使得班纳特太太极力促成女儿们的美满婚姻;社会阶层的界限让Darcy保持高傲的面孔,不愿对生在中产阶级家庭的Elizabeth泄露自己的感情,甚至表白前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以致因为失礼的语言惹怒Elizabeth,惨遭拒绝。

  7. “恋爱婚姻是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大事,一定要严肃谨慎,切不可让表面现象蒙住了眼睛。”这是奥斯丁对婚姻的态度。时代的现实中,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门第和金钱的界限。女性附属男性的社会地位使得女性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个尊严。婚姻对女性前途、命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恋爱婚姻是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大事,一定要严肃谨慎,切不可让表面现象蒙住了眼睛。”这是奥斯丁对婚姻的态度。时代的现实中,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门第和金钱的界限。女性附属男性的社会地位使得女性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个尊严。婚姻对女性前途、命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8. Elizabeth是奥斯丁心中理想婚姻的最佳代言人。她善良,温柔,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卑不亢,同时向往真爱。因此,一个看起来高傲、不解风情的男子自然得不到她的青睐,尽管Darcy富有且地位不凡,求婚仍然被她拒绝。在Elizabeth心中,美满的婚姻除了灵魂相契的爱情,还必须有双方相互敬佩的品行。偏见因为傲慢,傲慢同时也是因为偏见。Darcy身为贵族,家世显赫,自然无法对乡村小镇的人行为的粗鄙无知产生内心的认同,加之本身不喜欢虚以委蛇的社交场合,因此留给Elizabeth的印象就只是傲慢和冷漠。

  9. 面对爱情,Elizabeth体现了婚姻的真正价值和追求。她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爱情,既不像妹妹莉迪雅那样无知,完全凭感情冲动决定自己的未来(视频:莉迪雅回家);亦不像夏洛蒂·卢卡斯(视频:订婚)完全放弃对感情的追求;她会勇敢的捍卫自己的高尚纯真的爱情(视频:与凯瑟琳夫人的谈话)。从她先后对Darcy的求婚不同态度中实际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同时这也是奥斯丁发自内心渴望的爱情。面对爱情,Elizabeth体现了婚姻的真正价值和追求。她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爱情,既不像妹妹莉迪雅那样无知,完全凭感情冲动决定自己的未来(视频:莉迪雅回家);亦不像夏洛蒂·卢卡斯(视频:订婚)完全放弃对感情的追求;她会勇敢的捍卫自己的高尚纯真的爱情(视频:与凯瑟琳夫人的谈话)。从她先后对Darcy的求婚不同态度中实际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同时这也是奥斯丁发自内心渴望的爱情。

  10. 不公正的认识导致了伊丽莎白的最初偏见,公正的认识帮助伊丽莎白得到了真正的幸福。她的婚姻,既是理性的选择,又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伊丽莎白曾经有过彷徨无助痛苦失落,而这些都缘自她内心的爱与不爱。伊丽莎白聪明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这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因之而获得幸福。不公正的认识导致了伊丽莎白的最初偏见,公正的认识帮助伊丽莎白得到了真正的幸福。她的婚姻,既是理性的选择,又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伊丽莎白曾经有过彷徨无助痛苦失落,而这些都缘自她内心的爱与不爱。伊丽莎白聪明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这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因之而获得幸福。

  11. 完美的婚姻不在外貌的美丑、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而在于婚姻双方是否感情融洽、志趣相投、德行高洁。幸福的婚姻应该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 是理性的、深层次的相互理解,而不是物质的、肤浅的相互需要。

  12.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