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72 Views
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 及要点解读. 一、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体例与结构的调整 (二)基本理念的修改 (三)课程目标的修订 (四)课程内容上的变化. (一)体例与结构的调整 1 、重新撰写“前言”。 2 、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3 、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二)基本理念的修改 1 、 《 标准( 2011 年版) 》 将原来 6 条基本理念整合成为现在的 5 条,具体表述做了一些调整。如,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是:“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即由原来的三人变两人) 。
E N D
一、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体例与结构的调整 (二)基本理念的修改 (三)课程目标的修订 (四)课程内容上的变化
(一)体例与结构的调整 1、重新撰写“前言”。 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3、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二)基本理念的修改 1、《标准(2011年版)》将原来6条基本理念整合成为现在的5条,具体表述做了一些调整。如,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即由原来的三人变两人)。 2、对原来的6个核心概念拓展为10个,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一些调整。 这些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直观几何、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明确提出“四基”。 《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2、 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即由原来的“两能”变“四能”。 (三)课程目标的修改
(四)课程内容上的变化 1、第一学段内容的调整 2、第二学段内容的调整
第一学段的内容调整 第一学段内容总体上修改不大,增删内容大致相当,数与代数内容略有增加,统计与概率内容有明显的减少。 1、 删减的内容主要包括: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大幅减少,由原来的11条具体要求减少为现在的3条。全部删除了有关概率内容的“不确定现象”的3条,其中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 对于统计内容也降低了难度,平均数、条形统计图等内容也移到第二学段学习。 2、 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3、 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估算的要求改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从第二学段移到第一学段;“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等。
第二学段的内容调整1、 删除的内容有: 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减低难度。删除了众数、中位数的内容和“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还有一些在表述方式和具体要求上做了一些调整。删除了“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而“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放到第三学段作为进行演绎证明的基本事实之一。2、 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是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简单的实际情景,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强调学生在探索周长与直径比的过程中认识圆周率。
1、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2、“双基”为什么要发展为“四基”? • 3、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 • 4、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获得“四基”
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数学科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是探索数学所依赖的基础,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 通俗说成“将具体的数学知识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
数学抽象的思想 派生:分类的思想、集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变中有不变”的思想、对称的思想、对应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 数学推理的思想 派生: 归纳的思想、演绎的思想、公理化的思想、转换化归的思想、联想类比的思想、逐步逼近的思想、代换的思想 … 数学建模的思想 派生: 简化的思想、量化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优化的思想、随机的思想…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所谓基本数学经验,当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数学活动积累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张奠宙《数学通报》2008年第5期第4页 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 孔凡哲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3期 所谓某一学科的基本活动经验,其实质在于,围绕特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经历了与学科相关的各类基本活动之后,所留下的直接感受、体验和感悟。 李晓梅 学科基本活动经验
第一次给你们上课,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快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第一次给你们上课,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快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 出示画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 生举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