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59 Views
第三节 呈请立案报告书. 一、概念与作用 二、法律依据与制作条件 三、结构内容与制作方法 四、使用说明 五、思考与训练. 一、概念与作用. 呈请立案报告书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需要立案侦查时,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决定的书面报告。. 二、法律依据与制作条件.
E N D
第三节 呈请立案报告书 • 一、概念与作用 • 二、法律依据与制作条件 • 三、结构内容与制作方法 • 四、使用说明 • 五、思考与训练
一、概念与作用 • 呈请立案报告书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需要立案侦查时,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决定的书面报告。
二、法律依据与制作条件 • (一)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侯,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办案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一款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二)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否则不能立案。(二)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否则不能立案。 • 1、有犯罪事实存在。具体表现为危害社会的行为已经发生,该犯罪事实有一定证据证明。 •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行为人的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犯罪,不具有无罪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 • 3、必须是公安机关管辖范围之内的案件。
三、结构内容与制作方法 • 呈请立案报告书是叙述型文书,有领导批示栏、审核意见栏和报告书三部分。 • (一)首部。包括文书名称、审核意见栏和领导批示栏。 • 首先将《呈请报告书》留白处填写“立案”两字,不必写案件名称。审核意见栏由公安机关基层科所队长填写对办案人提出的立案请求经过审核后的意见或建议,并签名,注明日期。领导批示栏由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填写是否同意立案的批示意见,并签名,注明日期。
(二)正文。正文是立案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由案件受理情况、呈请批示事项、立案根据和立案理由四部分组成。(二)正文。正文是立案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由案件受理情况、呈请批示事项、立案根据和立案理由四部分组成。 • 1. 案件受理情况。包括案件来源、报案人和发现人情况、案件基本情况和已知的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制作时文字要求简明概括。 • 2. 呈请批示事项。呈请批示事项部分独立成段,表述为“现根据初步调查情况,呈请对案立案侦查,理由如下”。留白处填写案件的名称。案件名称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 (1)以被害人的姓名命名:“王月英被杀案”
(2)以发案时间命名:“‘5.25’盗枪案” • (3)以发案地点命名:“火车南站抢劫案” • (4)以发案时间、地点命名:“6.3火车南站抢劫案” • (5)以犯罪嫌疑人姓名命名:“王成文纵火案”。 • 3. 立案根据。该部分是制作的重点,主要记写报案人陈述、现场勘查、现场调查访问中所获取的能证明犯罪事实存在的证据和线索等有关材料,是案件成立的关键。
(2)现场勘查情况。这部分内容是从“现场勘查笔录”中剪裁出来的。应详写现场实际发现的与犯罪有关的实物及痕迹,搜索到的有关线索和证据等。能说明确有犯罪事实存在即可。(2)现场勘查情况。这部分内容是从“现场勘查笔录”中剪裁出来的。应详写现场实际发现的与犯罪有关的实物及痕迹,搜索到的有关线索和证据等。能说明确有犯罪事实存在即可。 • (3)现场调查访问情况。这是立案报告的又一重要内容。制作时要写清调查的对象和内容,包括被调查访问人的姓名、身份与案件的关系,他们提供的与案件有关的材料证据和线索。根据案情的不同,叙写的方法常采用三种:或归纳材料按问题主次综合叙写;或按调查对象叙写;或按调查时序的先后叙写。 • 如果有刑事鉴定结论和已经掌握犯罪嫌疑人的活动情况等也可一并写入。
4. 立案理由。通过对案件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证明确有犯罪事实存在,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援引相关法律条款明确提出立案请求。 • (1)案情分析。主要是写对案件整体的认识和判断,如对案件性质、作案动机、目的分析判断,对犯罪时间、地点、作案人数、作案条件、出入路线的分析判断,对被害人遭受侵害的凶器、手段的判断,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职业、身份、习惯等的判断。 • 制作时案情明了的可做综合判断;案情复杂时可采用分条列举的形式,逐条逐项分析,根据现场证明犯罪的各种痕迹物证,进行直接分析判断,最后得出总的结论。
(2)法律根据和立案请求。在上述事实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援引《刑事诉讼法》有关条款作为依据,得出“请求批准立案”的论点。具体表述为:“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之规定,此案符合立案条件,拟立为案(写明案件性质及严重程度)侦查”。(2)法律根据和立案请求。在上述事实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援引《刑事诉讼法》有关条款作为依据,得出“请求批准立案”的论点。具体表述为:“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之规定,此案符合立案条件,拟立为案(写明案件性质及严重程度)侦查”。 • (三)尾部。尾部包括两项内容: • 1. 结束语。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妥否 请批示”作为结束语。 • 2. 落款。在正文右下方署明单位名称和承办人的姓名、日期,并加盖公章。
四、使用说明 • 1、 案件受理部分要针对不同发案情况概括叙述,避免主观臆断,语言简明扼要。 • 2、立案根据部分要注意对材料的剪裁,重点写清确有犯罪事实存在的材料,要因案而异有所侧重。 • 3、立案理由部分应注意推理的严密性。 • 4、案件侦查终结后该文书存入侦查卷。
示例 一
五、思考与训练 • (二)根据呈请立案报告书的制作要求评改下面的文书材料,并重新制作一份。 • 关于XX市北京路百货商场商品被盗案 • 值班员张X德被杀的立案报告 • 200X年4月5日晨4时,北京路派出所电话报称:北京路百货商场张X德被打死,商品被盗。接到报告后,刑警队长李X率领技术员吴X英、张X和侦查员郑X来、李X祥赶赴现场进行勘查。 • 商场保卫干事宋X德作了发案情况报告:“今日早晨值班员雷X峰去换班,发现张X德躺在柜台旁边,地上有血。雷X峰立即到我家向我报告了情况,接着到值班室打电话向派出所报了案”。
经初步勘查,值班员张X德被杀于钟表柜台下,头部有多处锐器伤,地上有大量血迹。现场内商品货架多处被翻动,经大致清点被盗物品有24K金戒指70多枚,白金戒指10枚,珍珠项链20多条还有贵重手表30多只。经初步勘查,值班员张X德被杀于钟表柜台下,头部有多处锐器伤,地上有大量血迹。现场内商品货架多处被翻动,经大致清点被盗物品有24K金戒指70多枚,白金戒指10枚,珍珠项链20多条还有贵重手表30多只。 • 勘查中进行了拍照,绘制了现场图,提取了血迹和足迹,在金银首饰、钟表柜台上和服装组收款台上提取了指纹数枚。另外收款台抽屉被撬,丢失现金大约2000元。 • 我们认为凶手深夜将值班员张X德杀死盗窃大量贵重物品,该案属于盗窃杀人,决定立案侦查。 • 特此报告 • 刑警队队长:李X • 200X年4月5日
http://v.ku6.com/show/cID1_pqLLVP2nHhN.html •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1-01/11/content_675888.htm?div=-1 http://tv.people.com.cn/GB/150716/1101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