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676 Views
存在主義的 知識觀. 存在主義的課程觀. 存在主義在教育上的 應用與啓示. 存在主義的教育觀.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在教育上的應用與啓示. 存在主義之於教育 探究人的存在問題 哲學問題的討論 精神與態度. 一 . 存在主義的知識觀. 一 . 建構個人的知識地圖 教育的任務是一種發現責任的行動 學習景觀 學習者站 在自己的生命歷史中 , 環顧 , 描述 , 理解真實處境的發生意義 , 形成屬於學習者自身的學習地圖 學習者自身的涉入 理性 , 感情和血性 為自我建構 出具有存在性思考的學習景觀. 一 . 存在主義的知識觀.
E N D
存在主義的知識觀 存在主義的課程觀 存在主義在教育上的 應用與啓示 存在主義的教育觀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教育哲學》導讀
存在主義在教育上的應用與啓示 • 存在主義之於教育 • 探究人的存在問題 • 哲學問題的討論 • 精神與態度
一. 存在主義的知識觀 • 一. 建構個人的知識地圖 • 教育的任務是一種發現責任的行動 • 學習景觀 • 學習者站在自己的生命歷史中, 環顧, 描述, 理解真實處境的發生意義, 形成屬於學習者自身的學習地圖 • 學習者自身的涉入 • 理性, 感情和血性 • 為自我建構出具有存在性思考的學習景觀
一. 存在主義的知識觀 • 二. 第一人稱的涉入關係 • 存在主義強調第一人稱的知識態度 • 個體性 • 感受自我責任和自由 • 將學習者引入生活周遭的切身問題中 • 道德和倫理情境的真實討論 • 從第一人稱涉入的立足點開始自我的學習之旅
一. 存在主義的知識觀 • 三. 納為己有(Appropriate)的詮釋方法 • 字源角度 • To make one’s own • 大家擁有的東西 個人使用 • 知識論角度 • 習得觀念或態度的一般特性 個人使用 詮釋
二. 存在主義的課程觀 • 一. 自由學習者的課程理念 • 讓學習者能夠處理生命的議題 • 從中獲得一種新生活的轉化契機 • 如果學習者是其自身生活的創造者與行為者, 這個學習者就需要身歷其境地讓自己投入其中 • 將課程視為一種選擇 • 納為己有的接受教育 • 傳統課程 – 智力訓練 • 實在主義者 – 旁觀者理論
二. 存在主義的課程觀 • 二. 人文藝術的課程價值 • 取徑人文科學以覺知人類存在問題的意義 • 藉助人文科學以理解人性表達的全觀向度 • 取法人文科學以喚醒現代社會的個人關懷自我 • 藝術課程領域 • 創造性質活動 • 音樂 舞蹈 戲劇 寫作 繪畫 美術 勞作 • 由學科所帶動的學習經驗 • 學習者站在主觀立場 • 進行關於自我的誠真性表達
二. 存在主義的課程觀 • 三. 課外活動中的遊戲特質 • 課外活動 • 嚴肅態度 • 傳統知識論立場 • 將人當作世界上的物件之一 • 現代科學 • 遊戲 • 個人本身立場 • 學生重要性 • 主體性
三. 存在主義的教育觀 • 一. 自我覺知是學習的起點 • 每個人的自己就是自我學習之旅的出發點 • 教學方法: • 應有利於學習者發現自我 • 確定教育的目的適任學習者去成為自己 • Morris • 了解學習者的自我心理層面 • 我是個選擇的行動者 • 我是個自由的行動者 • 我是個負責的行動者
二. 主觀的教育模式 • 邱兆偉: • 教育的目的是以學習者為主體 • 教育應喚起學習者對自我之認識 • 自由的教育是讓學習者了解己的無依憑選擇 • 主觀性的教育可以引導學習者認識自己是倫理性主體 • 教育的價值是幫助學習者成為自我價值的創造者 • Morris:當前教育的課題 • 少討論小孩對於所面對事物之反應 • 學習者沒有表達個人及主觀觀點的可能性 • 如果學校不將這種人類最重要的經驗與追求考慮進去,則沒有任何學校有權利對他的教育目標感到驕傲
三. 存在主義教育的典範 • 蘇格拉底 • 理想國 The Republic • 真理追求者 • 學習者 • 交互主體性 • 英國夏山學校 Summerhill School • 讓學習者自行給出存有, 學習者才得以擁有展出自身的可能性 • 人, 存有者, 自給的潛在本性 • 學習場域 • 人會自行給出自己 • 真理會將其自身彰顯
Thank You ! 《存在主義教育哲學》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