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66 Views
第二节 第一课时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概念.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比较突出的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 、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2000 年几组数据:. 森林覆盖率: 16.66 % 60 %. 人均森林: 0.13 公顷 20 %. 人均木材: 9.05 米 3 12.5 %.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① 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低、人均少.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E N D
第二节 第一课时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概念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比较突出的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2000年几组数据: 森林覆盖率:16.66% 60% 人均森林:0.13公顷 20% 人均木材:9.05米3 12.5%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①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低、人均少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和针叶林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②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西南、东南、东北多,西北、华北少。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③采伐快、毁林开荒等导致森林破坏严重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世界草场主要有热带草原(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温带草原(亚洲、北美洲)等。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中国的草场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西藏等省区,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④草场粗放经营、过度放牧、重用轻养导致草场严重退化,生产力下降。
三、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风力、水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
三、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表现的最为突出。
三、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三、水土流失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三、水土流失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三、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 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主要为风成黄土,粉粒占黄土总重量的50%,结构疏松、富含碳酸盐、孔隙度大、透水性强、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蚀性弱。
三、水土流失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三、水土流失 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三、水土流失 后果:上游→破坏土地资源:土壤肥力下降;表土流失。 下游→河、湖泥沙淤积,引发洪涝灾害。
四、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四、土地荒漠化 沙尘暴的三个条件: 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天气。